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俊威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变速机零部件用精密压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9834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变速机零部件用精密压铸模具,包括有智能压铸箱,智能压铸箱的顶面的左部设置有废料回收箱,智能压铸箱的顶面的右部设置有打磨抛光箱,废料回收箱的右侧面固定有第一横臂,第一横臂的右端固定有第二纵臂,第二纵臂的左侧面的顶部与第一回位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一回位弹簧的左端与第一纵臂的右侧面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纵臂的底端与转动板的上表面的右部固定连接,转动板的右端与第一连接半轴的左部连接,第一连接半轴右部与废料回收箱的内部右侧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具备对金属部件废料的回收再利用能力以及不能实现智能压铸、智能打磨抛光等技术问题,有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变速机零部件用精密压铸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特别地,涉及一种汽车变速机零部件用精密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变速机零部件用精密压铸模具是将零件压铸成形后,只需少量加工或不再加工就符合零件要求的成形技术。精密压铸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汽车、矿山、能源、建筑、航空、航天、兵器等行业中应用广泛的零件制造工艺。精密压铸不仅节约材料、能源,减少加工工序和设备,而且显著提高生产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能够成形大型复杂结构压铸件是反映一个国家工业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汽车、航空、航天、能源等重要制造领域所使用的主要结构压铸件材料大多以高温合金、钛合金和高强度合金钢等为主,这些材料大量成功应用,对提升速度,提高工作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精密压铸模具的专利技术给汽车变速机零部件的生产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便利,在现代化的生产生活中,汽车变速机零部件用精密压铸模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的汽车变速机零部件用精密压铸模具,往往不具备对金属部件废料的回收再利用能力以及不能实现智能压铸、智能打磨抛光等技术问题,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新型的汽车变速机零部件用精密压铸模具,能够对上述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有利于专利技术装置未来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变速机零部件用精密压铸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具备对金属部件废料的回收再利用能力以及不能实现智能压铸、智能打磨抛光等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变速机零部件用精密压铸模具,包括有智能压铸箱,所述的智能压铸箱的顶面的左部设置有废料回收箱,所述的智能压铸箱的顶面的右部设置有打磨抛光箱,所述的废料回收箱的右侧面固定有第一横臂,所述的第一横臂的右端固定有第二纵臂,所述的第二纵臂的左侧面的顶部与第一回位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回位弹簧的左端与第一纵臂的右侧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纵臂的底端与转动板的上表面的右部固定连接,所述的转动板的右端与第一连接半轴的左部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半轴的右部与废料回收箱的内部右侧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废料回收箱的内部右侧面固定有激振器底板,所述的激振器底板的左侧面设置有激振器,所述的激振器的左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动作杆,所述的动作杆的左端通过连接球与第一拉带的右端连接,所述的第一拉带的顶端与转动板的下表面的左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废料回收箱的内部后表面固定有固定柱,所述的固定柱的外周的左下部与第一拉带的左下部接触。所述的废料回收箱的内部下表面设置有加热器,所述的加热器的顶端设置有熔化室,所述的熔化室的右表面的下部与横向导管的左端连通,所述的横向导管的右端伸入到智能压铸箱的内部,所述的熔化室的外部右侧面的顶部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固定有第三纵臂,所述的第三纵臂的顶部的前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转轴,所述的第一固定转轴的外周与第二横臂的右部设置的通孔配合,所述的第二横臂的下表面的左部固定有感应室,所述的感应室的下表面与上通管的顶端连通,所述的感应室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源,所述的第一电源通过导线与第一开关、激振器控制器、保护电阻串联连接,所述的激振器控制器的左侧面通过导线与第一导电片的顶部电性连接,所述的激振器控制器的右侧面通过导线与第二导电片的顶部电性连接,所述的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的下方设置有导电横杆,所述的导电横杆的左右端分别设置有左位密封片、右位密封片。