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祥明专利>正文

一种内撑式房车拓展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1961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撑式房车拓展车厢,包括车厢,拓展布,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侧壁设有向下翻折而打开的侧板,侧板打开后作为拓展空间的底部;在车厢的敞口、侧板边沿连接有拓展布;拓展布将侧板、侧向围连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所述侧板设有立架,立架与侧板垂直;该车厢通过软‑硬结合的方式实现了房车的空间拓展,该结构操作简单,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具有其他结构无法比拟的优势,丰富了房车车厢的拓展形式;本申请中空间的拓展尤为简单,实施技术难度低,成本低,直接降低了拓展型房车的门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撑式房车拓展车厢
本技术涉及房车的可折叠车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撑式房车拓展车厢。
技术介绍
房车是由国外引进的时尚设施车种,其车上的居家设施有:卧具、炉具、橱柜、沙发、餐桌椅、盥洗设施、空调、电视、卫生间等家具和电器,可分为驾驶区域、起居区域、卧室区域、卫生区域等,房车是集“衣、食、住、行”于一身,实现“生活中旅行,旅行中生活”的时尚产品。由于我国房车是有国外引进的,其发展起步较晚:我国房车起步于2000年,2007年我国房车拥有量为1550辆,2010年达到4000多辆,截止到2011年8月,我国房车拥有量约为5000辆,近四五年我国房车拥有量年均增幅超过40%。但相对于我国7000多万的汽车保有量,房车市场处于萌动阶段,其比重不足万分之一。因此房车在我国可以说是属于是空白市场,在这一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房车在配置时,在其箱体内配置的居家设施是根据箱式的结构、箱式的大小进行设备配套的,而由于房车基础功能是可进行移动的,需要能够搭载在底架上的箱体,因此这就对其空间(既长、宽、高)有了一定的限制;同时又需要容纳较多的居家设施、还要预留适当的活动空间,这就又对空间提出要求,要求空间要尽量的大;因此,两种要求是相互矛盾的,那么只能是尽量压缩居住空间、活动空间来确保居家设施的完整性和多样性。而基于上述问题,对于车厢的拓展便显得极为重要,车厢拓展既车厢可通过变形、折叠等方式使其内部可用空间增大的一种手段,而在众多的车厢拓展形式中,又大致分为侧面拓展和顶部拓展两种形式,对于车厢的顶部拓展,其一般拓展的仅仅为起居室的拓展,该种形式的拓展,一般是对具有而成空间的起居室的拓展;对于车厢的侧面拓展,其拓展的一般是对活动区的拓展,其中对于活动区的拓展空间要比起居室拓展的空间要大,因此目前对于横向拓展空间的车厢研究相对较多一些,但是尽管研究较多,但是绝大部分拓展结构存在拓展步骤繁琐、结构复杂、故障率高;而且关键是形式太过单一,对于多种多样的房车,能够实施的拓展方式少之又少;最后,就是造价问题,因为拓展就涉及到密封问题、结构问题,因此往往可拓展的房车成本往往要高的多,而且制造起来比较困难,市场上普通消费者难以接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撑式房车拓展车厢,该车厢通过软-硬结合的方式实现了房车的空间拓展,该结构操作简单,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具有其他结构无法比拟的优势,丰富了房车车厢的拓展形式;本申请中空间的拓展尤为简单,实施技术难度低,成本低,直接降低了拓展型房车的门槛。一种内撑式房车拓展车厢,包括车厢,拓展布,立架;所述车厢侧壁设有向下翻折而打开的侧板,侧板打开后作为拓展空间的底部;在车厢的敞口、侧板边沿连接有拓展布;拓展布将侧板、侧向围连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所述侧板设有立架,立架与侧板垂直。优选地,所述侧板与车厢通过铰接轴连接。进一步,在侧板上外壁设有用于连接支腿的工装孔,侧板打开后,支腿安装在工装孔内。优选地,所述拓展布具有防雨、隔热、保温的作用。进一步,所述拓展布分为三层,包括最外层的防水层、中间的夹层、以及里衬层。优选地,所述立架与侧板铰接连接,侧板展开后,立架翻折立起至与侧板垂直的状态,将拓展布撑起,形成拓展空间;侧板关闭后,立架翻折为与侧板平行的状态。进一步,立架为梯形的门形框架结构,其中上小下宽。进一步,所述立架上的底部向下翻转的铰接有限位支脚,限位支脚通过连杆连接,相应的,在侧板上相应位置处设有限位卡槽、折叠卡槽。优选地,所述侧板位于车厢的左侧、右侧或后侧的任意一侧或两侧。优选地,所述侧板与车厢之间设有用于锁止侧板的锁止机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以下:第一、本申请中,拓展空间采用拓展布(软质可折叠)与车厢既侧板连接,在需要拓展时,只需要将侧板下翻至属于水平状态,然后将立架翻折立起,即可达到撑起拓展布的目的,该种拓展结构采用软硬结合的方式,极大的简化了结构,而且拓展操作也简化了不少,只需两步即可完成拓展。第二、本申请中,立架的设置,是本申请中的关键,其可以将拓展布撑起,形成一个独立空间,立架在不使用时,其是镶嵌在侧板内的,这样极大的节省了空间与提升美观性。