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组份杂化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14208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组份杂化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1)按配方量在第一脱水条件下制备组分A;2)按配方量在第二脱水条件下制备组分B;3)将所述组分A与所述组分B以体积比为1:1~4的比例混合均匀而成,即得双组份杂化胶黏剂;还公开一种双组份杂化胶黏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根据双组份杂化胶黏剂的实际使用情况,例如对其可操作时间、固化速度、强度、硬度等需求,进而调整所述组分A与组分B的体积比,以适应于不同的性能需要;所述组分A和组分B既能杂化固化相互交联,形成更复杂的空间互穿网络结构,比单一固化网络结构具有更优异的稳定性和力学强度,又能弥补采用单一组分的胶黏剂体系各自的缺点,且可强化所述组分A和组分B各自的优点。且可强化所述组分A和组分B各自的优点。且可强化所述组分A和组分B各自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组份杂化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胶黏剂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双组份杂化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胶黏剂一般采用单组份的硅胶或改性硅胶,而单一组分的胶黏剂由于内部缺乏水分,致使其深层固化速度缓慢,且其是将所有组分混合包装在一个密封容器(如软管或封筒)内保存,其存储稳定性差,极易受潮而影响其性能;现阶段推出了双组份胶黏剂,但因双组份的主链构成不同,其二者的相溶性差,无法充分混合均匀以确保性能和质量的一致性和均匀性,且其中一组份未进行除水处理致使粘接性能欠佳,具有深层固化速度慢、力学性能、可涂饰、防火阻燃功能差的缺点。
[0003]因此,如何解决单一组份胶黏剂深层固化速度慢和双组分胶黏剂的相容性差的问题,进而优化双组份胶黏剂的室温湿气固化杂化效果,从而实现快速深层固化、粘接性和力学强度等功能成为当下存在的主要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组份杂化胶黏剂的制备方法;还公开了一种双组份杂化胶黏剂。
[0005]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双组份杂化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1,按配方量在第一脱水条件下制备组分A;
[0008]步骤2,按配方量在第二脱水条件下制备组分B;
[0009]步骤3,将所述组分A与所述组分B以体积比为1:1~4的比例混合均匀而成,即得双组份杂化胶黏剂。
[0010]上述的双组份杂化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组分A由以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组成:第一基础聚合物20~50%、第一增塑剂5~20%、第一补强填料1~10%、第一半补强填料20~50%、增量填料10~50%、第一阻燃粉20~50%、颜料1~10%、第一除水剂1~5%、第一偶联剂1~5%、交联剂1~10%、及第一催化剂0.5~1.5%。
[0011]上述的双组份杂化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的具体步骤包括:
[0012]步骤1

1,选取所述第一基础聚合物、第一增塑剂、第一补强填料、第一半补强填料、增量填料、第一阻燃粉、及颜料在120~130℃下真空搅拌脱水3小时,控制含水量小于800PPM,冷却至室温,得到第一混合物;
[0013]步骤1

2,向所述第一混合物中每隔20~30分钟分次加入所述第一除水剂、交联剂、第一偶联剂、及第一催化剂,真空搅拌均匀并密封保存,即得所述组分A。
[0014]上述的双组份杂化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基础聚合物的分子量为1000~200000,黏度为3000~20000mPa
·
s;所述第一增塑剂的黏度为50~1000mPa
·
s。
[0015]上述的双组份杂化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补强填料的比表面积为150m2/g,所述增量填料的粒径为3000目,所述第一阻燃粉的粒径为5000目。
[0016]上述的双组份杂化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组分B由以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组成:第二基础聚合物40~60%、第二增塑剂20~40%、第二补强填料10~20%、第二半补强填料30~50%、第二阻燃粉10~30%、第二除水剂1~5%、第二偶联剂1~5%、及第二催化剂0.5~1.5%。
[0017]上述的双组份杂化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的具体步骤包括:
[0018]步骤2

1,选取所述第二基础聚合物、第二增塑剂、第二补强填料、第二半补强填料、及第二阻燃粉在100~110℃下真空搅拌脱水3小时,控制含水量小于800PPM,冷却至室温,得到第二混合物;
[0019]步骤2