所述的智能压铸箱的内部下表面设置有成型室,所述的成型室的左表面与延续管的右端接触连通,所述的延续管的左端与控制片的右侧面接触,所述的控制片的内部设置有导流孔,所述的控制片的左侧面与横向导管的右端接触,所述的控制片的顶面与第一位移纵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位移纵杆的顶端与第一位移横杆的底面的左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位移横杆的底面的右部与第二位移纵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位移横杆的顶面与液压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液压杆设置在液压缸的底部动力输出端,所述的液压缸固定在液压缸底板的下表面,所述的液压缸底板固定在智能压铸箱的内部上表面,所述的第二位移纵杆的底端与压铸模具片的上表面的左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压铸模具片的上表面的右部与施压杆的底端接触,所述的施压杆的顶端设置有方片,所述的方片的前表面设置有第二固定转轴,所述的第二固定转轴的外周与转动杆左端设置的通孔接触配合,所述的转动杆的中部设置有第三固定转轴,所述的第三固定转轴的后端与智能压铸箱的内部后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转动杆能够环绕第三固定转轴进行转动,所述的第三固定转轴的下表面的右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半轴,所述的第二连接半轴的下部与传动纵臂的顶端连接。所述的智能压铸箱的内部右表面固定有决策器,所述的决策器的内部设置有压敏电阻,所述的压敏电阻的顶面与传动纵臂的低端接触,所述的压敏电阻通过导线与第一固定电阻、第二电源、第二开关串联连接,所述的压敏电阻通过导线与液压缸控制器并联连接。所述的打磨抛光箱的内部右表面固定有电动机底板,所述的电动机底板的左表面固定有电动机,所述的电动机的左侧动力输出端设置有输出轴,所述的输出轴的左端固定有中间圆柱齿轮,所述的中间圆柱齿轮的顶部与第二圆柱齿轮的底部接触啮合,所述的第二圆柱齿轮的左侧面与第二传动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传动轴的左端固定有打磨筒,所述的第二传动轴的中部外周与第二支撑片底端设置的通孔接触配合,所述的第二支撑片的顶端与打磨抛光箱的内部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中间圆柱齿轮的底部与第一圆柱齿轮的顶部接触啮合,所述的第一圆柱齿轮的左侧面与第一传动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传动轴的中部与第一支撑片顶端设置的通孔接触配合,所述的第一支撑片的底端与打磨抛光箱的内部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传动轴的左端设置有滚筒,所述的滚筒的左侧面设置有端片,所述的滚筒的中部下周与第二拉带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拉带的底端与端块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的打磨抛光箱的内部下表面固定有电控箱,所述的电控箱的外部右侧面的下部设置有端块,所述的电控箱的外部左侧面的上部设置有顶板,所述的顶板的下表面的左端固定有中间臂,所述的中间臂的下端设置有导向球,所述的导向球的外周的左右侧面分别与左位导杆、右位导杆接触,所述的左位导杆、右位导杆的顶端与打磨抛光箱的内部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电控箱的内部设置有韧性弧带,所述的韧性弧带的顶面与承受片的底面接触,所述的承受片设置在电控箱的顶部,所述的承受片的顶面放置有压铸件,所述的韧性弧带的底面的左右部分别粘贴有第一贴片电阻、第二铁片电阻,所述的第一贴片电阻、第二铁片电阻的初始阻值相等,所述的第一贴片电阻通过导线与第三电源、第二固定电阻串联连接,所述的第三电源的左侧为正极,所述的第二铁片电阻通过导线与第四电源、第三固定电阻串联连接,所述的第二固定电阻、第三固定电阻的阻值相等,所述的第四电源的左侧为正极,所述的第一贴片电阻的右侧通过导线与电动机控制器的左侧电性连接,所述的电动机控制器的右侧与第二铁片电阻的左侧电性连接。所述的激振器、加热器、滚筒、电动机、打磨筒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变速机零部件用精密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智能压铸箱(2),所述的智能压铸箱(2)的顶面的左部设置有废料回收箱(1),所述的智能压铸箱(2)的顶面的右部设置有打磨抛光箱(3),所述的废料回收箱(1)的右侧面固定有第一横臂(9),所述的第一横臂(9)的右端固定有第二纵臂(8),所述的第二纵臂(8)的左侧面的顶部与第一回位弹簧(7)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回位弹簧(7)的左端与第一纵臂(6)的右侧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纵臂(6)的底端与转动板(4)的上表面的右部固定连接,所述的转动板(4)的右端与第一连接半轴(5)的左部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半轴(5)的右部与废料回收箱(1)的内部右侧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