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气缸的充气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898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使用气缸的充气阀,包括:充气阀本体,具有阀体和阀盖,阀盖的上方开设有固定孔;阀杆接套,其一端固定于阀盖上,而另一端与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保护结构,其包括设置于阀体上方的固定支架和封闭固定支架的上顶板,上顶板上开设有贯通孔,阀盖和阀杆接套均位于保护结构的容置空间内,气缸的活塞杆穿过上顶板的贯通孔并于保护结构的容置空间内与阀杆接套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作安全可靠,便于加工制造,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使用气缸的充气阀
本技术属于真空充气阀
,涉及一种使用气缸的充气阀。
技术介绍
充气阀是真空充气设备的开关执行元件,通过控制充气阀的开关,可以实现破坏真空系统。传统充气阀采用弹簧的压缩反弹力实现密封,由于弹簧其实是一个蓄能器,他有着储存能量的功能,但是不能慢慢的把能量释放出来,而是直接完全将能量完全放出,使用时间长了,其弹性性能发生形变,一是不能完全保证每次使用时产生的能量的一致性,二是容易导致充气阀密封圈的损坏,从而导致真空系统进大气,破坏了真空系统。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稳定提供真空系统、密封性好的充气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公开了使用气缸的充气阀。为此,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使用气缸的充气阀,包括:充气阀本体,其具有阀体,所述阀体设置有阀盖,所述阀盖的上方开设有固定孔;阀杆接套,其一端固定于所述阀盖上,而另一端与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阀杆接套呈“凸”字型,所述阀杆接套包括一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衔接座,所述衔接座的直径小于所述底座的直径,所述气缸的活塞端固定于所述衔接座内,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阀盖的固定孔上;保护结构,其包括设置于所述阀体上方的固定支架和封闭所述固定支架的上顶板,所述上顶板上开设有贯通孔,所述阀盖和所述阀杆接套均位于所述保护结构的容置空间内,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上顶板的贯通孔并于所述保护结构的容置空间内与所述阀杆接套固定连接。<br>优选的是,所述的使用气缸的充气阀中,所述阀杆接套通过螺钉和接套压环的配合固定于所述阀盖上,所述接套压环套设于所述螺钉的外部,且所述接套压环靠内的一侧压在所述底座上。优选的是,所述的使用气缸的充气阀中,所述气缸的活塞杆通过圆螺母固定于所述阀杆接套上。优选的是,所述的使用气缸的充气阀中,所述衔接座和所述底座一体成型。优选的是,所述的使用气缸的充气阀中,所述上顶板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的上方。优选的是,所述的使用气缸的充气阀中,所述阀体上设有外螺纹,所述阀盖上设有内螺纹,所述阀盖的内螺纹与所述阀体的外螺纹螺纹连接。优选的是,所述的使用气缸的充气阀中,所述阀体与所述充气阀本体的气体内腔连通。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充气阀以气缸的移动实现密封,通过设置阀杆接套、保护结构将气缸安全、稳固地固定于充气阀的阀盖上,并对阀盖与阀体的连接进行了加固,这样充分保证了气缸与充气阀连接的稳固性,硬件上的稳固设置确保了操作时的精确性,避免真空系统的破坏,保证真空系统的稳定性,并且,本技术的气缸以空气作为工作介质,取之不尽,处理方便,用过以后直接排入大气,不会污染环境,且可少设置或不必设置回气管道。空气的黏度很小,只有液压油的万分之一,流动阻力小,所以便于集中供气,中、远距离输送。气动控制动作迅速,反应快;维护简单,工作介质清洁,不存在介质变质和更换等问题。工作环境适应性好。无论是在易燃、易爆、多尘埃、辐射、强磁、振动、冲击等恶劣的环境中,气压传动系统工作安全可靠。气动元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使用气缸的充气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使用气缸的充气阀,包括:充气阀本体,其具有阀体1,所述阀体1设置有阀盖2,所述阀盖2的上方开设有固定孔;阀杆接套4,其一端固定于所述阀盖2上,而另一端与气缸5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阀杆接套4呈“凸”字型,所述阀杆接套4包括一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衔接座,所述衔接座的直径小于所述底座的直径,所述气缸5的活塞端固定于所述衔接座内,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阀盖2的固定孔上;保护结构,其包括设置于所述阀体1上方的固定支架和封闭所述固定支架的上顶板,所述上顶板上开设有贯通孔,所述阀盖2和所述阀杆接套4均位于所述保护结构的容置空间内,所述气缸5的活塞杆穿过所述上顶板的贯通孔并于所述保护结构的容置空间内与所述阀杆接套4固定连接。