2,向所述第二混合物中每隔20~30分钟分次加入所述第二除水剂、第二偶联剂、及第二催化剂,真空搅拌均匀并密封保存,即得所述组分B。
[0020]上述的双组份杂化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基础聚合物的黏度为3000~20000mPa
·
s,所述第二增塑剂的黏度为50~1000mPa
·
s。
[0021]上述的双组份杂化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补强填料的比表面积为150m2/g,所述第二阻燃粉的粒径为5000目。
[0022]一种双组份杂化胶黏剂,其由上述任一所述的双组份杂化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制成。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巧妙,可根据双组份杂化胶黏剂的实际使用情况,例如对其可操作时间、固化速度、强度、硬度等需求,进而调整所述组分A与所述组分B的体积比,以适应于不同的性能需要;由于所述组分A和组分B均为室温湿气固化,在室温条件下与空气中的水分缩合反应成弹性固化物,固化时无放热和吸热现象,固化后收缩率小;所述组分A和组分B分别采用不同的催化剂,所述组分A和组分B混合均匀后在其相应的催化剂作用下,相互催化加速反应进行,既能克服传统的单一组分胶黏剂内部缺乏水分,致使深层固化缓慢,存储稳定性差的问题,又能克服现有的双组分胶黏剂因主链构成不同,相溶性差,且其中一组份未进行除水处理致使粘接性能欠佳的问题。再者,所述组分A和组分B既能杂化固化相互交联,形成更复杂的空间互穿网络结构,比单一固化网络结构具有更优异的稳定性和力学强度,又能弥补采用单一组分的胶黏剂体系各自的缺点,且可强化所述组分A和组分B各自的优点,进而得到一种可快速深层固化、粘接性和耐候性优异、力学强度高,且具有可涂饰、防火阻燃功能的双组份杂化胶黏剂。
附图说明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组份A的固化反应机理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组份B的固化反应机理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组份A的杂化反应机理示意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组份B的杂化反应机理示意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组份A和组份B的混合杂化反应机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而非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限制。
[0031]参见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双组份杂化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步骤1,按配方量在第一脱水条件下制备组分A;
[0033]步骤2,按配方量在第二脱水条件下制备组分B;
[0034]步骤3,将所述组分A与所述组分B以体积比为1:1~4的比例混合均匀而成,即得双组份杂化胶黏剂。
[0035]具体地,可根据双组份杂化胶黏剂的实际使用情况,例如对其可操作时间、固化速度、强度、硬度等需求,进而调整所述组分A与所述组分B的体积比为1:1、1:2或1:4;当体积比为1:1时,双组份杂化胶黏剂的可操作时间短、固化速度快;当体积比为1:2时,其胶体强度、硬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组份杂化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配方量在第一脱水条件下制备组分A;步骤2,按配方量在第二脱水条件下制备组分B;步骤3,将所述组分A与所述组分B以体积比为1:1~4的比例混合均匀而成,即得双组份杂化胶黏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杂化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A由以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组成:第一基础聚合物20~50%、第一增塑剂5~20%、第一补强填料1~10%、第一半补强填料20~50%、增量填料10~50%、第一阻燃粉20~50%、颜料1~10%、第一除水剂1~5%、第一偶联剂1~5%、交联剂1~10%、及第一催化剂0.5~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组份杂化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步骤包括:步骤1

1,选取所述第一基础聚合物、第一增塑剂、第一补强填料、第一半补强填料、增量填料、第一阻燃粉、及颜料在120~130℃下真空搅拌脱水3小时,控制含水量小于800PPM,冷却至室温,得到第一混合物;步骤1

2,向所述第一混合物中每隔20~30分钟分次加入所述第一除水剂、交联剂、第一偶联剂、及第一催化剂,真空搅拌均匀并密封保存,即得所述组分A。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组份杂化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础聚合物的分子量为1000~200000,黏度为3000~20000mPa
·
s;所述第一增塑剂的黏度为50~1000mPa
·
s。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组份杂化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康辉饶海辉兰品旭付国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瑞朗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