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梁结构组件以及具有该梁结构组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6273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梁技术领域,其提供了一种车辆的梁结构组件,包括:纵梁、上短梁、安装件、铰链柱以及前围横梁;所述前围横梁在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在所述前围横梁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由所述前围横梁的横梁端部、纵梁、上短梁、安装件、铰链柱构成的闭环结构,通过设置所述闭环结构,能够使车身在小偏置碰撞过程中使所述闭环结构能够发生变形,同时能够向车身的横向传力,使车身在碰撞时能够产生较大的横向位移,同时提高车身对碰撞能量的吸收,减小乘客受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梁结构组件以及具有该梁结构组件的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梁
,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的梁结构组件以及具有该梁结构组件的车辆。
技术介绍
车辆用梁结构的合理设计能够有效吸收车辆在碰撞过程中的动能,例如,通过车梁结构在收到撞击时发生变形来吸收能量,使车辆内部的梁结构等发生弯曲,从而减少车辆乘客受伤的风险。在传统的车身结构中,车架或车梁在撞击中因需要应对小偏置碰撞,一般采用对机舱、乘员舱进行加强,这样会使整车的质量增加较多,导致制造成本提高,并且,加强车身结构会导致车梁等结构无法传力、变形等问题的出现,导致车身结构不能有效的应对小偏置碰撞过程中的冲击,影响车身结构安全等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局限,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车梁结构在小偏置碰撞工况下的车体横向位移,减小乘员舱的碰撞冲击。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的梁结构组件,其包括但不限于:纵梁、上短梁、安装件、铰链柱以及前围横梁;所述前围横梁在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在所述前围横梁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由所述前围横梁的横梁端部、纵梁、上短梁、安装件、铰链柱构成的闭环结构;在所述闭环结构上:所述横梁端部的靠近车身外侧的端部连接于所述铰链柱的第一位置,所述铰链柱在车辆高度方向上延伸;在所述横梁端部的与所述铰链柱隔开第一距离的位置连接于所述纵梁的一端,所述纵梁在车辆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上短梁在长度方向延伸,其包括上短梁前段以及上短梁后段,所述上短梁后段连接于所述铰链柱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在车辆高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位置隔开第二距离;所述纵梁的另一端和所述上短梁前段之间通过所述安装件连接固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闭环结构,能够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抵抗和承受一定的载荷冲击,提升该梁结构组件在碰撞过程中的横向传力值。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闭环结构内设置有与所述上短梁以及与所述纵梁连接的护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护板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上短梁前段和所述纵梁连接的护板加强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护板加强板用于提高护板的抗弯折性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短梁前段设置为具有弧度的弯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设置具有弧度的弯梁能够提升上短梁前段的传力值,同时当碰撞超过一定值后,上短梁能够发生弯折从而吸收能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短梁后段包括上短梁后段主体以及上短梁后段斜板;其中,所述上短梁后段斜板一端与所述上短梁后段主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铰链柱连接,并且所述上短梁后段斜板与所述上短梁后段主体呈锐角夹角。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短梁后段主体设置有镂空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设置所述镂空孔可有效降低上短梁后段在碰撞时侵入乘员舱造成乘客受伤的风险。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件包括:在车辆宽度方向设置于靠近车身内侧的安装件内板,在车辆宽度方向设置于靠近车身外侧的安装件外板,以及在车辆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安装件内板和所述安装件外板上侧的安装件盖板;所述纵梁包括:在车辆宽度方向设置于靠近车身内侧的纵梁内板和在车辆宽度方向设置于靠近车身外侧的纵梁外板;其中,所述纵梁外板的外侧与所述安装件外板连接,并且所述纵梁外板的上侧与所述安装件盖板连接,所述纵梁内板与所述安装件内板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短梁前段包括:在车辆宽度方向设置于靠近车身内侧的上短梁前段内板和在车辆宽度方向设置于靠近车身外侧的上短梁前段外板;其中,所述上短梁前段内板与所述安装件盖板上侧连接,所述上短梁前段外板与所述安装件外板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铰链柱包括:在车辆宽度方向设置于靠近车身内侧的铰链柱内板和在车辆宽度方向设置于靠近车身外侧的铰链柱外板;所述上短梁后段包括:在车辆宽度方向设置于靠近车身内侧的上短梁后段内板和在车辆宽度方向设置于靠近车身外侧的上短梁后段外板;其中,所述上短梁后段内板与所述铰链柱内板连接,所述上短梁后段外板与所述铰链柱外板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短梁后段斜板包括:在车辆宽度方向设置于靠近车身内侧的上短梁后段斜内板和在车辆宽度方向设置于靠近车身外侧的上短梁后段斜外板;其中,所述上短梁后段斜内板与所述铰链柱内板连接,所述上短梁后段斜外板与所述铰链柱外板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梁端部的靠近车身外侧的一端与所述铰链柱内板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前述的梁结构组件。