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该使用气缸5的充气阀,所述阀杆接套4通过螺钉7和接套压环3的配合固定于所述阀盖2上,所述接套压环3套设于所述螺钉7的外部,且所述接套压环3靠内的一侧压在所述底座上。作为优选,所述螺钉7未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该使用气缸5的充气阀,所述气缸5的活塞杆通过圆螺母8固定于所述阀杆接套4上。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该使用气缸5的充气阀,所述衔接座和所述底座一体成型。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该使用气缸5的充气阀,所述上顶板通过螺栓6和螺母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的上方。作为优选,所述螺栓6为六角头螺栓。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该使用气缸5的充气阀,所述阀体1上设有外螺纹,所述阀盖2上设有内螺纹,所述阀盖2的内螺纹与所述阀体1的外螺纹螺纹连接。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该使用气缸5的充气阀,所述阀体1与所述充气阀本体的气体内腔连通。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现提供如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使用气缸5的充气阀,包括:充气阀本体,其具有阀体1,所述阀体1设置有阀盖2,所述阀盖2的上方开设有固定孔;所述阀体1上设有外螺纹,所述阀盖2上设有内螺纹,所述阀盖2的内螺纹与所述阀体1的外螺纹螺纹连接。所述阀体1与所述充气阀本体的气体内腔连通。阀杆接套4,其一端固定于所述阀盖2上,而另一端与气缸5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阀杆接套4呈“凸”字型,所述阀杆接套4包括一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衔接座,所述衔接座的直径小于所述底座的直径,所述气缸5的活塞端固定于所述衔接座内,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阀盖2的固定孔上;所述阀杆接套4通过螺钉7和接套压环3的配合固定于所述阀盖2上,所述接套压环3套设于所述螺钉7的外部,且所述接套压环3靠内的一侧压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气缸5的活塞杆通过圆螺母8固定于所述阀杆接套4上。所述衔接座和所述底座一体成型。保护结构,其包括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使用气缸的充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n充气阀本体,其具有阀体,所述阀体设置有阀盖,所述阀盖的上方开设有固定孔;/n阀杆接套,其一端固定于所述阀盖上,而另一端与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阀杆接套呈“凸”字型,所述阀杆接套包括一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衔接座,所述衔接座的直径小于所述底座的直径,所述气缸的活塞端固定于所述衔接座内,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阀盖的固定孔上;/n保护结构,其包括设置于所述阀体上方的固定支架和封闭所述固定支架的上顶板,所述上顶板上开设有贯通孔,所述阀盖和所述阀杆接套均位于所述保护结构的容置空间内,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上顶板的贯通孔并于所述保护结构的容置空间内与所述阀杆接套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使用气缸的充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气阀本体,其具有阀体,所述阀体设置有阀盖,所述阀盖的上方开设有固定孔;
阀杆接套,其一端固定于所述阀盖上,而另一端与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阀杆接套呈“凸”字型,所述阀杆接套包括一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衔接座,所述衔接座的直径小于所述底座的直径,所述气缸的活塞端固定于所述衔接座内,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阀盖的固定孔上;
保护结构,其包括设置于所述阀体上方的固定支架和封闭所述固定支架的上顶板,所述上顶板上开设有贯通孔,所述阀盖和所述阀杆接套均位于所述保护结构的容置空间内,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上顶板的贯通孔并于所述保护结构的容置空间内与所述阀杆接套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气缸的充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接套通过螺钉和接套压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辉刘春雷孙会民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蓝菱真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