第三、本申请中,限位支脚的作用对立架其限位制成作用,当立架处于立式状态时,其对立架可进行位置上的锁定,使其保持立式状态不变,当需要折叠时,将限位支脚从限位卡槽内拉出,然后折叠立架即可完成收纳。第四、本申请中,限位支脚还可通过与液压杆连接,通过电控实现对拓展布的撑起,结构简单好用,经测试,在手动情况下,完全避免了故障率问题,在电动状态下,唯一的故障率就是液压杆本身存在的故障率,整体结构运行比较流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框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加装拓展布后效果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板与立架连接(立式)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侧板与立架折叠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车厢后侧拓展示意图。图中,车厢1,侧板1-1,限位支脚1-2,连杆1-3,限位卡槽1-4,折叠卡槽1-5,拓展布2,立架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实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实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实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例是本专利一部分实例,而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四周”、“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请参考图1-5所示,本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内撑式房车拓展车厢,包括车厢1,拓展布2,立架3,其中车厢1搭载在车架上,在车厢1的一侧预留有;结构如下:在车厢1侧壁设有侧板1-1,侧板1-1与车厢1铰接连接,铰接点位于车厢1下方,侧板1-1通过下翻而打开;因打开后的侧板1-1是作为了拓展空间的地板,需要具有一定的承力强度,因此当侧板1-1打开至与车厢1底部位于同一平面后,在侧板1-1下方加装有支腿;在车厢1的侧壁、侧板1-1边沿连接有拓展布2;拓展布2将侧板1-1、侧向围连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拓展布2为一个类似梯形结构,上小下大,该种形式的拓展布2无论是打开还是折叠,都是比较容易的。其中,当将侧板1-1打开后,拓展布2由于质地较软,是处于塌陷状态,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一个撑起或撑开,这样才能使拓展后的空间够大,不影响正常使用,因此在侧板1-1上(具体位于侧板1-1外侧边沿处)铰接有立架3,立架3既可以翻转至与侧板1-1垂直状态进行拓展布2的支撑,也可以翻转至与侧板1-1平行状态镶嵌到侧板1-1内,使得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撑式房车拓展车厢,包括车厢,拓展布,立架;其特征在于,/n所述车厢侧壁设有向下翻折而打开的侧板,侧板打开后作为拓展空间的底部;/n在车厢的敞口、侧板边沿连接有拓展布;拓展布将侧板、侧向围连成一个封闭的空间;/n所述侧板设有立架,立架与侧板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撑式房车拓展车厢,包括车厢,拓展布,立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厢侧壁设有向下翻折而打开的侧板,侧板打开后作为拓展空间的底部;
在车厢的敞口、侧板边沿连接有拓展布;拓展布将侧板、侧向围连成一个封闭的空间;
所述侧板设有立架,立架与侧板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撑式房车拓展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与车厢通过铰接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撑式房车拓展车厢,其特征在于,在侧板上外壁设有用于连接支腿的工装孔,侧板打开后,支腿安装在工装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撑式房车拓展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拓展布具有防雨、隔热、保温的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撑式房车拓展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拓展布分为三层,包括最外层的防水层、中间的夹层、以及里衬层。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祥明郭建梅
申请(专利权)人:王祥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