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所述前围横梁的横梁端部、纵梁、上短梁、安装件、铰链柱设置成闭环结构,能够使车身在小偏置碰撞过程中使所述闭环结构能够发生变形,同时能够向车身的横向传力,使车身在碰撞时能够产生较大的横向位移,同时提高车身对碰撞能量的吸收,减小乘客受伤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梁结构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梁结构组件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梁结构组件的后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梁结构组件的俯视图。1、前围横梁;2、纵梁;3、上短梁;4、安装件;5、铰链柱;6、护板;11、横梁端部;21、纵梁内板;22、纵梁外板;31、上短梁前段;32、上短梁后段;41、安装件内板;42、安装件外板;51、铰链柱内板;52、铰链柱外板;61、护板加强板;62、塔座;311、上短梁前段内板;312、上短梁前段外板;321、上短梁后段主体;322、上短梁后段斜板;621、塔座孔;3211、上短梁后段主体内板;3212、上短梁后段主体外板;3221、上短梁后段斜内板;3222、上短梁后段斜外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实质的前提下所实现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图1至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梁结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梁结构组件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前围横梁1、纵梁2、上短梁3、安装件4、铰链柱5,其中,前围横梁1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前围横梁1的两端靠近车辆的两侧对称设有由前围横梁1的横梁端部11、纵梁2、上短梁3、安装件4以及铰链柱5构成的闭环结构。通过设置所述闭环结构,使得具有该闭环结构的梁结构组件能够抵抗和承受一定的载荷冲击、吸收能量、在碰撞情况下将载荷/能量传递到车身框架。在本实施方式中,前围横梁1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贯穿整个车身的两侧,并且前围横梁1的横梁端部11的靠近车身外侧的一端分别与分部在车身两侧的铰链柱5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纵梁2包括在车辆宽度方向设置于靠近车身内侧的纵梁内板21和在车辆宽度方向设置于靠近车身外侧的纵梁外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梁结构组件,包括:纵梁、上短梁、安装件、铰链柱以及前围横梁;其特征在于,/n所述前围横梁在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在所述前围横梁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由所述前围横梁的横梁端部、纵梁、上短梁、安装件、铰链柱构成的闭环结构;/n在所述闭环结构上:/n所述横梁端部的靠近车身外侧的端部连接于所述铰链柱的第一位置,所述铰链柱在车辆高度方向上延伸;在所述横梁端部的与所述铰链柱隔开第一距离的位置连接于所述纵梁的一端,所述纵梁在车辆长度方向延伸;/n所述上短梁在长度方向延伸,其包括上短梁前段以及上短梁后段,所述上短梁后段连接于所述铰链柱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在车辆高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位置隔开第二距离;/n所述纵梁的另一端和所述上短梁前段之间通过所述安装件连接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梁结构组件,包括:纵梁、上短梁、安装件、铰链柱以及前围横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围横梁在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在所述前围横梁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由所述前围横梁的横梁端部、纵梁、上短梁、安装件、铰链柱构成的闭环结构;
在所述闭环结构上:
所述横梁端部的靠近车身外侧的端部连接于所述铰链柱的第一位置,所述铰链柱在车辆高度方向上延伸;在所述横梁端部的与所述铰链柱隔开第一距离的位置连接于所述纵梁的一端,所述纵梁在车辆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上短梁在长度方向延伸,其包括上短梁前段以及上短梁后段,所述上短梁后段连接于所述铰链柱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在车辆高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位置隔开第二距离;
所述纵梁的另一端和所述上短梁前段之间通过所述安装件连接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闭环结构内设置有与所述上短梁以及与所述纵梁连接的护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梁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上短梁前段和所述纵梁连接的护板加强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短梁前段设置为具有弧度的弯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短梁后段包括上短梁后段主体以及上短梁后段斜板;
其中,所述上短梁后段斜板一端与所述上短梁后段主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铰链柱连接,并且所述上短梁后段斜板与所述上短梁后段主体呈锐角夹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梁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短梁后段主体设置有镂空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件包括:在车辆宽度方向设置于靠近车身内侧的安装件内板,在车辆宽度方向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衡范松李伟曾子聪郑颢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