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子惠专利>正文

一种磁悬浮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1793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悬浮轮胎,它包括内部轮毂、电磁线圈、着陆轮、导向轮,外部轮毂、永久磁铁、缓冲层;其特征是:外部轮毂2内部安装有永久磁铁4,外部轮毂2外部装配轮胎5,在永久磁铁4与外部轮毂钢硬部位之间有缓冲层9,外部轮毂2上靠近永久磁铁4的周边部位有冷却、降温通道6;内部轮毂1内安装有电磁线圈3,内部轮毂1上靠近电磁线圈3的周边部位有冷却、降温通道8,内部轮毂1轴向上安装有着陆轮7,内部轮毂1内侧面安装有电磁线圈10,外部轮毂上与着陆轮7对应的位置上设计了着陆轮道1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运用永久磁铁与电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获得驱动力和制动力,不仅能够大幅减少使用费用,还能增加乘车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悬浮轮胎
本技术属于汽车配件领域,涉及一种磁悬浮轮胎。
技术介绍
目前,在磁悬浮技术有非常广泛的运用,但是运用于小型机动机方面的却极少,虽然有人尝试将磁悬浮技术运用到小型机动车方面,但都因为实用性不强,技术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而未见有效运用者,现有的运用永久磁铁与电磁力的相互作用来获得驱动力的磁悬浮轮胎技术,基本都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现有的磁悬浮轮胎没有针对关键部位的降温技术。因为永久磁铁的温度必须在居里温度之下,高于居里温度就会立即失去全部或大部分磁力,磁悬浮轮胎失去作为动力的磁力就失去了作用,但是,磁悬浮轮胎的工作状态又必然会造成轮胎上的永久磁铁和电磁线圈经常处于高温状态,尤其是夏天和跑长途等时候的温度更高,并且,由于大多数的永久磁铁在实际的运用中即使远没有达到它的居里温度就已经开始失磁了,比如运用得比较广泛的钕铁硼永久磁铁,虽然厂家标明的居里温度是320~380度,但是在实际工况中,钕铁硼磁铁的温度在100度时就已经开始失磁,温度越高失磁越快,所以,在实际工况中永久磁铁很快、很容易就失去磁力了,磁悬浮轮胎失去作为动力的磁力就没用了,保持磁悬浮轮胎低温是磁悬浮技术能否运用于磁悬浮轮胎中的一个关键,但是,市面上现有的磁悬浮轮胎技术却没有对关键部件进行冷却、降温的技术,因此,现有的磁悬浮轮胎基本上就已经不具备专利技术所要求的实用性了。第二,现有的技术存在着严重的外部钢圈与内部钢圈及其它关键器件相互碰撞和摩擦的情况,因此现有的磁悬浮轮胎技术远没有达到能够实际开发运用的程度,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一个是会发出摩擦声,另一个会碰坏、擦坏必不可少的关键部件,这是技术不成熟、缺乏科学性的表现。第三,现有磁悬浮轮胎技术没有对永久磁铁缓冲保护的技术,由于具有超强磁力的永久磁铁基本上都有特别硬脆的特性,如果磁悬浮轮胎中没有专门的缓冲层,那么永久磁铁必然很容易就会在高速跑动中破裂,永久磁铁一破裂,磁悬浮轮胎就难以使用,缺少对永久磁铁进行有效保护的缓冲层技术,这种磁悬浮轮胎是缺乏科学性的。本技术专利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磁悬浮轮胎技术中的一些关键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磁悬浮轮胎技术,它包括内部轮毂、电磁线圈、着陆轮、导向轮,外部轮毂、永久磁铁、缓冲层;其特征是:外部轮毂2内部安装有永久磁铁4,外部轮毂2外部装配轮胎5,在永久磁铁4与外部轮毂钢硬部位之间有缓冲层9,外部轮毂2上靠近永久磁铁4的部位有冷却通道6;内部轮毂1内安装有电磁线圈3,内部轮毂1上靠近电磁线圈3的部位有冷却通道8,内部轮毂1轴向上安装有着陆轮7,内部轮毂1内侧面安装有电磁线圈10,外部轮毂上与着陆轮7对应的位置上设计了着陆轮道11。