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俊威专利>正文

一种二次供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8666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二次供水设备,包括有蓄水箱、过滤箱、加压箱,蓄水箱的左侧面设置有第一横通管,第一横通管的顶部设置有入水管,蓄水箱的右侧面通过第二横通管与过滤箱的左侧面连通,过滤箱的底部设置有粉碎室,粉碎室的底部设置有动力箱,过滤箱的右侧面通过第三横通管与加压箱的左侧面连通,加压箱的右侧面设置有第四横通管,第四横通管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加压箱的下方设置有输压箱,蓄水箱的内部左、右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电动缸底板、第二电动缸底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具备自动控制蓄水量、过滤并粉碎杂质以及分级加压能力等技术问题,有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次供水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水
,特别地,涉及一种二次供水设备。
技术介绍
二次供水设备二次供水是指单位或个人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通过管道再供用户或自用的形式。二次供水主要为补偿市政供水管线压力缺乏,保障寓居、生计在高层人群用水而建立的。二次供水设施是否按规定建设、设计及建设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二次供水水质、水压和供水安全,与人民群众正常稳定的生活密切相关。比较原水供水,二次供水的水质更易被污染。二次供水设备的专利技术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便利,在现代化的生产生活中,人们已经离不开二次供水设备,二次供水设备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现有的二次供水设备,往往不具备自动控制蓄水量、过滤并粉碎杂质以及分级加压能力等技术问题,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直新型的二次供水设备,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有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供水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具备自动控制蓄水量、过滤并粉碎杂质以及分级加压能力等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二次供水设备,包括有蓄水箱、过滤箱、加压箱,所述的蓄水箱的左侧面设置有第一横通管,所述的第一横通管的顶部设置有入水管,所述的蓄水箱的右侧面通过第二横通管与过滤箱的左侧面连通,所述的过滤箱的底部设置有粉碎室,所述的粉碎室的底部设置有动力箱,所述的过滤箱的右侧面通过第三横通管与加压箱的左侧面连通,所述的加压箱的右侧面设置有第四横通管,所述的第四横通管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的加压箱的下方设置有输压箱,所述的蓄水箱的内部左、右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电动缸底板、第二电动缸底板,所述的第一电动缸底板、第二电动缸底板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电动缸、第二电动缸,所述的第一电动缸、第二电动缸的动力输出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动作杆、第二动作杆,所述的第一动作杆、第二动作杆的下端分别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所述的第一遮挡板的左侧面与来流口接触,所述的第二遮挡板的右侧面与出流口接触,所述的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的底部分别连接有第一弹簧杆、第二弹簧杆,所述的第一弹簧杆、第二弹簧杆分别设置在第一弹簧筒、第二弹簧筒的顶部。进一步地,所述的蓄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浮力块,所述的浮力块的顶部设置有浮力柱,所述的浮力柱的顶部伸入到感应箱中并与感应板的底部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的感应板的顶部、底部表面的右侧分别设置有上压缩弹簧、下压缩弹簧,所述的上压缩弹簧的顶部与第一压敏电阻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压敏电阻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弹力柱,所述的下压缩弹簧的底部与第二压敏电阻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压敏电阻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弹力柱,所述的第一压敏电阻通过导线与第一电动缸控制器并联连接,所述的第二压敏电阻通过导线与第二电动缸控制器并联连接,所述的第一压敏电阻、第二压敏电阻通过导线与固定电阻、第一电源、开关串联连接。