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组份改性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6116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组份改性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成分I于脱水条件下分散混合3小时,加入偶联剂搅拌20分钟后,加入催化剂搅拌20分钟,得到组份A;将成分II分散混合均匀,并控制其含水量于2000~2200PPM,得到组份B;将组分A与组分B以体积比为1:1的比例混合均匀而成,即得双组份改性胶黏剂;还公开一种双组份改性胶黏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步骤1中严格要求脱水条件以营造脱水环境,以使组分A的含水量至微量;由于所述组份B的含水量维持于2000~2200PPM之间,以使双组份改性胶黏剂使用时,在室温湿气的作用下内外可同时进行缩合反应,极大地加速其固化速度,缩短固化工艺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组份改性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胶黏剂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双组份改性胶黏剂及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胶黏剂一般采用单组份改性硅胶,此类胶黏剂的包装简便仅适用于开放或半开放空间内,无法适用于密闭空间内,在使用时仅需直接挤出,并接触空气中的湿气即发生固化反应,交联成弹性体,虽然其对大部分粘结基材的粘接性良好,但是其固化反应过程是由表及里缓慢进行,一般情况下其深层难以固化,其固化深度小于6mm。现阶段推出了双组份改性硅胶,此类胶黏剂的固化反应过程是里外同时固化,可适用于开放或密闭空间内,但对于大部分粘结基材的粘接性欠佳。
[0003]因此,如何研发一种既能实现深层快速固化,又对各类粘结基材具有良好的粘接效果的胶黏剂成为当下存在的主要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组份改性胶黏剂的制备方法;还公开了一种双组份改性胶黏剂。
[0005]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双组份改性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1,将成分I于脱水条件下分散混合3小时,加入偶联剂搅拌20分钟后,加入催化剂搅拌20分钟,得到组份A;
[0008]步骤2,将成分II分散混合均匀,并控制其含水量于2000~2200PPM,得到组份B;
[0009]步骤3,将所述组分A与所述组分B以体积比为1:1的比例混合均匀而成,即得双组份改性胶黏剂。
[0010]上述的双组份改性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脱水条件为于100℃下真空负压脱水,再冷却至室温后加入脱水剂搅拌20分钟,控制水分含量低于800PPM。
[0011]上述的双组份改性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成分I由以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组成:第一基础聚合物25~50%、第一增塑剂25~50%、第一填料40~60%、第一触变剂5~10%、及稳定剂5~10%。
[0012]上述的双组份改性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脱水剂为1~5%、偶联剂为1~5%、催化剂为0.5~1.5%。
[0013]上述的双组份改性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基础聚合物的黏度为8000~15000mPa
·
s,所述第一增塑剂的黏度为50~500mPa
·
s。
[0014]上述的双组份改性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触变剂的比表面积为150m2/g,所述第一填料的粒径为60nm~5000nm。
[0015]上述的双组份改性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稳定剂为吡啶硫铜锌、光稳定剂
770、紫外线吸收剂UV

326、抗氧化剂245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6]上述的双组份改性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成分II由以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组成:第二基础聚合物25~50%、第二增塑剂25~50%、第二填料50~60%、及第二触变剂1~5%。
[0017]上述的双组份改性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触变剂为气相二氧化硅、聚酰胺蜡、氢化蓖麻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8]一种双组份改性胶黏剂,其由上述的双组份改性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制成。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巧妙,在步骤1中严格要求所述脱水条件以营造脱水环境,以使所述组分A的含水量至微量,其次,由于在步骤2中组份B未于脱水条件下进行脱水处理,其含水量维持于2000~2200PPM之间,以使所述双组份改性胶黏剂使用时,在室温湿气的作用下内外可同时进行缩合反应,极大地加速其固化速度,实现深层快速固化,缩短了固化工艺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可适用于开放或密闭空间,同时也能优化所述双组份改性胶黏剂的粘结性;另外,于所述脱水条件下加入所述偶联剂,有效地增强所述双组份改性胶黏剂对粘结基材的粘结性、及深层固化速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而非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限制。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双组份改性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步骤1,将成分I于脱水条件下分散混合3小时,加入偶联剂搅拌20分钟后,加入催化剂搅拌20分钟,得到组份A;
[0023]步骤2,将成分II分散混合均匀,并控制其含水量于2000~2200PPM,得到组份B;
[0024]步骤3,将所述组分A与所述组分B以体积比为1:1的比例混合均匀而成,即得双组份改性胶黏剂。
[0025]具体地,在步骤1中严格要求所述脱水条件以营造脱水环境,以使所述组分A的含水量至微量,其次,由于在步骤2中组份B未于脱水条件下进行脱水处理,其含水量维持于2000~2200PPM之间,以使所述双组份改性胶黏剂使用时,在室温湿气的作用下内外可同时进行缩合反应,极大地加速其固化速度,实现深层快速固化,缩短了固化工艺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可适用于开放或密闭空间,同时也能优化所述双组份改性胶黏剂的粘结性;另外,于所述脱水条件下加入所述偶联剂,有效地增强所述双组份改性胶黏剂对粘结基材的粘结性、及深层固化速度。
[0026]较佳地,所述脱水条件为于100℃下真空负压脱水,再冷却至室温后加入脱水剂搅拌20分钟,控制水分含量低于800PPM。
[0027]较佳地,所述成分I由以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组成:第一基础聚合物25~50%、第一增塑剂25~50%、第一填料40~60%、第一触变剂5~10%、及稳定剂5~10%。
[0028]进一步地,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脱水剂为1~5%、偶联剂为1~5%、催化剂为0.5~1.5%。
[0029]具体地,所述第一基础聚合物为硅烷改性聚醚树脂,所述第一基础聚合物的黏度为8000~15000mPa
·
s,所述第一基础聚合物、第二基础聚合物与偶联剂在催化剂的作用
下,与空气中的水分发生缩合反应,脱除副产物醇类,固化生成弹性胶体。
[0030]具体地,所述第一增塑剂为聚醚多元醇(PPG)、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环己烷二甲酸二异壬酯、烷基磺酸苯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第一增塑剂的黏度为50~500mPa
·
s,所述第一增塑剂调节所述双组份改性胶黏剂的挤出性能、及所述弹性胶体的软硬度。
[0031]具体地,所述第一填料为纳米碳酸钙、碳酸钙、硅藻土、煅烧高岭土、氢氧化铝、二氧化钛、炭黑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第一填料的粒径为60nm~5000nm,所述第一填料增强了所述弹性胶体的力学性能。
[0032]具体地,所述第一触变剂为气相二氧化硅、聚酰胺蜡、氢化蓖麻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第一触变剂的比表面积为150m2/g,所述第一触变剂调节所述弹性胶体的流变性。
[0033]具体地,所述稳定剂为吡啶硫铜锌、光稳定剂770、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组份改性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成分I于脱水条件下分散混合3小时,加入偶联剂搅拌20分钟后,加入催化剂搅拌20分钟,得到组份A;步骤2,将成分II分散混合均匀,并控制其含水量于2000~2200PPM,得到组份B;步骤3,将所述组分A与所述组分B以体积比为1:1的比例混合均匀而成,即得双组份改性胶黏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改性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条件为于100℃下真空负压脱水,再冷却至室温后加入脱水剂搅拌20分钟,控制水分含量低于800PP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组份改性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分I由以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组成:第一基础聚合物25~50%、第一增塑剂25~50%、第一填料40~60%、第一触变剂5~10%、及稳定剂5~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组份改性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脱水剂为1~5%、偶联剂为1~5%、催化剂为0.5~1.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组份改性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康辉饶海辉兰品旭付国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瑞朗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