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传热液体环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3826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车辆的传热液体(48)的环路(14),其至少包括第一网络(70)和第二网络(71)、用于流通传热液体(48)的装置(42)、配置为热联接到车辆的电力传动系统的第一元件(40)的第一热交换器(100)、用于移动传热液体的装置(72)、配置为热联接到第二元件(49)的第二热交换器(200),以及布置为被外部空气流(FE)穿过的散热器(51),散热器(51)包括第一冷却区(74)和第二冷却区(75),散热器(51)的第一输出(54)连接到第一热交换器(100),且散热器(51)的第二输出(53)连接到第二热交换器(200)。应用于机动车辆。应用于机动车辆。应用于机动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车辆的传热液体环路


[0001]本专利技术的领域是用于电动车辆的热处理系统的领域,特别是涉及机动车辆电力传动系统的元件的热处理的传热液体环路。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机动车辆配备有热处理系统,其用于冷却车辆的各个区域或各个部件。特别已知使用传热流体和流体制冷剂来冷却车辆的电力传动系统的元件。所针对的电力传动系统的元件是能够移动车辆的电马达、用于向电马达供应能量的蓄电装置、或者是参与电力传动系统的元件的控制的电子单元。
[0003]电动机动车辆在滚动阶段期间受益于外部空气流供应。在车辆的前部捕获的该外部空气流与其他传热流体一起参与在热处理系统内进行的热交换。因此,外部空气流的热能被用于冷却电力传动系统的元件。
[0004]蓄电装置是传动系统的元件,其需要根据要求进行不同的处理,这些要求是可变的。蓄电装置在滚动阶段期间经历适度的加热。在充电阶段期间,特别是在快速充电期间,其加热会大大增加。快速充电在于以高电压和高安培数对蓄电装置进行充电,以便在几分钟的短时间内对蓄电装置进行充电。这种快速充电意味着蓄电装置的高度加热,需要对其进行冷却。
[0005]电子单元是传动系统中对高温敏感的元件。电子单元的容限还与它的紧凑性有关:电子单元越紧凑,对热的敏感性越高。按照惯例,传动系统的该元件在经受超过65℃的温度时会劣化。现在,在传动系统的情况下,可以轻松达到该温度水平,特别是在快速充电阶段。
[0006]还应该考虑以下可能性:车辆的乘员在全部或部分上述充电时间内停留在车辆内。则还需要在快速充电期间对车厢进行热处理,以保持乘员可接受的舒适条件。这两个冷却需求意味着系统的尺寸设定使其与当前电动机车辆(特别是由电马达移动的车辆)的约束条件不十分兼容。
[0007]因此,技术问题在于组合流过热处理系统的流体的热交换的能力,以限制所述系统的消耗,同时适当地处理车厢和车辆电力传动系统的各个元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并且提出了一种技术解决方案,该技术解决方案通过一种传热液体环路而有助于至少将蓄电装置和电马达保持在阈值温度以下,该传热液体环路巧妙地设计为同时消散电力传动系统的至少两个元件产生的热量,尽管电力传动系统的这两个元件的冷却要求不同。
[0009]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一种用于车辆的传热液体环路,该传热液体环路至少包括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第一网络包括用于引起传热液体的流体的至少一个器件,以及配置为热联接到车辆的电力传动系统的第一元件的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网络包括用于引起传热
液体的运动的至少一个器件、配置为热联接到车辆的电力传动系统的第二元件的第二热交换器,以及布置为被在车辆的车厢的外部的外部空气流穿过的散热器,散热器包括至少一个输入、用于供应给散热器的第一输出的传热液体的第一冷却区,以及用于供应给散热器的第二输出的传热液体的第二冷却区,第一输出连接至第一热交换器,且第二输出连接至第二热交换器。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被组织成使得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在环路中彼此并联。
[0011]散热器的第一输出与第一热交换器之间的连接以及散热器的第二输出与第二热交换器之间的连接是直接的,也就是说,通过直接连接所涉及部件的导管来实现,或者是间接的,也就是说经由导管和经由至少一个部件,例如用于引起传热液体的流通的器件。
[0012]电力传动系统的第一元件例如是电每个的蓄电装置。蓄电装置可以是电池或电池组,且配置为向车辆的电马达供应电能。
[0013]电力传动系统的第二元件例如是能够移动车辆的电马达。车辆的电马达则是驱动马达。
[0014]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均受益于散热器。第一网络受益于第一冷却区。第二网络受益于第二冷却区。第一网络的电力传动系统的第一元件配置为通过来自散热器的传热液体进行热处理,就像第二网络的电力传动系统的第二元件一样,分别经由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
[0015]散热器是传热液体和外部空气流之间的热交换器。散热器包括两个单独的冷却区,其各自连接到散热器的单独的输出。它们能够产生两个不同的冷却温度。例如,不同的冷却温度来自一个和另一个冷却区中的传热液体和外部空气流之间的不同暴露时间。降低冷却温度较高的区中的流量会导致更长的暴露时间,或通过不同的尺寸设定或组织,其在冷却温度较高的冷却区内为传热液体生成更长的路线。
