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磨板及配套的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8199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锅炉内部防磨板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防磨板及配套的加工设备。旨在提供一种导流效果更好的防磨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至少两个相拼合的单元防磨板,单元防磨板在侧视方向为波浪形,中部处于所述波浪形的波峰处,端部处于所述波浪形波谷的最低点,所述单元防磨板在俯视方向为弯曲的长条状,其内侧边与所安装于上的鳍片的安装形位尺寸相一致。优点在于:对流体的导流效果更好,同时,合理的铸造加工设备的设计,保证其自身抗冲击的力学性能高,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磨板及配套的加工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锅炉内部防磨板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防磨板及配套的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被市场高度认可的洁净煤燃烧技术,以其高效低污染,对煤种适应性强,负荷可控调节性好等优点,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而如何防止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水冷壁磨损爆管是其能够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目前,膜式水冷壁是把许多轧制好的水冷壁鳍片管用点焊互相焊接在一起,使成为一密封的组合受热面,既可提高炉膛的气密性、减少漏风,又能更好地保护炉墙,使炉墙重量减轻、结构简化,这些措施在解决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磨损问题上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0003]防磨板防磨技术就是通过横向和纵向分别设置低碳高铬高镍合金板防磨,破坏贴壁流颗粒的流速和流向从而起到了很好防磨作用。现有技术中,防磨板的设计多促进了循环流化床内物料的导向,延长了管壁的使用寿命。
[0004]现阶段技术中,对防磨板的改进主要在于以下几点:1.尽可能呈现平滑的安装效果避免涡流或紊流状况的发生;2.降低防磨板的表面面积;3.提高原料的成本,从而提高零件的力学性能。
[0005]但是现有技术中,仍旧存在如下的不足之处,具体的工作人员认为,1.防磨板间的间距难以处理,往往在空隙处形成紊流或涡流,影响防磨板的使用寿命,也影响整体的效率;2. 安装过程中,定位难度大,对工人经验水平要求高,人工成本高;3.多为铸造加工,加工成品往往边缘处应力水平低,容易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产品寿命短、人工成本高,成品力学性能差的问题。
[0007]本技术的具体方案是:
[0008]设计一种防磨板,包括至少两个相拼合的单元防磨板,所述单元防磨板在侧视方向为波浪形,中部处于所述波浪形的波峰处,端部处于所述波浪形波谷的最低点,所述单元防磨板在俯视方向为弯曲的长条状,其内侧边与所安装于上的鳍片的安装形位尺寸相一致,所述单元防磨板的两侧端部设有搭接用斜面,上表面涂覆大于2毫米的耐磨涂层。
[0009]具体实施中,安装状态中的波浪形的波峰与波谷间的连线与水平面间角度为α,所述α的数值与流体的摩擦角度相一致。
[0010]具体实施中,所述斜面的斜角为45度。
[0011]具体实施中,所述防磨板的外侧边缘替换为直边,在所述外边缘上搭接有延长板。
[0012]具体实施中,所述延长板与所述防磨板间设有搭接扣,所述延长板的边缘水平或倾斜向下。
[0013]具体实施中,所述延长板在侧视方向为与防磨板相匹配的波浪形,俯视方向上沿流体下落方向设有多条导流槽。
[0014]具体实施中,在所述防磨板的底部设有支撑其底部支撑杆斜向安装的卡孔。
[0015]具体实施中,所述长条状的宽度在3到6厘米之间。
[0016]还涉及一种防磨板加工设备,加工如上述的防磨板,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和下模板间形成至少一对对向设置的浇筑腔,所述浇筑腔的形状与所述单元防磨的外轮廓相一致,浇道入口设置在所述波峰的上方,同时所述浇筑腔与水平方向呈30-45度的倾斜角。
[0017]在成对设置的浇筑腔中,每单侧的浇筑腔间相连通,顶部设有支路浇道,所述支路浇道并联连接于干路浇道的末端。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侧向上波浪形的设计,实现了流体的进一步的导流,流体在经过防磨板时,在下落过程中还经过波浪状的引导,形成沿防磨板的下落,扩展流体流动的方向;