废料回收箱(1)的内部右侧面固定有激振器底板(10),所述的激振器底板(10)的左侧面设置有激振器(11),所述的激振器(11)的左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动作杆(12),所述的动作杆(12)的左端通过连接球(13)与第一拉带(14)的右端连接,所述的第一拉带(14)的顶端与转动板(4)的下表面的左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废料回收箱(1)的内部后表面固定有固定柱(15),所述的固定柱(15)的外周的左下部与第一拉带(14)的左下部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变速机零部件用精密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智能压铸箱(2),所述的智能压铸箱(2)的顶面的左部设置有废料回收箱(1),所述的智能压铸箱(2)的顶面的右部设置有打磨抛光箱(3),所述的废料回收箱(1)的右侧面固定有第一横臂(9),所述的第一横臂(9)的右端固定有第二纵臂(8),所述的第二纵臂(8)的左侧面的顶部与第一回位弹簧(7)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回位弹簧(7)的左端与第一纵臂(6)的右侧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纵臂(6)的底端与转动板(4)的上表面的右部固定连接,所述的转动板(4)的右端与第一连接半轴(5)的左部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半轴(5)的右部与废料回收箱(1)的内部右侧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废料回收箱(1)的内部右侧面固定有激振器底板(10),所述的激振器底板(10)的左侧面设置有激振器(11),所述的激振器(11)的左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动作杆(12),所述的动作杆(12)的左端通过连接球(13)与第一拉带(14)的右端连接,所述的第一拉带(14)的顶端与转动板(4)的下表面的左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废料回收箱(1)的内部后表面固定有固定柱(15),所述的固定柱(15)的外周的左下部与第一拉带(14)的左下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机零部件用精密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料回收箱(1)的内部下表面设置有加热器(16),所述的加热器(16)的顶端设置有熔化室(17),所述的熔化室(17)的右表面的下部与横向导管(18)的左端连通,所述的横向导管(18)的右端伸入到智能压铸箱(2)的内部,所述的熔化室(17)的外部右侧面的顶部通过第一固定螺栓(20)固定有第三纵臂(19),所述的第三纵臂(19)的顶部的前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转轴(21),所述的第一固定转轴(21)的外周与第二横臂(22)的右部设置的通孔配合,所述的第二横臂(22)的下表面的左部固定有感应室(23),所述的感应室(23)的下表面与上通管(24)的顶端连通,所述的感应室(2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源(26),所述的第一电源(26)通过导线(25)与第一开关(27)、激振器控制器(28)、保护电阻(29)串联连接,所述的振器控制器(28)的左侧面通过导线(25)与第一导电片(30)的顶部电性连接,所述的激振器控制器(28)的右侧面通过导线(25)与第二导电片(31)的顶部电性连接,所述的第一导电片(30)、第二导电片(31)的下方设置有导电横杆(34),所述的导电横杆(34)的左右端分别设置有左位密封片(32)、右位密封片(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机零部件用精密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压铸箱(2)的内部下表面设置有成型室(38),所述的成型室(38)的左表面与延续管(37)的右端接触连通,所述的延续管(37)的左端与控制片(35)的右侧面接触,所述的控制片(35)的内部设置有导流孔(36),所述的控制片(35)的左侧面与横向导管(18)的右端接触,所述的控制片(35)的顶面与第一位移纵杆(40)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位移纵杆(40)的顶端与第一位移横杆(41)的底面的左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位移横杆(41)的底面的右部与第二位移纵杆(45)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位移横杆(41)的顶面与液压杆(4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液压杆(42)设置在液压缸(43)的底部动力输出端,所述的液压缸(43)固定在液压缸底板(44)的下表面,所述的液压缸底板(44)固定在智能压铸箱(2)的内部上表面,所述的第二位移纵杆(45)的底端与压铸模具片(39)的上表面的左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压铸模具片(39)的上表面的右部与施压杆(46)的底端接触,所述的施压杆(46)的顶端设置有方片(47),所述的方片(47)的前表面设置有第二固定转轴(48),所述的第二固定转轴(48)的外周与转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俊威
申请(专利权)人:贺俊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