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防撞梁连接结构总成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778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前防撞梁连接结构总成及汽车,包括通过横梁固定连接的两前纵梁;所述前纵梁的前端设置有螺母板,用于安装车辆相应部件的连接板通过螺母板固定于前纵梁的前端;所述连接板安装于两前纵梁固定连接后;利于避免前螺母板和连接板焊接在前纵梁上后,前螺母板上的螺母孔和连接板上的工装定位孔、定位面位置确定,由于在后续的前纵梁I、前纵梁II和前舱横梁合拼的过程中,焊接工序会使尺寸链变长,使得前螺母板和连接板会产生变形和公差变化,而导致的前端模块和前防撞梁安装螺母孔和翼子板、机罩装配工装Z向定位面以及前端模块装配工装Z向定位孔位置产生偏差问题,利于避免前端模块和前防撞梁安装困难及翼子板、机罩装配后面差高低不平,利于保证最终产品的外观品质,且设置简单,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防撞梁连接结构总成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前防撞梁安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防撞梁连接结构总成及汽车。
技术介绍
现有汽车的前机舱多具有左前纵梁、右前纵梁和前机舱横梁,而左前纵梁和右前纵梁均设有前螺母板和连接板。其中,前螺母板上设有安装前端模块和前防撞梁的螺母孔,连接板上设有用于翼子板、机罩装配工装Z向定位的定位面和用于前端模块装配工装Z向定位的定位孔,在左前纵梁、右前纵梁和前机舱横梁焊接为一体后,翼子板、机罩分别通过装配工装安装在前机舱上,前端模块和前防撞梁通过装配工装安装在前螺母板上。然而,前螺母板和连接板焊接在前纵梁上后,前螺母板上的螺母孔和连接板上的工装定位孔、定位面位置确定,由于在后续的左前纵梁、右前纵梁和前舱横梁合拼的过程中,焊接工序会使尺寸链变长,使得前螺母板和连接板会产生变形和公差变化,这就导致前端模块和前防撞梁安装螺母孔和翼子板、机罩装配工装Z向定位面以及前端模块装配工装Z向定位孔位置产生偏差,进而导致前端模块和前防撞梁安装困难及翼子板、机罩装配后面差高低不平,影响最终产品的外观品质。基于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前防撞梁连接结构总成及汽车。该前防撞梁连接结构总成及汽车,利于保证汽车相应部件的安装位置精度及面差效果,且设置简单,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前防撞梁连接结构总成及汽车,利于保证汽车相应部件的安装位置精度及面差效果,且设置简单,安装方便。本技术的前防撞梁连接结构总成,包括通过横梁固定连接的两前纵梁;所述前纵梁的前端设置有螺母板,用于安装车辆相应部件的连接板通过螺母板固定于前纵梁的前端;所述连接板安装于两前纵梁固定连接后;在两前纵梁通过横梁固定连接后,再将连接板固定于前纵梁前端的螺母板上,利于大大减少了尺寸链环,利于连接板与前段车架间只存在X向面上的焊接,而不会影响连接板Z向和Y向的位置精度;即利于避免前螺母板和连接板焊接在前纵梁上后,前螺母板上的螺母孔和连接板上的工装定位孔、定位面位置确定,由于在后续的前纵梁I、前纵梁II和前舱横梁合拼的过程中,焊接工序会使尺寸链变长,使得前螺母板和连接板会产生变形和公差变化,而导致的前端模块和前防撞梁安装螺母孔与翼子板、机罩装配工装Z向定位面以及前端模块装配工装Z向定位孔位置产生偏差问题,利于避免前端模块和前防撞梁安装困难及翼子板、机罩装配后面差高低不平,利于保证最终产品的外观品质,且设置简单,安装方便;此处的横梁为前机舱横梁,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此处的前同汽车的前方位。进一步,所述两前纵梁为前纵梁I和前纵梁II,所述前纵梁I和前纵梁II的后端通过横梁固定连接;此处的前、后同汽车的前、后方位,下同,将不再赘述。进一步,所述螺母板包括螺母板I和螺母板II,所述螺母板I一体的设置于前纵梁I前端;所述螺母板II一体的设置于前纵梁II前端;此处的一体可指螺母板和前纵梁一体成型,所述一体成型技术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也可理解为在连接连接板前螺母板和前纵梁已固定连接,如通过焊接等,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所述连接板包括连接板I和连接板II,所述连接板I通过螺母板I固定连接于前纵梁I的前端,所述连接板II通过螺母板II固定连接于前纵梁II的前端。进一步,所述两连接板均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两螺母板分别对应设置有多个安装件避让孔,安装件通过安装孔固定于连接板后穿设于对应侧螺母板设置的避让孔内;优选设置四个安装孔和对应设置四个避让孔;通过将安装件如安装螺母从螺母板集成到前连接板,避免了螺母板在前段车架后续焊接中产生变形,使得安装位置精度由连接板保证,利于极大提高前端模块和前防撞梁的装配效率和装配精度。