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斌专利>正文

大流量间接作用式调压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7314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大流量间接作用式调压阀,包括阀体(7)、固定在阀体(7)上的套盖(2)、沿套盖(2)滑动的阀瓣(4),其特征是所述阀瓣(4)由导向筒(20)、固定在所述导向筒(20)筒底的压盖(21)和固定在所述导向筒(20)和压盖(21)之间并与所述阀口(5)相配合的密封垫(22)组成,其中所述导向筒(20)的筒底和压盖(21)上均设有若干通气孔(23)。(*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Large flow indirect acting pressure regulating valve

The indirect effects of large flow type pressure regulating valve, comprising a valve body (7), fixed on the valve body (7) on the cover (2), the cover (2) of the slide valve (4),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valve (4) by the guide tube (20) and fixed on the the guide cylinder (20) cover the bottom of the cylinder (21) and fixed on the guide tube (20) and (21) between the gland and the valve port (5) is matched with the sealing pad (22), wherein the guide tube (20) of the bottom of the tube and the gland (21). Are equipped with a plurality of through holes (2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调压阀,尤其是一种用于燃气输配管路中的大流量间接作用式调压阀。技术背景在燃气输配系统中多采用中、高压输气方式,再通过调压阀将中、高压燃气调节成压力稳定的低压燃气送到用户。现有的调压阀结构参见图1。其包括执行机构、阀体7、阀口5、套盖2、导向套8及位于导向套8内的阀杆6。其中执行机构包括由螺栓固定在一起的上膜壳9和下膜壳11,上、下膜壳之间夹紧有膜片10、膜片10上放置有压板17。阀杆6的一端固定有阀瓣4,另一端固定在膜片10和压板17中央。上膜壳9与阀体7通过螺栓41固定在一起。阀口5固定在阀体7上。套盖2通过螺栓固定在阀体7上。工作时,由阀杆6带动阀瓣4上下移动,增大或减小阀瓣4与阀口5之间的距离而调节出合适并稳定的压力。传统的间接作用式调压阀,当阀杆6带动阀瓣4向下移动关小阀口5的过程中,由于阀瓣4底端部承受很大的向上的压力作用,使阀瓣4产生剧烈喘震难以下移,从而调节出的压力不准确,要减小阀瓣4下移过程中的震动,通常需要减小阀瓣4底部的面积,或者增大膜片10的受力面积,或二者同时采用,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增大膜片10的受力面积,使得阀口5在关小的过程中,阀瓣4底端部所受的向上的压力与膜片10的受力相比可以忽略不计,这就要求膜片10的受力面积增到很大程度才能实现,故执行机构体积大,从而造成调压阀整体体积庞大,占地面积多,而且调压精度低;传统的间接作用式调压阀的阀口内径通常只有燃气入口直径的60%~65%,故在阀体体积一定情况下燃气流量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精度高的大流量间接作用式调压阀。本技术大流量间接作用式调压阀,包括阀体、固定在阀体上的套盖、沿套盖滑动的阀瓣。其中所述阀瓣由导向筒、固定在所述导向筒筒底的压盖和固定在所述导向筒和压盖之间并与所述阀口相配合的密封垫组成。其中所述导向筒的筒底和压盖上均设有若干通气孔。本技术大流量间接作用式调压阀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由于阀瓣上设有通气孔,阀瓣上、下的压力差很小,使阀口在关小过程中非常顺利、震动小,动作灵敏可靠,同时使阀口内径增至燃气入口直径的90%以上,所以在阀体体积一定情况下增大了燃气流量。