所述的过滤箱的左、右侧面分别设置有导入口、导出口,所述的导入口的右侧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的过滤箱的内部设置有左斜柱、右斜柱,所述的右斜柱的右侧设置有过滤板,所述粉碎室的内部设置有粉碎刀具,所述的粉碎刀具的底部与旋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的旋转轴的底部与高速小齿轮的顶部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动力箱的内部右侧壁通过第一系列螺栓组固定有第三电动缸底板,所述的第三电动缸底板的左侧面设置有第三电动缸,所述的第三电动缸通过导线与第三电动缸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的第三电动缸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第三动作杆,所述的第三动作杆的左端固定有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的左端与长齿条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的长齿条的后侧面与低速大齿轮的前侧面的下端啮合,所述的低速大齿轮的右侧面的上端与高速小齿轮的左侧面啮合,所述的长齿条的左端的上侧与上限位条的下侧面接触,所述的长齿条的左端的下侧与下限位条的上侧面接触,所述的长齿条的左侧面设置有回位弹簧。所述的输压箱的内部左侧壁通过第二系列螺栓组固定有第四电动缸底板,所述的第四电动缸底板的右侧面设置有第四电动缸,所述的第四电动缸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第四动作杆,所述的第四动作杆的右端通过连接转轴与下斜臂的左端连接,所述的下斜臂的右端与下固定半轴连接,所述的下固定半轴设置在滑动块的左侧面,所述的滑动块的右侧面与导轨接触配合,所述的滑动块的左侧面设置有上固定半轴,所述的上固定半轴与上斜臂的右端连接,所述的上斜臂的左端与连接半轴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半轴设置在中间块的右侧面,所述的中间块的左侧面固定有斜压块,所述的斜压块的左方自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五压柱、第四压柱、第三压柱、第二压柱、第一压柱,所述的第五压柱、第四压柱、第三压柱、第二压柱、第一压柱的顶部伸入到加压箱的内部。进一步地,所述的加压箱的左、右侧面分别设置有左通口、右通口,所述的加压箱的内部设置有水压传感器、警报器,所述的水压传感器与警报器通过导电管电性连接,所述的加压箱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螺母,所述的固定螺母与长条螺栓的中部螺纹配合,所述的长条螺栓的左端固定有转盘。所述的过滤板、长齿条、回位弹簧、警报器等均为现有设备的组装,因此,具体型号和规格没有进行赘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所提出的一种二次供水设备的各组成部分之间连接可靠,检测维修十分方便,实现成本较低,设备中所涉及的过滤板、长齿条、回位弹簧、警报器等均为现有设备的组装,有助于本二次供水设备在未来供水
的推广应用;2.所提出的一种二次供水设备创新性的实现了对蓄水量的自动调节控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为缺乏蓄水量控制手段导致供水设备中蓄水量不稳定的问题,具体的,本专利技术中蓄水箱的左侧面设置有第一横通管,第一横通管的顶部设置有入水管,蓄水箱的内部左、右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电动缸底板、第二电动缸底板,第一电动缸底板、第二电动缸底板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电动缸、第二电动缸,第一动作杆、第二动作杆的下端分别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第一遮挡板、第二遮挡板的底部分别连接有第一弹簧杆、第二弹簧杆,第一弹簧杆、第二弹簧杆分别设置在第一弹簧筒、第二弹簧筒的顶部,浮力块的顶部设置有浮力柱,浮力柱的顶部伸入到感应箱中并与感应板的底部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感应板的顶部、底部表面的右侧分别设置有上压缩弹簧、下压缩弹簧,上压缩弹簧的顶部与第一压敏电阻的底部固定连接,下压缩弹簧的底部与第二压敏电阻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压敏电阻通过导线与第一电动缸控制器并联连接,第二压敏电阻通过导线与第二电动缸控制器并联连接,蓄水箱的内部蓄水量过多且水面接触浮力块后,水面对浮力块产生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块通过浮力柱将浮力传递到感应板,蓄水箱的内部水位越高,感应板感应到的浮力越大且向上产生越大的位移,第一压敏电阻受压越大、第二压敏电阻受压越小,第一压敏电阻阻值越大、第二压敏电阻阻值越小,进而第一电动缸控制器分配的电压越大、第二电动缸控制器分配的电压越小,进而第一电动缸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动缸工作推动第一遮挡板向下产生更大的位移,进而第一遮挡板的左侧面与来流口形成的开口面积减小,减小来流流量,第二电动缸控制器控制第二电动缸工作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蓄水箱(1)、过