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助行器及其全向轮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助行器及其全向轮,尤其涉及一种适于测向滚动的全向轮。
技术介绍
公知的全向轮设计包括主轮以及小轮,小轮环设于主轮之上,主要提供侧向滚动的功能。由于小轮的转动直径远小于主轮的转动直径,因此公知的全向轮仅有在直向滚动时具有较佳的过坎能力;而在侧向滚动时,则过坎能力偏低。基于上述缺点,公知的全向轮也不适合于凹凸不平的路面上滚动。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向轮,包括一支撑单元、一主轮、一第一次轮以及一第二次轮。该主轮呈环状,其中,该主轮以可旋转的方式设于该支撑单元。该第一次轮以可旋转的方式设于该支撑单元,其中,该第一次轮设于该主轮的一侧。该第二次轮以可旋转的方式设于该支撑单元,其中,该第一次轮设于该主轮的另一侧。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次轮以及该第二次轮呈椭球状。在一实施例中,该支撑单元包括一支撑基板,该第一次轮包括一第一转轴、一第一次轮段部以及一第二次轮段部,该第一次轮段部以及该第二次轮段部通过该第一转轴分别以可转动的方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向轮,包括:/n一支撑单元;/n一主轮,呈环状,其中,该主轮以可旋转的方式设于该支撑单元;/n一第一次轮,以可旋转的方式设于该支撑单元,其中,该第一次轮设于该主轮的一侧;/n一第二次轮,以可旋转的方式设于该支撑单元,其中,该第一次轮设于该主轮的另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21 TW 1081422291.一种全向轮,包括:
一支撑单元;
一主轮,呈环状,其中,该主轮以可旋转的方式设于该支撑单元;
一第一次轮,以可旋转的方式设于该支撑单元,其中,该第一次轮设于该主轮的一侧;
一第二次轮,以可旋转的方式设于该支撑单元,其中,该第一次轮设于该主轮的另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轮,其中,该第一次轮以及该第二次轮呈椭球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向轮,其中,该支撑单元包括一支撑基板,该第一次轮包括一第一转轴、一第一次轮段部以及一第二次轮段部,该第一次轮段部以及该第二次轮段部通过该第一转轴分别以可转动的方式设于该支撑基板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向轮,其中,该第一次轮包括一次轮胎纹,该次轮胎纹绕该第一转轴沿一螺旋路径延伸。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向轮,其中,该支撑基板位于一第一平面,一第二平面正交该第一平面,该第一转轴的轴线于该第二平面上延伸,在该第二平面上,该主轮、该第一次轮以及该第二次轮的截面所共同构成的外轮廓呈圆形。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向轮,其中,该主轮包括一轮毂、一胎皮、一轴承以及一环状压板,该胎皮环绕该轮毂,该环状压板被锁附于该轮毂以将该轴承夹设于该环状压板与该轮毂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向轮,其中,该支撑单元包括一轴承架,该轴承套设于该轴承架之上,该轴承架嵌合该支撑基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向轮,其中,该支撑单元还包括多个辅助压板,多个所述辅助压板被锁附于该轴承架,多个所述辅助压板并限位该轴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向轮,其中,还包括一旋转支架,其包括一第一连接臂、一第二连接臂及一连结转轴,该第一连接臂固接该第二连接臂,该第一连接臂以及该第二连接臂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该连结转轴,该支撑基板固接该第一连接臂以及该第二连接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向轮,其中,该第一连接臂包括一第一让位缺口,该第二连接臂包括一第二让位缺口,该轮毂与该胎皮位于该第一让位缺口以及该第二让位缺口中。
11.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振仪,刘政燻,陈建玮,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