进一步,所述两连接板均设置有用于连接板定位的定位孔;在组装时,将连接板放置于夹具上,通过夹具上的定位销与定位孔的定位作用,利于使连接板在前机舱上的焊接位置更准确,且后期若需移动连接板位置只用调整定位孔,实施更简单方便。进一步,所述定位孔为间隔设置于连接板上下端的两个;利于使连接板在前机舱上的焊接位置更准确,且后期若需移动连接板位置只用调整两个定位孔,稳固且实施简单方便。进一步,所述两连接板均设置有用于前端模块装配工装的Z向定位孔,用于前端模块装配工装的定位安装;所述Z向定位孔优选位于上侧的两安装孔间。进一步,所述两连接板的顶部均设置有定位凸出部;所述定位凸出部具有用于车辆相应部件装配工装Z向定位的定位面;在前机舱前部区域,将固定有翼子板的翼子板装配工装以连接板左、右的两个定位面为基准,再将翼子板连接至前机舱上,及将固定有机罩的机罩装配工装以连接板左、右的两个定位面为基准,再将机罩连接至前机舱上,由于连接板上的Z向面位置能够得到保证,精度较高并稳定,前翼子板、机罩装配工装都以连接板的Z向定位面为基准定位,精度得到有效的保证,利于翼子板及机罩之间面差的保证;此处的顶部是指位于连接板的上端,此处的上同汽车的上方位,此处的左右同汽车的左右方位。进一步,所述定位凸出部朝后倾斜的设置于连接板的顶部靠外侧;利于结构布局;此处的外同由汽车的中心指向左右两侧的方向。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具有如上所述的前防撞梁连接结构总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前防撞梁连接结构总成及汽车,在两前纵梁通过横梁固定连接后,再将连接板固定于前纵梁前端的螺母板上,利于大大减少了尺寸链环,利于连接板与前段车架间只存在X向面上的焊接,而不会影响连接板Z向和Y向的位置精度;即利于避免前螺母板和连接板焊接在前纵梁上后,前螺母板上的螺母孔和连接板上的工装定位孔、定位面位置确定,由于在后续的前纵梁I、前纵梁II和前舱横梁合拼的过程中,焊接工序会使尺寸链变长,使得前螺母板和连接板会产生变形和公差变化,而导致的前端模块和前防撞梁安装螺母孔和翼子板、机罩装配工装Z向定位面以及前端模块装配工装Z向定位孔位置产生偏差问题,利于避免前端模块和前防撞梁安装困难及翼子板、机罩装配后面差高低不平,利于保证最终产品的外观品质,且设置简单,安装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连接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前防撞梁连接结构总成,包括通过横梁6固定连接的两前纵梁;所述前纵梁的前端设置有螺母板,用于安装车辆相应部件的连接板通过螺母板固定于前纵梁的前端;所述连接板安装于两前纵梁固定连接后;在两前纵梁通过横梁6固定连接后,再将连接板固定于前纵梁前端的螺母板上,利于大大减少了尺寸链环,利于连接板与前段车架间只存在X向面上的焊接,而不会影响连接板Z向和Y向的位置精度;即利于避免前螺母板和连接板焊接在前纵梁上后,前螺母板上的螺母孔和连接板上的工装定位孔、定位面位置确定,由于在后续的前纵梁I4、前纵梁II5和前舱横梁6合拼的过程中,焊接工序会使尺寸链变长,使得前螺母板和连接板会产生变形和公差变化,而导致的前端模块和前防撞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防撞梁连接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横梁固定连接的两前纵梁;所述前纵梁的前端设置有螺母板,用于安装车辆相应部件的连接板通过螺母板固定于前纵梁的前端;所述连接板安装于两前纵梁固定连接后,所述两前纵梁为前纵梁I和前纵梁II,所述前纵梁I和前纵梁II的后端通过横梁固定连接,所述螺母板包括螺母板I和螺母板II,所述螺母板I一体的设置于前纵梁I前端;所述螺母板II一体的设置于前纵梁II前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防撞梁连接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横梁固定连接的两前纵梁;所述前纵梁的前端设置有螺母板,用于安装车辆相应部件的连接板通过螺母板固定于前纵梁的前端;所述连接板安装于两前纵梁固定连接后,所述两前纵梁为前纵梁I和前纵梁II,所述前纵梁I和前纵梁II的后端通过横梁固定连接,所述螺母板包括螺母板I和螺母板II,所述螺母板I一体的设置于前纵梁I前端;所述螺母板II一体的设置于前纵梁II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防撞梁连接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连接板I和连接板II,所述连接板I通过螺母板I固定连接于前纵梁I的前端,所述连接板II通过螺母板II固定连接于前纵梁II的前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防撞梁连接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连接板均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两螺母板分别对应设置有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平郑耀凯杨洪涛范锐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