滤箱(2)、加压箱(3),所述的蓄水箱(1)的左侧面设置有第一横通管(7),所述的第一横通管(7)的顶部设置有入水管(6),所述的蓄水箱(1)的右侧面通过第二横通管(8)与过滤箱(2)的左侧面连通,所述的过滤箱(2)的底部设置有粉碎室(12),所述的粉碎室(12)的底部设置有动力箱(4),所述的过滤箱(2)的右侧面通过第三横通管(9)与加压箱(3)的左侧面连通,所述的加压箱(3)的右侧面设置有第四横通管(10),所述的第四横通管(10)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11),所述的加压箱(3)的下方设置有输压箱(5),所述的蓄水箱(1)的内部左、右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电动缸底板(13)、第二电动缸底板(14),所述的第一电动缸底板(13)、第二电动缸底板(14)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电动缸(15)、第二电动缸(16),所述的第一电动缸(15)、第二电动缸(16)的动力输出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动作杆(17)、第二动作杆(18),所述的第一动作杆(17)、第二动作杆(18)的下端分别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一遮挡板(19)、第二遮挡板(20),所述的第一遮挡板(19)的左侧面与来流口(21)接触,所述的第二遮挡板(20)的右侧面与出流口(22)接触,所述的第一遮挡板(19)、第二遮挡板(20)的底部分别连接有第一弹簧杆(23)、第二弹簧杆(24),所述的第一弹簧杆(23)、第二弹簧杆(24)分别设置在第一弹簧筒(25)、第二弹簧筒(26)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蓄水箱(1)、过滤箱(2)、加压箱(3),所述的蓄水箱(1)的左侧面设置有第一横通管(7),所述的第一横通管(7)的顶部设置有入水管(6),所述的蓄水箱(1)的右侧面通过第二横通管(8)与过滤箱(2)的左侧面连通,所述的过滤箱(2)的底部设置有粉碎室(12),所述的粉碎室(12)的底部设置有动力箱(4),所述的过滤箱(2)的右侧面通过第三横通管(9)与加压箱(3)的左侧面连通,所述的加压箱(3)的右侧面设置有第四横通管(10),所述的第四横通管(10)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11),所述的加压箱(3)的下方设置有输压箱(5),所述的蓄水箱(1)的内部左、右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电动缸底板(13)、第二电动缸底板(14),所述的第一电动缸底板(13)、第二电动缸底板(14)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电动缸(15)、第二电动缸(16),所述的第一电动缸(15)、第二电动缸(16)的动力输出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动作杆(17)、第二动作杆(18),所述的第一动作杆(17)、第二动作杆(18)的下端分别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一遮挡板(19)、第二遮挡板(20),所述的第一遮挡板(19)的左侧面与来流口(21)接触,所述的第二遮挡板(20)的右侧面与出流口(22)接触,所述的第一遮挡板(19)、第二遮挡板(20)的底部分别连接有第一弹簧杆(23)、第二弹簧杆(24),所述的第一弹簧杆(23)、第二弹簧杆(24)分别设置在第一弹簧筒(25)、第二弹簧筒(26)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水箱(1)的内部设置有浮力块(27),所述的浮力块(27)的顶部设置有浮力柱(28),所述的浮力柱(28)的顶部伸入到感应箱(29)中并与感应板(30)的底部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的感应板(30)的顶部、底部表面的右侧分别设置有上压缩弹簧(31)、下压缩弹簧(32),所述的上压缩弹簧(31)的顶部与第一压敏电阻(3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压敏电阻(3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弹力柱(35),所述的下压缩弹簧(32)的底部与第二压敏电阻(3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压敏电阻(3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弹力柱(36),所述的第一压敏电阻(33)通过导线(37)与第一电动缸控制器(38)并联连接,所述的第二压敏电阻(34)通过导线(37)与第二电动缸控制器(39)并联连接,所述的第一压敏电阻(33)、第二压敏电阻(34)通过导线(37)与固定电阻(40)、第一电源(41)、开关(42)串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箱(2)的左、右侧面分别设置有导入口(44)、导出口(45),所述的导入口(44)的右侧设置有单向阀(43),所述的过滤箱(2)的内部设置有左斜柱(46)、右斜柱(47),所述的右斜柱(47)的右侧设置有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俊威
申请(专利权)人:贺俊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