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电磁炉加热的扩散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3718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使用电磁炉加热的扩散泵,包括:扩散泵本体,扩散泵本体移除了原加热器;电磁炉,其设置于所属扩散泵的泵底下方,电磁炉包括底座本体、设置在底座本体内的磁条和线圈、设置在电磁炉底座本体内的防护环带,防护环带围绕底座本体的内壁设置,且其包裹住磁条和线圈,防护环带由底座的方向向内依次设置由海绵层、硅胶层、聚氯乙烯层和绝缘层;还设置有多个散热通道,每个散热通道均沿底座本体的径向排列,散热通道的一端穿过防护环带、位于磁条和线圈的外围,散热通道的另一端延伸出底座本体外且形成有散热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升温快、热效率高、热耗能低、安全系数高,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使用电磁炉加热的扩散泵
本技术属于扩散泵改造
,涉及一种使用电磁炉加热的扩散泵。
技术介绍
扩散泵是目前获得高真空的最广泛、最主要的工具之一,通常指油扩散泵。扩散泵是一种次级泵,它需要机械泵。扩散泵可连续长期使用且无需额外养护,成本低廉,易于操作,目前的使用范围很广。然而,目前使用的扩散泵基本上是老式设备,多使用电阻炉加热的加热炉来进行加热,这种加热方式的加热速度慢、加热丝易氧化,且预热较慢,开关机耗时长达30-40分钟,若加热丝发生断裂,则极大地影响工作效率。但是,如采用新型设置完全替换掉扩散泵,则成本过高,且旧的扩散泵还能进一步使用,如抛弃则造成了资源浪费,因此,如能提供一种能够更换加热炉的装置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公开了使用电磁炉加热的扩散泵。为此,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使用电磁炉加热的扩散泵,包括:扩散泵本体,所述扩散泵本体移除了原加热器;电磁炉,其设置于所属扩散泵的泵底下方,所述电磁炉包括底座本体、设置在所述底座本体内的磁条和线圈、设置在所述电磁炉底座本体内的防护环带、封闭所述底座本体上端开口的面板,所述防护环带围绕所述底座本体的内壁设置,且其包裹住所述磁条和线圈,其中,所述防护环带由所述底座的方向向内依次设置由海绵层、硅胶层、聚氯乙烯层和绝缘层;且,还设置有多个散热通道,每个所述散热通道均沿所述底座本体的径向排列,所述散热通道的一端穿过所述防护环带、位于所述磁条和线圈的外围,所述散热通道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底座本体外,并且形成有散热孔。优选的是,所述的使用电磁炉加热的扩散泵中,所述电磁炉还包括封闭所述底座上端开口的面盖,所述面盖设置于所述面板之下。优选的是,所述的使用电磁炉加热的扩散泵中,所述散热通道与所述散热孔一一对应设置。优选的是,所述的使用电磁炉加热的扩散泵中,所述散热孔处设置有风扇。优选的是,所述的使用电磁炉加热的扩散泵,还包括:微型直线驱动器,其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底座本体的外部。优选的是,所述的使用电磁炉加热的扩散泵中,所述底座本体的外部包裹有绝缘壳体,所述散热孔形成于所述绝缘壳体上。优选的是,所述的使用电磁炉加热的扩散泵中,所述面板由陶瓷材料制成。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电磁炉作为扩散泵的热源,具有如下有点:升温快、热效率高、热耗能低、使用寿命长、启动快、省时省力、控温性能、安全系数高。同时,本技术的电磁炉设置有防护环带,一是设置有海绵曾、聚氯乙烯层等具有防水作用,二是设置有硅胶层缓冲避免碰撞造成内部电气件的损坏,三是设置有绝缘层保证使用过程中拥护的安全,防护效果好。并且,本技术设置有散热通道对电磁炉的电气件进行散热,增强其工作效率,保证其运作安全,本技术改造的扩散泵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使用电磁炉加热的扩散泵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防护环带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提供使用电磁炉加热的扩散泵,包括:扩散泵本体1,所述扩散泵本体1移除了原加热器;电磁炉,其设置于所属扩散泵的泵底下方,所述电磁炉包括底座本体2、设置在所述底座本体2内的磁条和线圈、设置在所述电磁炉底座本体2内的防护环带3、封闭所述底座本体2上端开口的面板,所述防护环带3围绕所述底座本体2的内壁设置,且其包裹住所述磁条和线圈,其中,所述防护环带3由所述底座的方向向内依次设置由海绵层301、硅胶层302、聚氯乙烯层303和绝缘层304;其中,还设置有多个散热通道5,每个所述散热通道5均沿所述底座本体2的径向排列,所述散热通道5的一端穿过所述防护环带3、位于所述磁条和线圈的外围,所述散热通道5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底座本体2外,并且形成有散热孔501。