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成型的浇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960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14
本申请涉及浇铸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成型的浇铸模具,其包括包括动模和定模,动模上开设有两个第一成型腔,定模上开设有两个第二成型腔,第一成型腔和第二成型腔分别配合拼接成两个模腔,动模与动定模之间连接有浇铸管,浇铸管与两个模腔分别连通;浇铸管与模腔之间设有导流管,导流管中部开设有滑槽,滑槽将浇铸通道分割成两部分,滑槽沿竖直方向设置,滑槽两侧侧壁上滑动连接有用于截断导流管的封堵件,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内开通有与两端浇铸通道连通的连接通道,靠近浇铸管一侧的封堵件上穿设有引流管。本申请具有改善两个模腔浇铸,导致两个铸件相互连接,影响铸件成品效果的缺陷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成型的浇铸模具
本申请涉及浇铸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成型的浇铸模具。
技术介绍
活塞是汽车发动机汽缸体中作往复运动的机件,它与活塞环、活塞销等零件组成活塞组,与气缸盖等共同组成燃烧室,承受燃气作用力并通过活塞销和连杆把动力传给曲轴,以完成内燃发动机的工作过程。现代发动机的活塞普遍用铝合金铸造而成,活塞铸造行业多数的生产过程都采用传统的人工浇铸或者半自动浇铸,整个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工作需要人工完成,危险性大,工人劳动强度高,能耗高、铝水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及稳定性无法进行有效控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模具上往往可以开设两个模腔,两个模腔之间开设有流道,从而使一个模具在一次浇铸后可以成型两个铸件。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由于流道与模腔之间连接,成型后的两个铸件相互连接,不方便分离,影响铸件的成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两个模腔浇铸,导致两个铸件相互连接,影响铸件成品效果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效成型的浇铸模具。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效成型的浇铸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成型的浇铸模具,包括动模和定模,所述动模上开设有两个第一成型腔,所述定模上开设有两个第二成型腔,所述第一成型腔和所述第二成型腔分别配合拼接成两个模腔,所述动模与所述动定模之间连接有浇铸管,所述浇铸管与两个模腔分别连通;所述浇铸管与模腔之间设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内开通有用于连通模腔和浇铸管的浇铸通道,所述导流管中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将所述浇铸通道分割成两部分,所述滑槽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滑槽两侧侧壁上滑动连接有用于截断导流管的封堵件,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开通有与两端浇铸通道连通的连接通道,靠近浇铸管一侧的封堵件上穿设有引流管,所述浇铸管上连接有承接托盘,所述承接托盘位于引流管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浇铸管内注入浇铸液,浇铸液从浇铸通道进入到位于浇铸管两侧的模腔内,浇铸结束后,向下移动两个封堵件,使封堵件封堵在滑槽内的两个浇铸通道的开口处,此时将连接通道从滑槽内向上取出,将连接通道内的浇铸液从引流管流入到承接托盘内,用于回收浇铸液,将连接管道内的浇铸液排空,从而减小浇铸通道与连接通道连通的可能性,从而减小两个铸件相互连接的可能性,从而提高铸件的成品效果。可选的,所述承接托盘上连接有导流槽,所述浇铸管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导流槽与浇铸管内部通过通孔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接托盘上收集从连接通道排出的浇铸液后,浇铸液从导流槽流出,经过通孔进入到浇铸管内,回收的浇铸液温度较高时,可以重新加热使用,温度较低时,可以形成半成品铸件,取出后可以回收利用,节约能源和成本。可选的,所述引流管呈倾斜设置,所述引流管靠近连接管一端高于导流管靠近浇铸管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的引流管对连接管内的浇铸水起到导流的作用。可选的,所述封堵件包括滑动连接在滑槽内的封堵板和位于封堵板下方的密封端,所述密封端截面呈弧形设置,所述滑槽底部连接有密封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封堵件向下移动时,封堵板封堵在浇铸通道靠近滑槽的端部,密封端与密封块抵触配合,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减小浇铸液进入到滑槽内的可能性。可选的,所述定模上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用于驱动封堵件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支撑架上的连接杆、固定连接在连接杆顶部的驱动块和套设在连接杆上的压簧,所述连接杆背离驱动块一端与封堵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块位于支撑架上方,所述压簧位于驱动块与支撑架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封堵件封堵在浇铸通道端部时,向下压驱动块,此时压簧处于压缩状态,连接杆在支撑架上滑动,带动封堵件向下移动,直至密封端与密封块抵触配合,当松开驱动块时,在压簧的张力作用下,推动驱动块向上移动,通过连接杆带动封堵件离开浇铸通道的端部。可选的,所述支撑架上设有驱动连接管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的丝杆和固定连接在丝杆顶部的旋转块,所述丝杆背离旋转块一端与连接管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块位于所述支撑架顶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旋转块,带动丝杆在支撑架上转动,丝杆将沿自身长度方向向上移动,并带动与丝杆转动连接的连接管向上移动,直至连接管上的连接通道脱离滑槽。