[0020]同时,波峰波谷位置的设定,保证了流体下落的方向上,首先受到冲击的是波峰,波峰处是最远离防磨板间缝隙的地方,故而该设计起到了降低冲击,保护设备受力稳定的作用;
[0021]斜角的搭接,进一步降低了两块防磨板间的缝隙的尺寸,进一步形成相对平滑的过渡。
[0022]耐磨涂层一方面的作用在于提高主要工作面的耐磨性,另一方面可以给施工的工人提供指示,指出哪个面朝上,避免反向安装带来的返工;
[0023]延长板的设计一方面可以提高板材本身的承载力,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流体的导流。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中单元防磨板的立体图;
[0025]图2是本技术中单元防磨板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0026]图3是图2所示结构的主视图;
[0027]图4是图2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0028]图5是图2所示结构的左视图;
[0029]图6是图2所示结构的右视图;
[0030]图7是另一实施方式的组装结构的立体图;
[0031]图8是加工设备中下模和成型产品的立体图;
[0032]图9是图8所示结构的主视图;
[0033]图10是图8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0034]图中各部件名称:1.单元防磨板;2.波峰;3.波谷;4.鳍片配合孔;5.斜面;6.延长板;7.导流槽;8.下模板;9.浇道;10.搭接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
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6]实施例1
[0037]一种防磨板,参见图1至图7,设计包括至少两个相拼合的单元防磨板1,单元防磨板1 在侧视方向为波浪形,中部处于波浪形的波峰2处,端部处于波浪形波谷3的最低点,单元防磨板1在俯视方向为弯曲的长条状,其内侧边与所安装于上的鳍片的安装形位尺寸相一致, 单元防磨板1的两侧端部设有搭接用斜面5,上表面涂覆大于2毫米的耐磨涂层。组装过程中,各个波谷的位置相搭接,流体流经波峰后向波谷移动,整体流动性提高,同时,流体接触防磨板,最先是和波峰位置接触,该处拱起,强度高,侧面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该设计通过简单的结构变化,首次实现本领域技术中对流体流道的变形和有益化改善。
[0038]本实施例中,安装状态中的波浪形的波峰2与波谷3间的连线与水平面间角度为α,α的数值与流体的摩擦角度相一致。该设计的目的在于促进流体与防磨板间的流动,进一步防止物料的积压。
[0039]斜面5的斜角为45度。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实现无缝搭接,进一步降低流体对波谷的冲击。
[0040]实施例2
[0041]本实施例原理同实施例1,具体不同之处在于,防磨板的外侧边缘替换为直边,在外边缘上搭接有延长板6。曲边替换为直角边的设计主要目的在于可以降低防磨板和延伸板间的安装难度,便于安装,同时,进一步实现结合面的平滑过渡,防止流体在结合面处发生沉积,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搭接形式可以是子母扣式搭接,也可以是相配合的凸台和凹面,只要能得出类似图7的平滑的搭接效果就可以。
[0042]延长板6与防磨板间设有搭接扣10,延长板6的边缘水平或倾斜向下。
[0043]延长板6在侧视方向为与防磨板相匹配的波浪形,俯视方向上沿流体下落方向设有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相拼合的单元防磨板(1),所述单元防磨板(1)在侧视方向为波浪形,中部处于所述波浪形的波峰(2)处,端部处于所述波浪形波谷(3)的最低点,所述单元防磨板(1)在俯视方向为弯曲的长条状,其内侧边与所安装于上的鳍片的安装形位尺寸相一致,所述单元防磨板(1)的两侧端部设有搭接用斜面(5),上表面涂覆大于2毫米的耐磨涂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磨板,其特征在于:安装状态中的波浪形的波峰(2)与波谷(3)间的连线与水平面间角度为α,所述α的数值与流体的摩擦角度相一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5)的斜角为45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板的外侧边缘替换为直边,在所述外边缘上搭接有延长板(6)。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板(6)与所述防磨板间设有搭接扣(10),所述延长板(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充松峰魏永利黄会林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金亿冠热能设备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