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CU控制器铝合金壳体的压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083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ECU控制器铝合金壳体的压铸模具,包括动模仁、定模仁、顶杆,动模上设置动模型腔,定模上设置定模型腔,动模型腔和定模型腔合模后形成产品型腔;进浇口设置在产品型腔上侧,产品型腔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渣包,产品型腔下侧设置溢流包,进浇口、渣包和溢流包底部设置顶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产品四周均匀设置顶杆,使得产品顶出时受力均匀且稳定;避免产品变形;顶杆毛刺产生于进浇口、渣包和溢流包上,后期无需处理,直接去除进浇口、渣包和溢流包即可,进而降低生产成本。第一渣包和第二渣包通过流道连接,有利于型腔内气体排出,提高产品质量;同时使得第一渣包和第二渣包形成整体,以提高渣包与产品连接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ECU控制器铝合金壳体的压铸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ECU控制器铝合金壳体的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根据ECU控制器原理,铝合金外壳的功能有屏蔽电磁信号、密封、散热等功能要求。产品需要屏蔽电磁信号,表面做阳极氧化工艺,铸件表面太高的毛刺,会影响阳极氧化后表面外观。那么就需要对毛刺进行处理,这样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而且由于铝合金壳体壁薄,非常容易变形,造成产品不合格。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公开了一种ECU控制器铝合金壳体的压铸模具,包括动模仁、定模仁、顶杆,所述动模上设置动模型腔,所述定模上设置定模型腔,所述动模型腔和所述定模型腔合模后形成产品型腔;所述进浇口设置在所述产品型腔上侧,所述产品型腔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渣包,所述产品型腔下侧设置溢流包,所述进浇口、所述渣包和所述溢流包底部设置所述顶杆。进一步地,所述渣包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渣包和第二渣包,所述第二渣包底部间隔设置两个所述顶杆。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渣包通过流道与所述第二渣包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渣包和所述第二渣包处的所述顶杆等间距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进浇口包括主进浇口和辅进浇口,所述主进浇口和所述辅进浇口分别设置在所述产品型腔上侧的两端,并且在底部分别设置一根所述顶杆。进一步地,所述溢流包沿下侧从左向右依次设置三个,并且在所述溢流包底部分别设置一个所述顶杆。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产品四周均匀设置顶杆,使得产品顶出时受力均匀且稳定;避免产品变形;同时,顶杆毛刺产生于进浇口、渣包和溢流包上,后期无需处理,直接去除进浇口、渣包和溢流包即可,进而降低生产成本。第一渣包和第二渣包通过流道连接,有利于型腔内气体排出,提高产品质量;同时使得第一渣包和第二渣包形成整体,以提高渣包与产品连接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ECU控制器铝合金壳体的压铸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ECU控制器铝合金壳体的压铸模具的动模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ECU控制器铝合金壳体的压铸模具的定模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动模仁,2、定模仁,3、顶杆,4、进浇口,5、渣包,6、溢流包,7、产品型腔,8、流道,41、主进浇口,42、辅进浇口,51、第一渣包,52、第二渣包。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对于文中“上”、“下”、“左”、“右”均针对附图视角的方向,并非模具在实际使用时的方向。一种ECU控制器铝合金壳体的压铸模具,如图1-4所示,包括动模仁1、定模仁2、顶杆3,动模仁1和定模仁2合模后形成产品型腔7;进浇口4设置在产品型腔7上侧,产品型腔7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渣包5,产品型腔7下侧设置溢流包6,进浇口4、渣包5和溢流包6底部设置顶杆3。顶杆3设置在动模仁2上。开模时,动模仁1下降,使得顶杆3上端突出于动模仁,以将产品型腔7内的产品顶出;避免直接作用在产品上,造成产品表面变形;另外,顶杆3处包括避免会产生顶杆毛刺,将顶杆3设置在产品型腔7周侧,使得产品上不产生毛刺,减少后期加工成本。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渣包5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渣包51和第二渣包52,第二渣包52底部间隔设置两个顶杆3。优选的,三根顶杆3等间距设置;使顶杆的推力均匀的作用在产品上。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第一渣包51通过流道8与第二渣包52连接。铝液从进浇口4进入产品型腔7内,最先接触的产品型腔7的上侧,首先对第一哈宝51进行填充,第一渣包51与第二渣包52联通,第一渣包51内多余的铝液流入第二渣包52,或者第二渣包52流入第一渣包51。第一渣包51和第二渣包52相互牵制,形成整体。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进浇口4包括主进浇口41和辅进浇口42,主进浇口41和辅进浇口42分别设置在产品型腔7上侧的两端,并且在底部分别设置一根顶杆3。两端设置顶杆3,使得产品能够稳定顶出;进浇口4设置两个,以保证进液量,以提高产品质量;同时由于产品结构问题,上侧具有一凹口,两端设置进浇口4,方便型腔内空气排出。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溢流包6沿下侧从左向右依次设置三个,并且在溢流包6底部分别设置一个顶杆3。溢流包3设置在进浇口4的相对一侧,有利于产品型腔7内的空气从溢流包3排出。通过上述结构,在产品四周均匀设置顶杆,使得产品顶出时受力均匀且稳定;避免产品变形;同时,顶杆毛刺产生于进浇口4、渣包5和溢流包6上,后期无需处理,直接去除进浇口4、渣包5和溢流包6即可,进而降低生产成本。第一渣包51和第二渣包52通过流道8连接,有利于型腔内气体排出,提高产品质量;同时使得第一渣包51和第二渣包52形成整体,以提高渣包与产品连接强度。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如果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ECU控制器铝合金壳体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仁、定模仁、顶杆,所述动模上设置动模型腔,所述定模上设置定模型腔,所述动模型腔和所述定模型腔合模后形成产品型腔;进浇口设置在所述产品型腔上侧,所述产品型腔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渣包,所述产品型腔下侧设置溢流包,所述进浇口、所述渣包和所述溢流包底部设置所述顶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ECU控制器铝合金壳体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仁、定模仁、顶杆,所述动模上设置动模型腔,所述定模上设置定模型腔,所述动模型腔和所述定模型腔合模后形成产品型腔;进浇口设置在所述产品型腔上侧,所述产品型腔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渣包,所述产品型腔下侧设置溢流包,所述进浇口、所述渣包和所述溢流包底部设置所述顶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CU控制器铝合金壳体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渣包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渣包和第二渣包,所述第二渣包底部间隔设置两个所述顶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ECU控制器铝合金壳体的压铸模具,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齐彦思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梅克卡斯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