本技术采用电磁炉作为扩散泵的热源,具有如下有点:升温快、热效率高、热耗能低、使用寿命长、启动快、省时省力、控温性能、安全系数高。同时,本技术的电磁炉设置有防护环带3,一是设置有海绵曾、聚氯乙烯层303等具有防水作用,二是设置有硅胶层缓冲避免碰撞造成内部电气件的损坏,三是设置有绝缘层304保证使用过程中拥护的安全,防护效果好。并且,本技术设置有散热通道5对电磁炉的电气件进行散热,增强其工作效率,保证其运作安全,本技术改造的扩散泵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电磁炉还包括封闭所述底座上端开口的面盖,所述面盖设置于所述面板之下。面盖可对电气件进行进一步的保护。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散热通道5与所述散热孔501一一对应设置。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孔501处设置有风扇。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还包括:微型直线驱动器6,其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底座本体2的外部。通过微型直线驱动器6的开关控制可带动所述电磁炉沿着竖直方向移动,从而调节与扩散泵泵底之间的距离。本技术中微型直线驱动器6和线圈、磁条各自分别连通至电源。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底座本体2的外部包裹有绝缘壳体7,所述散热孔501形成于所述绝缘壳体7上。保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面板由陶瓷材料制成。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现提供如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使用电磁炉加热的扩散泵,包括:扩散泵本体1,所述扩散泵本体1移除了原加热器;电磁炉,其设置于所属扩散泵的泵底下方,所述电磁炉包括底座本体2、设置在所述底座本体2内的磁条和线圈、设置在所述电磁炉底座本体2内的防护环带3、封闭所述底座本体2上端开口的面板,所述防护环带3围绕所述底座本体2的内壁设置,且其包裹住所述磁条和线圈,其中,所述防护环带3由所述底座的方向向内依次设置由海绵层301、硅胶层、聚氯乙烯层303和绝缘层304;...

【技术保护点】
1.使用电磁炉加热的扩散泵,其特征在于,包括:/n扩散泵本体,所述扩散泵本体移除了原加热器;/n电磁炉,其设置于所属扩散泵的泵底下方,所述电磁炉包括底座本体、设置在所述底座本体内的磁条和线圈、设置在所述电磁炉底座本体内的防护环带、封闭所述底座本体上端开口的面板,所述防护环带围绕所述底座本体的内壁设置,且其包裹住所述磁条和线圈,其中,所述防护环带由所述底座的方向向内依次设置由海绵层、硅胶层、聚氯乙烯层和绝缘层;/n且,还设置有多个散热通道,每个所述散热通道均沿所述底座本体的径向排列,所述散热通道的一端穿过所述防护环带、位于所述磁条和线圈的外围,所述散热通道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底座本体外,并且形成有散热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使用电磁炉加热的扩散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扩散泵本体,所述扩散泵本体移除了原加热器;
电磁炉,其设置于所属扩散泵的泵底下方,所述电磁炉包括底座本体、设置在所述底座本体内的磁条和线圈、设置在所述电磁炉底座本体内的防护环带、封闭所述底座本体上端开口的面板,所述防护环带围绕所述底座本体的内壁设置,且其包裹住所述磁条和线圈,其中,所述防护环带由所述底座的方向向内依次设置由海绵层、硅胶层、聚氯乙烯层和绝缘层;
且,还设置有多个散热通道,每个所述散热通道均沿所述底座本体的径向排列,所述散热通道的一端穿过所述防护环带、位于所述磁条和线圈的外围,所述散热通道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底座本体外,并且形成有散热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电磁炉加热的扩散泵,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雷张继辉孙会民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蓝菱真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