[0016]散热器的第一冷却区经由散热器的第一输出连接到第一网络。散热器的第二冷却区经由散热器的第二输出连接到第二网络。因此,组合了在散热器中进行的热交换,以便能够使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受益。
[0017]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应理解为由导管组成的传热液体网络。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第一冷却区能够产生传热液体的第一温度,且第二冷却区能够产生传热液体的第二温度,第一温度高于第二温度。因此,第一热交换器受益于比用于第二热交换器的传热液体被更多地冷却的传热液体。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第一网络包括第三热交换器和/或第四热交换器,两者均配置为热联接到制冷剂回路,第三热交换器和/或第四热交换器布置在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之间。
[0020]第三热交换器和第四热交换器专用于电力传动系统的第一元件的热处理。第三热交换器和第四热交换器适合于电力传动系统的第一元件的热处理,该第一元件对应于对其应用快速充电的蓄电装置。取决于在蓄电装置处所需的冷却功率,可以采用第三热交换器和第四热交换器中的一个和/或另一个,且这可以或可以不与散热器结合。
[0021]第三热交换器和第四热交换器是各自独立的,因为它们可以放置在车辆上的单独的位置,并且彼此物理上分开。
[0022]在第一网络中,传热液体可以通过穿过第三热交换器和/或第四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冷却。在第二网络中,当车辆处于滚动阶段时,传热液体可以通过穿过散热器的外部空气流来冷却。
[0023]在传热液体环路中,电力传动系统的第一元件经由第一热交换器通过散热器和/或第三热交换器和/或第四热交换器来冷却。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第三热交换器和第四热交换器在第一网络中在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之间彼此并联。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第二网络包括第五连接点,在第二网络中彼此并联布置的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在第五连接点处交汇,第一路径在散热器的第一输出与第五连接点之间延伸,且第二路径在散热器的第二输出与第五连接点之间延伸。
[0026]第五连接点是来自散热器的第一输出和第二输出的传热液体的会聚点。第五连接点供应布置在第五连接点与散热器的输入之间的第二热交换器。引起运动的器件例如位于第五连接点和第二热交换器之间。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通过第一连接导管连接,第一连接导管从布置在第一路径中的第三连接点延伸到第二连接点。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彼此连接,以允许传热液体从一个网络到另一个网络的交换。
[0028]第一连接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车辆的传热液体(48)的环路(14),用于传热液体(48)的所述环路(14)至少包括第一网络(70)和第二网络(71),所述第一网络(70)包括用于引起所述传热液体(48)的流通的至少一个器件(42),以及配置为热联接到所述车辆的电力传动系统的第一元件(40)的第一热交换器(100),所述第二网络(71)包括用于引起所述传热液体(48)的运动的至少一个器件(72)、配置为热联接到所述车辆的电力传动系统的第二元件(49)的第二热交换器(200),以及布置为被所述车辆的车厢的外部的外部空气流(FE)穿过的散热器(51),所述散热器(51)包括至少一个输入(52)、用于供应所述散热器(51)的第一输出(54)的传热液体(48)的第一冷却区(74),以及用于供应所述散热器(51)的第二输出(53)的传热液体(48)的第二冷却区(75),所述第一输出(54)连接到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00),且所述第二输出(53)连接到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0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传热液体(48)的环路(14),其中,所述第一冷却区(74)能够产生所述传热液体(48)的第一温度,且所述第二冷却区(75)能够产生所述传热液体(48)的第二温度,所述第一温度高于所述第二温度。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传热液体(48)的环路(14),其中,所述第一网络(70)包括第三热交换器(300)和/或第四热交换器(400),所述第三热交换器和所述第四热交换器都配置为热联接到制冷剂回路,所述第三热交换器(300)和/或所述第四热交换器(400)布置在第一连接点(45)和第二连接点(46)之间。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传热液体(48)的环路(14),其中,所述第二网络(71)包括第五连接点(58),在所述第二网络(71)中彼此并联布置的第一路径(77)和第二路径(76)在所述第五连接点处交汇,所述第一路径(77)在所述散热器(51)的第一输出(54)与所述第五连接点(58)之间延伸,所述第二路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雅希亚
申请(专利权)人: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