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分油器铸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065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分油器铸造模具,在所述铸造模具内开设有一个浇口杯、一个横浇道、两个冒口、一个阻流片、一个竖浇道与四个模腔,所述浇口杯开设在模具前端,所述浇口杯通过所述横浇道与所述冒口相连通,所述冒口呈上下垂直设置,在两个所述冒口之间通过所述竖浇道相连通,在所述冒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模腔,所述阻流片设置在所述横浇道与冒口之间。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铸造模具可一模生产出4个分油器铸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冒口设置数量只有2个,对资源的利用更合理;冒口对铸件的补缩能力更强,能更有效地防止铸件内部缩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分油器铸造模具
本技术属于铸造行业中的铸造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分油器铸造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加工过程中有一种配件的铸件毛坯--分油器,现有的在垂直铸造生产线上生产此铸件用的铸造模具尺寸为650mm*535mm,冒口数量为3个或3个以上。现有技术中铸造模具的缺点有:(1)浇注系统过于繁杂,导致浇注系统的铁水重量过大,浇注系统的重量一般不低于10KG,资源利用不合理;(2)现有的模具每模只能生产出3只铸件,生产效率相对较低,且浪费了很多生产成本;(3)冒口对铸件的补缩效果不是太佳,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有部分铸件内部产生缩松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分油器铸造模具,用于在垂直造型线上生产分油器,在原来尺寸相同模板上对模胎(可生产出铸件)的位置摆放以及摆放的个数还有模具的浇注系统的全新设置。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新型分油器铸造模具,在所述铸造模具内开设有一个浇口杯、一个横浇道、两个冒口、一个阻流片、一个竖浇道与四个模腔,所述浇口杯开设在模具前端,所述浇口杯通过所述横浇道与所述冒口相连通,所述冒口呈上下垂直设置,在两个所述冒口之间通过所述竖浇道相连通,在所述冒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模腔,所述阻流片设置在所述横浇道与冒口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阻流片为凹形结构,其下部凹槽与所述冒口的顶端相对应。更进一步地,所述阻流片起到过滤铁水里渣和砂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模腔对称设置在所述冒口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铸造模具由模具正压板与模具反压板两部分组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在模板上放4个模腔,可一模生产出4个分油器铸件,比现有的模具一模要多生产出一只铸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不少生产成本。(2)浇注系统的重量比现有的模具的浇注系统要轻的多,现有技术中冒口数量设置为3个或3个以上,而本申请设计的铸造模具的冒口只有2个,对资源的利用更合理。(3)本申请铸造模具中冒口比现有模具的冒口对铸件的补缩能力更强,能更有效地防止铸件内部缩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分油器铸造模具中模具正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分油器铸造模具中模具反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使用本技术分油器铸造模具制得的分油器铸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浇口杯;2-横浇道;3-冒口;4-阻流片;5-竖浇道;6-模腔;7-分油器铸件;8-模具正压板;9-模具反压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一种新型分油器铸造模具,在所述铸造模具内开设有一个浇口杯1、一个横浇道2、两个冒口3、一个阻流片4、一个竖浇道5与四个模腔6,所述浇口杯1开设在模具前端,所述浇口杯1通过所述横浇道2与所述冒口3相连通,所述冒口3呈上下垂直设置,在两个所述冒口3之间通过所述竖浇道5相连通,在所述冒口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模腔6,所述阻流片4设置在所述横浇道2与冒口3之间。如图1、2所示,浇口杯1是铁水流进的入口,它起到承接铁水和防止铁水飞溅的作用;横浇道2是从浇口杯1引出铁水,也起到一定的浮渣作用;阻流片4起到阻铁水里的渣和砂的作用,如果铁水里的渣砂流入到铸件,就会导致铸件中产生渣眼和砂眼,从而致铸件报废;竖浇道5是铁水的通路,用于连通冒口3;冒口3起到为铸件补缩的作用,避免铸件内部产生缩孔或缩松,导致铸件不合格。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流片4为凹形结构,其下部凹槽与所述冒口3的顶端相对应。其中,所述阻流片4起到过滤铁水里渣和砂的作用。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模腔6对称设置在所述冒口3的两侧。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铸造模具由模具正压板与模具反压板两部分组成。工作原理:注满这个空腔,等铁水凝固后,经过一定的生产处理,就会得到我们想要的产品。就上面模拟的模具来说,先把模具正压板与模具反压板两部分固定在一起,完成铸造模具的安装后,使用被融化了的铁水先注进浇口杯1,然后流过横浇道2,再经过阻流片4,流进上方的冒口3,再通过竖浇道5流入下方的冒口3,通过下方的冒口3同时流进下面的两个模腔6,随着铁水的不断注入,等底部的两个模腔6和一冒口3注满后,铁水就会通过下方的冒口3再流入上面的两个模腔6,最后铁水将盛满整个型腔。最后等铁水凝固后,就会获得如附图3所示的含4个铸件和整个浇注系统的铸铁。其中,浇注系统是对浇口杯、横浇道、阻流片、竖浇道和冒口的总称。模具的工艺出品率的高低对企业的利润高低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模具工艺出品率等于一模生产的铸件总重量比上整箱的重量,整箱的重量等于铸件总量与浇注系统重量之和。利用本申请模具铸造得到的分油器铸件单重为3Kg,现有模具的整模浇注系统重12Kg,所以它的工艺出品率为3×3÷(3×3+12)=42.9%;模拟模具所产的整模浇注系统为7Kg,所以它的工艺出品率为3x4÷(3x4+7)=63.1%,比现有的模具工艺出品率高出20个百分点,这将会给企业增加很大的利润,同时也为社会节约了资源。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分油器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铸造模具内开设有一个浇口杯(1)、一个横浇道(2)、两个冒口(3)、一个阻流片(4)、一个竖浇道(5)与四个模腔(6),所述浇口杯(1)开设在模具前端,所述浇口杯(1)通过所述横浇道(2)与所述冒口(3)相连通,所述冒口(3)呈上下垂直设置,在两个所述冒口(3)之间通过所述竖浇道(5)相连通,在所述冒口(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模腔(6),所述阻流片(4)设置在所述横浇道(2)与冒口(3)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分油器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铸造模具内开设有一个浇口杯(1)、一个横浇道(2)、两个冒口(3)、一个阻流片(4)、一个竖浇道(5)与四个模腔(6),所述浇口杯(1)开设在模具前端,所述浇口杯(1)通过所述横浇道(2)与所述冒口(3)相连通,所述冒口(3)呈上下垂直设置,在两个所述冒口(3)之间通过所述竖浇道(5)相连通,在所述冒口(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模腔(6),所述阻流片(4)设置在所述横浇道(2)与冒口(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光明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市和蓄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