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拖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8124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汽车拖钩至少包括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连接部和第一缓冲部,第一安装部包括折弯部,第二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通过设置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改变原有拖钩的接触受力模式,增大绳索的受力面积,在载力的横截面上将单一着力点变为面着力点,在实现对中受力进行拖拉的同时,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同时通过设置缓冲部,在受到两车相撞时,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小对车架的损坏,提高了整体装置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拖钩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拖钩。
技术介绍
汽车拖钩是汽车的拖车及牵引装置,用于拖拽拖车、摩托车、房车、自行车架、行李箱等,一般安装在汽车的尾部,现有的汽车脱钩虽然方便拖拽物体,但在发生追尾时,容易对后车造成严重伤害,同时现有的汽车拖钩安装结构都是采用单钩固定形式,其承重能力小,长期拖拉易造成拖钩本体的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汽车拖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拖钩,包括:第一安装部,为具有第一开口的框体结构,在所述第一开口处分别向两侧延伸形成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上均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安装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可拆卸安装在对应工作面;第二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件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的第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通过螺栓结构可拆卸连接在一起;连接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拖钩,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安装部,为具有第一开口的框体结构,在所述第一开口处分别向两侧延伸形成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上均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安装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可拆卸安装在对应工作面;/n第二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件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的第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通过螺栓结构可拆卸连接在一起;/n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之间,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安装件的第二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安装件的第二端,以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形成安装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拖钩,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安装部,为具有第一开口的框体结构,在所述第一开口处分别向两侧延伸形成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上均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安装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可拆卸安装在对应工作面;
第二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件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的第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通过螺栓结构可拆卸连接在一起;
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之间,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安装件的第二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安装件的第二端,以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形成安装空间;以及
第一缓冲部,具有基部和设置在基部上的弹性缓冲结构,所述基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外侧,所述基部上具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穿过所述第一安装部并伸入所述安装空间,所述延伸部内设置有所述弹性缓冲结构;
其中,所述弹性缓冲结构在自然弹性状态下与所述连接部形成抵接状态,在非自然弹性状态下可与所述连接部在所述安装空间内形成夹持空间,所述夹持空间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形成绳索安装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拖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呈L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拖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二缓冲部,所述第二缓冲部为半球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昱衡罗德兰李雨佳程斌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嵘钢汽车零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