外部轮毂2永久磁铁4处呈凸形,内部轮毂1电磁线圈3处呈凹形,凹形、凸形对应设计具有防止外部轮毂滑脱、飞出的作用,本技术运用永久磁铁与电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获得驱动力和制动力,不仅能够大幅减少用电、维护等方面的使用费用,还能够大幅增加乘客的乘车舒适度,本技术的技术有利于有效的开发出多种新型节能、舒适、安全的交通工具,能够真正实现让普通大众坐在悬浮于普通路面、普通地面上的交通工具出行,意义深远而重大。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剖面示意图。其中,磁悬浮轮胎内部轮毂1、外部轮毂2、电磁线圈3、永久磁铁4、轮胎5、冷却通道6、着陆轮7、冷却通道8、缓冲层9、电磁线圈10、着陆轮道11。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磁悬浮轮胎,包括内部轮毂、电磁线圈、着陆轮、导向轮,外部轮毂、永久磁铁、缓冲层;其特征是:外部轮毂2内部有超强磁力的永久磁铁4,外部轮毂2外部装轮胎5,在永久磁铁4与外部轮毂钢硬部位之间有缓冲层9,缓冲层9的作用是确保永久磁铁4不会破损,外部轮毂2上靠近永久磁铁4的周边部位有冷却、降温通道6;内部轮毂1内安装有电磁线圈3,内部轮毂1上电磁线圈3的周边部位有冷却、降温通道8,内部轮毂1轴向上安装有着陆轮7,内部轮毂1内侧面安装有电磁线圈10,外部轮毂上与着陆轮7对应的位置上设计了着陆轮道11。外部轮毂2永久磁铁4处呈凸形,内部轮毂1电磁线圈3处呈凹形,凹形、凸形对应设计具有防止外部轮毂滑脱、飞出的作用。本技术通过外部轮毂2上面的永久磁铁4产生的超强磁力与内部轮毂1上面的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力根据同名磁极相排斥、异名磁极相吸引的原理,通过对电磁线圈3和电磁线圈10通电产生电磁力,当给电磁线圈3、电磁线圈10通电后各自产生的磁力与所设置的对应的永久磁铁磁力为同名磁极时,各自产生相互排斥的力,当给电磁线圈3、电磁线圈10通电后各自产生的磁力与所设置的对应的永久磁铁磁力为异名磁极时,各自产生相互吸引的力,通过对永久磁铁与电磁线圈通电磁力之间的排斥力和吸引力的有效利用,即可实现磁悬浮轮胎的悬浮和对磁悬浮轮胎外部轮毂的驱动、制动、导向。为避免磁力对人体健康、周边环境及磁铁和电磁本身的影响,轮胎应安装防磁力外壳,对于超强永久磁铁4需要运用强磁隔离屏蔽材料进行隔离、防护。在本技术设计的基础上,还可以在电磁线圈3和电磁线圈10的线路上加装能量回收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悬浮轮胎,包括内部轮毂、电磁线圈、着陆轮、导向轮,外部轮毂、永久磁铁、缓冲层;其特征是:外部轮毂(2)内部装永久磁铁(4),外部轮毂(2)外部装轮胎(5),在永久磁铁(4)与外部轮毂钢硬部位之间有缓冲层(9),外部轮毂(2)上靠近永久磁铁(4)的部位有第一冷却、降温通道(6);内部轮毂(1)内安装有第一电磁线圈(3),内部轮毂(1)上靠近第一电磁线圈(3)的部位有第二冷却、降温通道(8),内部轮毂(1)轴向上安装有着陆轮(7),内部轮毂(1)内侧面安装有第二电磁线圈(10),外部轮毂上与着陆轮(7)对应的位置上设计了着陆轮道(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悬浮轮胎,包括内部轮毂、电磁线圈、着陆轮、导向轮,外部轮毂、永久磁铁、缓冲层;其特征是:外部轮毂(2)内部装永久磁铁(4),外部轮毂(2)外部装轮胎(5),在永久磁铁(4)与外部轮毂钢硬部位之间有缓冲层(9),外部轮毂(2)上靠近永久磁铁(4)的部位有第一冷却、降温通道(6);内部轮毂(1)内安装有第一电磁线圈(3),内部轮毂(1)上靠近第一电磁线圈(3)的部位有第二冷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子惠
申请(专利权)人:周子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