本技术大流量间接作用式调压阀的其他细节和特点可阅读下文结合附图详加描述的 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间接作用式调压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大流量间接作用式调压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大流量间接作用式调压阀中的指挥器的剖视图;图5是图3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2和图3。本技术大流量间接作用式调压阀包括阀体7、阀杆6、套盖2、导向套8、阀瓣4、锁紧螺母16、指挥器和执行机构。其中执行机构包括上膜壳9、下膜壳11、夹紧在上、下膜壳之间的膜片10、放置在膜片10上的压板17、将膜片10与压板17夹紧到一起的螺栓24和螺母。其中上膜壳9的中央位置通过螺纹固定有过渡套18,该过渡套18上端部设有与其一体的凸环19。锁紧螺母16通过螺纹固定在阀体7上,且其底端部卡在凸环19上。导向套8的下端部夹紧在阀体7与过渡套18之间。套盖2通过螺栓25固定在阀体7上,其底端部固定有阀口5。阀瓣4由导向筒20、固定在导向筒20筒底的压盖21和固定在导向筒20和压盖21之间并与阀口5相配合的密封垫22组成,导向筒20与套盖2之间安装有弹簧3,其中导向筒20的筒底和压盖21上均设有若干通气孔23。通气孔23的作用在于减小阀瓣4承受的上、下压力差,从而减小阀口5在关闭过程中的震动,有利于保证阀口5开度稳定、准确。阀杆6穿过导向套8,下端抵靠在螺栓24上,上端支承住阀瓣4的导向筒20的筒底。阀杆6是只由导向套8定位而两端不固定的自由杆,这样可以避免因膜片10偏移使阀杆6倾斜而导致的阀口5开度不准确。故本技术大流量间接作用式调压阀调压精确,工作可靠。套盖2上端部设有通孔,该通孔内间隙配合有指示杆1,指示杆1的露出套盖2部分设有透明盖。通过观察指示杆1的上下运动情况可方便、直观地看出阀瓣4的工作状况。拆装时,拧开锁紧螺母16即可将执行机构、导向套8、过渡套18、阀杆6取出来;再拧开螺栓25即可将套盖2、阀瓣4、弹簧3、阀口5全部取出来,非常方便快捷。参见图3、图4和图5。指挥器14包括上壳体31、下壳体32、夹紧在上、下壳体之间的皮膜33,上壳体31内设置有调压弹簧34及调节螺栓35,下壳体32内设有高压气腔及与高压气腔相通的进气道36、出气道37,皮膜33下腔与高压气腔之间连通有通气道,通气道内间隙配合有阀杆38,阀杆38的上端抵靠在皮膜33与压板的固定装置上,下端伸入高压气腔内,并固定有橡胶垫39,阀杆38底端与高压气腔底壁之间设有小弹簧。皮膜33下腔与通气道连接位置处固定有螺栓40。出气道37与主阀体的膜片10下腔连通有信号管I 12;指挥器14的皮膜33下腔(见图5)与主阀体的膜片10上腔之间连通有信号管II 13,该信号管II 13与燃气出口管路相通。设定进口压力为P1,流量为Q,出口压力为P2,经指挥器调节出的压力为P3。本技术大流量间接作用式调压阀的工作过程叙述如下压力为P1的燃气经过滤组件15、指挥调14调节出中间压力P3,并经信号管I 12将其传递到主阀体的膜片10的下腔,将阀口5打开,气流经阀口下入下游管道,形成出口压力P2。而信号管II 13拾取燃气出口管道的反馈信号P2,并将其同时引入主阀体的膜片10的上腔和指挥器的皮膜33的下腔,其中指挥器14根据反馈信号P2重新调节出一个稳定的P3;引入主阀体膜片10上腔的P2在P3和/或主调弹簧3的作用下,重新调节阀口开度,对应产生出相应的P2。例如,当用气量增大时,P2将随之减小,这时,信号管II 13在燃气出口管道拾取减小的反馈信号P2,将其引入指挥器14的皮膜33下腔在调压弹簧34作用下,皮膜33下移,带动橡胶垫39与高压气腔上壁之间的距离增大,通过阀杆38与下壳体32之间间隙的降压减小,从而经出气道37、信号管I 12进入主阀体的膜片10下腔P3压力增大;与此同时,信号管II 13在燃气出口管道拾取减小的反馈信号P2,将其引入主阀体的膜片10的上腔,膜片10下腔P3压力大于主阀体的膜片10上腔P2的压力,膜片10上移,通过阀杆6带动阀瓣4上移,使阀口增大,使P2的压力增大直至稳定在设定值时为止。当P2增大时动作过程相反。权利要求1.大流量间接作用式调压阀,包括阀体(7)、固定在阀体(7)上的套盖(2)、沿套盖(2)滑动的阀瓣(4),其特征是所述阀瓣(4)由导向筒(20)、固定在所述导向筒(20)筒底的压盖(21)和固定在所述导向筒(20)和压盖(21)之间并与所述阀口(5)相配合的密封垫(22)组成,其中所述导向筒(20)的筒底和压盖(21)上均设有若干通气孔(23)。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燃气输配管路中的大流量间接作用式调压阀,包括阀体、固定在阀体上的套盖、沿套盖滑动的阀瓣。其中所述阀瓣由导向筒、固定在所述导向筒筒底的压盖和固定在所述导向筒和压盖之间并与所述阀口相配合的密封垫组成。其中所述导向筒的筒底和压盖上均设有若干通气孔。本技术大流量间接作用式调压阀,由于阀瓣上设有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乔斌
申请(专利权)人:刘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