可选的,靠近模腔的所述封堵件侧壁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定模上位于连接孔背离浇铸管一端设有推液组件,所述推液组件包括固定在定模上的管套、滑动连接在管套内的推动杆、连接在推动杆背离管套一端的推块和设置在管套内的推动弹簧,所述推动弹簧一端抵触在管套内壁上,所述推动弹簧另一端抵触在推动杆端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管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在推动弹簧的推动作用下,推动杆向背离管套一端移动,推块穿过连接孔抵触在连接管的端部侧壁上,直至连接通道移动到与连接孔水平状态时,推动杆和推块在推动弹簧的张力作用下,插接到连接通道内,将连接通道内的浇铸液向引流管方向推动,直至液体排出连接通道。可选的,所述管套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推动杆上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滑动连接在导向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块在导向槽内滑动,对推动杆在管套内的移动起到限位和导向的效果,同时导向块的设置,能够方便人们拨动,从而方便调整推动杆的位置。可选的,所述导向槽侧壁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锁紧槽与所述导向槽垂直设置,所述连接槽背离所述导向槽一端连接有锁紧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槽的设置方便导向块移动到锁紧槽内,锁紧槽用于对导向块起到限位效果,减小导向块移动的可能性,从而当封堵件移动时,可以减小推块抵触在封堵件上,影响封堵件移动的可能性。可选的,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凹槽,所述连接杆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在凹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杆沿竖直方向移动时,限位块从凹槽内穿过,随后转动连接杆,即可调整限位块的位置,使限位块移动到凹槽的一侧,抵触在支撑架的底部侧壁上,从而使连接杆和连接杆上连接的封堵件的位置固定。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滑动连接在滑槽内的封堵件、位于两个封堵件之间的连接管和位于封堵件上的引流管的设置,当浇铸结束时,封堵件向下移动,封堵在浇铸通道一侧,随后将连接管从导流管内取出,使连接通道内的浇铸液从导流管流出,从而将两侧模腔内成型的铸件分割,减小两个铸件连接的可能性,从而提高成品效果;2.通过推液组件的设置,能够将连接通道内多余的铸液推出,从而使多余的铸液从导流管流出,减小连接通道内铸液铸造成型后与铸件连接的可能性,同时能够起到节省浇铸液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高效成型的浇铸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浇铸时定模一侧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是浇铸结束后定模一侧的示意图。图5是高效成型的浇铸模具的截面示意图。图6是图5中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成型的浇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1)和定模(2),所述动模(1)上开设有两个第一成型腔(31),所述定模(2)上开设有两个第二成型腔(32),所述第一成型腔(31)和所述第二成型腔(32)分别配合拼接成两个模腔(3),所述动模(1)与所述动定模(2)之间连接有浇铸管(33),所述浇铸管(33)与两个模腔(3)分别连通;/n所述浇铸管(33)与模腔(3)之间设有导流管(34),所述导流管(34)内开通有用于连通模腔(3)和浇铸管(33)的浇铸通道(341),所述导流管(34)中部开设有滑槽(342),所述滑槽(342)将所述浇铸通道(341)分割成两部分,所述滑槽(342)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滑槽(342)两侧侧壁上滑动连接有用于截断导流管(34)的封堵件(4),所述滑槽(342)内滑动连接有连接管(35),所述连接管(35)内开通有与两端浇铸通道(341)连通的连接通道(351),靠近浇铸管(33)一侧的封堵件(4)上穿设有引流管(411),所述浇铸管(33)上连接有承接托盘(43),所述承接托盘(43)位于引流管(411)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成型的浇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1)和定模(2),所述动模(1)上开设有两个第一成型腔(31),所述定模(2)上开设有两个第二成型腔(32),所述第一成型腔(31)和所述第二成型腔(32)分别配合拼接成两个模腔(3),所述动模(1)与所述动定模(2)之间连接有浇铸管(33),所述浇铸管(33)与两个模腔(3)分别连通;
所述浇铸管(33)与模腔(3)之间设有导流管(34),所述导流管(34)内开通有用于连通模腔(3)和浇铸管(33)的浇铸通道(341),所述导流管(34)中部开设有滑槽(342),所述滑槽(342)将所述浇铸通道(341)分割成两部分,所述滑槽(342)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滑槽(342)两侧侧壁上滑动连接有用于截断导流管(34)的封堵件(4),所述滑槽(342)内滑动连接有连接管(35),所述连接管(35)内开通有与两端浇铸通道(341)连通的连接通道(351),靠近浇铸管(33)一侧的封堵件(4)上穿设有引流管(411),所述浇铸管(33)上连接有承接托盘(43),所述承接托盘(43)位于引流管(411)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成型的浇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托盘(43)上连接有导流槽(44),所述浇铸管(33)侧壁上开设有通孔(331),所述导流槽(44)与浇铸管(33)内部通过通孔(33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成型的浇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411)呈倾斜设置,所述引流管(411)靠近连接管(35)一端高于导流管(34)靠近浇铸管(33)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成型的浇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4)包括滑动连接在滑槽(342)内的封堵板(41)和位于封堵板(41)下方的密封端(42),所述密封端(42)截面呈弧形设置,所述滑槽(342)底部连接有密封块(3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成型的浇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2)上设有支撑架(21),所述支撑架(21)上设有用于驱动封堵件(4)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5),所述第一驱动组件(5)包括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汝刚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英腾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