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肉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4958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腊肉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备料,将猪肉切成长30‑50cm,宽10‑20cm,厚3‑5cm的条形;S2、第一腌制,在猪肉条表面均匀涂抹配料并静置1‑3h;S3、第二腌制,将第一腌制后的猪肉条分层堆叠放置在容器内,且每层撒放一层食用盐,腌制5‑7天;S4、晾晒,将第二腌制好的猪肉条取出,放在阴凉通风处晾晒7‑10天;S5、烘烤,将晾晒后的猪肉条进行明火烘烤,明火烘烤时间为10‑20min;S6、烟熏、用熏料进行暗火烟熏1‑2次,每次烟熏时间为360‑480min,从而制得腊肉。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腊肉加工方法,其加工便捷,配料合力,口感丰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腊肉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腊肉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腊肉是指以肉类为原料,经切配以辅料,经发酵、成熟干制成的肉制品,是我国肉类制品中品种最多的一大类产品,瘦、肥肉拌以白糖、食盐、特级生抽酱洒和味精,捆扎后,自然风干至适度,即放入火柜以文火烘烤至透明干爽。在现有加工技术中,大多数的腊肉加工方法通常包括切丁、漂流、腌渍、灌肠、晾干和保藏,但通过这些方法制作的腊肉配料单一、不科学,营养搭配不合理、口感一般。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腊肉加工方法,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腊肉加工方法,其加工便捷,配料合力,口感丰富。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腊肉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备料,将猪肉切成长30-50cm,宽10-20cm,厚3-5cm的条形;S2、第一腌制,在猪肉条表面均匀涂抹配料并静置1-3h;S3、第二腌制,将第一腌制后的猪肉条分层堆叠放置在容器内,且每层撒放一层食用盐,腌制5-7天;S4、晾晒,将第二腌制好的猪肉条取出,放在阴凉通风处晾晒7-10天;S5、烘烤,将晾晒后的猪肉条进行明火烘烤,明火烘烤时间为10-20min;S6、烟熏、用熏料进行暗火烟熏1-2次,每次烟熏时间为360-480min,从而制得腊肉。优选的,所述配料由如下重量份原料组成:食用盐80-100份、陈皮8-10份、花椒20-25份、辣椒22-28份、八角5-6份、胡椒5-10份、茶多酚10-20份、茴香35-40份、丁香12-13份、五味子4-8份、香叶7-8份、柠檬汁100-120份和料酒480-520份。优选的,第二腌制时需每隔2天翻动一次并补充食用盐。优选的,猪肉条每层之间还放置有柠檬片。优选的,明火烘烤时猪肉条距离火焰的距离大于75CM。优选的,所述熏料包括油茶壳、柚子皮、果木屑、枇杷叶、稻谷壳以及玉米粉渣。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腊肉加工方法通过采用二次腌制使得入味更丰富,口感更佳;熏制时多种果木混合,提高食用体验,安全卫生,环保健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腊肉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备料,将猪肉切成长30-50cm,宽10-20cm,厚3-5cm的条形;将新鲜猪肉切成条形,方便熏制时悬挂以及后期存放。S2、第一腌制,在猪肉条表面均匀涂抹配料并静置1-3h;所述配料由如下重量份原料组成:食用盐80-100份、陈皮8-10份、花椒20-25份、辣椒22-28份、八角5-6份、胡椒5-10份、茶多酚10-20份、茴香35-40份、丁香12-13份、五味子4-8份、香叶7-8份、柠檬汁100-120份和料酒480-520份,将猪肉条表面均匀涂抹配料并静置主要是保证猪肉条入味,陈皮提高肉质口感,还可以降低多食胀满,茶多酚用于降血脂、降血糖、抑菌抑酶,并可保鲜防臭,柠檬汁具有生津健脾,杀菌,助消化作用,且能够去除腥味及食物本身的异味。S3、第二腌制,将第一腌制后的猪肉条分层堆叠放置在容器内,且每层撒放一层食用盐,腌制5-7天;分层堆叠能够保证上面猪肉条沥出的水份向下流动,从而更好的防止变质,入味彻底,第二腌制时需每隔2天翻动一次并补充食用盐,且猪肉条每层之间还放置有柠檬片,每层之间防止柠檬片能够有效去除腌制的腥味,同时让猪肉条拥有一层淡淡的柠檬香味,提高食欲。S4、晾晒,将第二腌制好的猪肉条取出,放在阴凉通风处晾晒7-10天;在晾晒时可以选用通风好的冷库,保证温度在0°左右进行通风风干,或者在温度0°左右的冬季进行风干。S5、烘烤,将晾晒后的猪肉条进行明火烘烤,明火烘烤时间为10-20min;明火烘烤时猪肉条距离火焰的距离大于75CM。明火烘烤主要是迅速去掉朱头条内含有的少量水份,同时能够保证猪肉条迅速出油,降低脂肪油的含量。S6、烟熏、用熏料进行暗火烟熏1-2次,每次烟熏时间为360-480min,从而制得腊肉。烟熏需保证温度在60-80°之间,能够让油脂缓慢溢出,同时采用包括油茶壳、柚子皮、果木屑、枇杷叶、稻谷壳以及玉米粉渣的熏料,熏制后的腊肉香味十足,环保健康。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腊肉加工方法通过采用二次腌制使得入味更丰富,口感更佳;熏制时多种果木混合,提高食用体验,安全卫生,环保健康。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腊肉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备料,将猪肉切成长30-50cm,宽10-20cm,厚3-5cm的条形;/nS2、第一腌制,在猪肉条表面均匀涂抹配料并静置1-3h;/nS3、第二腌制,将第一腌制后的猪肉条分层堆叠放置在容器内,且每层撒放一层食用盐,腌制5-7天;/nS4、晾晒,将第二腌制好的猪肉条取出,放在阴凉通风处晾晒7-10天;/nS5、烘烤,将晾晒后的猪肉条进行明火烘烤,明火烘烤时间为10-20min;/nS6、烟熏、用熏料进行暗火烟熏1-2次,每次烟熏时间为360-480min,从而制得腊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腊肉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备料,将猪肉切成长30-50cm,宽10-20cm,厚3-5cm的条形;
S2、第一腌制,在猪肉条表面均匀涂抹配料并静置1-3h;
S3、第二腌制,将第一腌制后的猪肉条分层堆叠放置在容器内,且每层撒放一层食用盐,腌制5-7天;
S4、晾晒,将第二腌制好的猪肉条取出,放在阴凉通风处晾晒7-10天;
S5、烘烤,将晾晒后的猪肉条进行明火烘烤,明火烘烤时间为10-20min;
S6、烟熏、用熏料进行暗火烟熏1-2次,每次烟熏时间为360-480min,从而制得腊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腊肉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步骤中,所述配料由如下重量份原料组成:食用盐80-100份、陈皮8-10份、花椒2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寅月
申请(专利权)人:溆浦县兴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