扩散泵降温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3389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扩散泵降温冷却装置,包括:泵体,其为凸腔结构,所述泵体为白钢材质,所述泵体包括带有中空的油腔,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外罩,设置在油腔底部的加热装置及设置在加热装置上方泵芯,泵芯上端设有伞形喷嘴;进水管路,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泵体上端;排水管路,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泵体下端;冷却水管,其为矩形的白钢管,呈螺旋型缠绕在所述泵体的外壁上,所述冷却水管一端与所述进水管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排水管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泵体为白钢材质,替代了碳钢泵壳,白钢的密度要优于Q235碳钢的密度,减小了泵壳的放气量,提高了真空抽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扩散泵降温冷却装置
本技术属于扩散泵领域,特别是扩散泵降温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扩散泵是获得高真空的主要设备,广泛用于真空冶炼、真空镀膜、空间模拟试验和对油污染不敏感的一些真空系统中。通常的油扩散泵采用水冷却系统,主要由泵体、扩散喷嘴、喷射喷嘴、蒸气导管、油锅、加热器、水冷却系统和前级挡油器部分组成。当油扩散泵用前级泵预抽到低于7帕真空时,油锅可开始加热。油沸腾时沿蒸气导管上升至喷嘴处喷出高速的油蒸气射流,被抽气体分子扩散到蒸气射流中,与定向运动的油蒸气分子碰撞。气体分子因此而获得动量,产生和油蒸气分子运动方向相同的定向流动。射流射向被冷却的泵壁,油蒸气被冷凝,释出气体分子,并被逐级的携带、压缩最后被前级泵抽走而达到抽气目的。现在市场上使用的油扩散泵基本是碳钢泵壳结构,冷却方式为泵体表面盘制不锈钢圆形冷水管进行冷却,碳钢材料遇水后容易生锈,使用一段时间后导致设备冷却效果下降,圆形的冷水管冷却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扩散泵降温冷却装置,包括:泵体,其为凸腔结构,所述泵体为白钢材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扩散泵降温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泵体,其为凸腔结构,所述泵体为白钢材质,所述泵体包括带有中空的油腔,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外罩,设置在油腔底部的加热装置及设置在加热装置上方泵芯,泵芯上端设有伞形喷嘴;/n进水管路,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泵体上端;/n排水管路,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泵体下端;/n冷却水管,其为矩形的白钢管,呈螺旋型缠绕在所述泵体的外壁上,所述冷却水管一端与所述进水管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排水管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扩散泵降温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泵体,其为凸腔结构,所述泵体为白钢材质,所述泵体包括带有中空的油腔,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外罩,设置在油腔底部的加热装置及设置在加热装置上方泵芯,泵芯上端设有伞形喷嘴;
进水管路,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泵体上端;
排水管路,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泵体下端;
冷却水管,其为矩形的白钢管,呈螺旋型缠绕在所述泵体的外壁上,所述冷却水管一端与所述进水管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排水管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泵降温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管焊接在所述泵体的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泵降温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的下部设有观察窗和测温电阻,其中观察窗由白钢制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泵降温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由循环水箱,所述循环水箱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排水管路连接,所述出水口与所述进水管路连接,所述进水管路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辉刘春雷孙会民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蓝菱真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