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托吡司特片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4186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托吡司特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托吡司特缓释片包括:托吡司特、缓释材料、填充剂、润湿剂、助流剂和润滑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药物可缓慢均匀释放,达到长效、增加疗效的目的,也可在维持同等药效时降低给药量,减少副作用,且制备工艺简单,所得产品质量稳定,适合大规模生产。适合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托吡司特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西药制剂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托吡司特缓释片,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缓释片的制备方法,属医药


技术介绍

[0002]高尿酸血症是指血清尿酸值超过7.0mg/dL,是尿酸盐沉积症(痛风性关节炎、肾损伤等)的主要病因,表现为血清尿酸浓度超过体液中的溶解度。痛风是随着血尿酸水平升高,过饱和状态的尿酸钠微小结晶析出,沉积于关节、滑膜、肌腱、肾及结缔组织等组织或器官,形成痛风结石,引发急、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出现关节炎、尿路结石及肾疾病等多系统损害。我国约有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1.2亿人,高发年龄为中老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目前现正在使用的降尿酸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缺点,仍需进行改善。
[0003]托吡司特是无嘌呤结构的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XOR)抑制剂。对氧化型和还原型的XOR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因而其降低尿酸的作用更强大、持久,因此托吡司特可用于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与别嘌呤醇相比有两个明显优势:1、别嘌呤醇只对还原型的XOR有抑制作用,而托吡司特对氧化型和还原型的XOR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因而其降低尿酸的作用更强大、持久;2、由于别嘌呤醇为嘌呤类似物,不可避免的造成涉及嘌呤及吡啶代谢其他酶活性的影响,因此别嘌呤醇治疗中,需要重复大剂量给药来维持较高的药物水平,由此也带来由于药物蓄积所致的严重甚至致命的不良反应,而托吡司特为非嘌呤类XOR抑制剂,因此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0004]缓释制剂是指有目的地控制药物释放以达到合理治疗效果的一类剂型,服用后药物从剂型中缓慢均匀释放,使人体获得平稳的治疗血药浓度,从而避免了普通制剂频繁给药所出现的“峰谷”现象,提高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适应性。缓释片是缓释制剂的一种,可以使患者减少服药次数,方便患者长期服药,提高病人服药的顺应性,通过释药速度的控制,药物以适宜的速度缓慢吸收,使血药浓度平稳,避免或减小峰谷现象,有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和提高疗效,降低药物在胃肠道的局部浓度,减小刺激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研发一种质量稳定、药物释放缓慢,制备工艺简单的缓释片,本专利技术通过大量试验对辅料筛选和工艺优化,提供一种托吡司特缓释片,该缓释片质量稳定,药物释放均匀,制备工艺简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托吡司特缓释片,包括托吡司特、缓释材料、填充剂、润湿剂、助流剂和润滑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记,各组分含量为:托吡司特
ꢀꢀꢀꢀꢀꢀꢀ
20%缓释材料
ꢀꢀꢀꢀꢀꢀꢀ
40

60%填充剂
ꢀꢀꢀꢀꢀꢀꢀꢀꢀ
10

30%
润湿剂
ꢀꢀꢀꢀꢀꢀꢀꢀꢀ1‑
5%助流剂
ꢀꢀꢀꢀꢀꢀꢀꢀꢀ1‑
5%润滑剂
ꢀꢀꢀꢀꢀꢀꢀꢀꢀ1‑
5%。
[0007]优选地,按重量百分比记,各组分含量为:托吡司特
ꢀꢀꢀꢀꢀꢀꢀ
20%缓释材料
ꢀꢀꢀꢀꢀꢀꢀ
50%填充剂
ꢀꢀꢀꢀꢀꢀꢀꢀꢀ
24%润湿剂
ꢀꢀꢀꢀꢀꢀꢀꢀꢀ
3%助流剂
ꢀꢀꢀꢀꢀꢀꢀꢀꢀ
2%润滑剂
ꢀꢀꢀꢀꢀꢀꢀꢀꢀ
1%。
[0008]其中,所述缓释材料为聚维酮、甲基纤维素或卡波姆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填充剂为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或乳糖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所述助流剂为二氧化硅;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镁。
[0009]其中,所述缓释材料优选为聚维酮、甲基纤维素;优选地,聚维酮、甲基纤维素的重量比为1:1。
[0010]其中,所述填充剂优选为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优选地,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的重量比为2:1。
[0011]本专利技术的托吡司特缓释片可以按下述方法制备:(1)原料粉碎过200目筛,辅料过80目筛,备用;(2)称取处方量的托吡司特和微晶纤维素,按等量递加法混合均匀,加入纯化水制软材,40目筛制粒,湿颗粒于60℃干燥至水份≤2%,干颗粒过40目筛整粒,作为颗粒Ⅰ备用;(3)称取处方量的聚维酮、甲基纤维素、预胶化淀粉、十二烷基硫酸钠及颗粒Ⅰ,加入V型混合器,以18转/分钟的速率混合12分钟,最后加入处方量的二氧化硅和硬脂酸镁,以18转/分钟的速率混合5分钟;(4)测定中间体的含量;(5)压片;(6)包装,检验,合格入库。
[0012]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托吡司特缓释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药物释放均匀,可达到长效、增加疗效的目的,也可在维持同等药效时降低给药量,从而减少服用药物给患者带来的副作用;(2)所选辅料常见,制备工艺简单,所得产品质量稳定,适合大规模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14]一种托吡司特缓释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粉碎过200目筛,辅料过80目筛,备用。
[0015](2)称取处方量的托吡司特和填充剂,按等量递加法混合均匀,加入纯化水制软材,40目筛制粒,湿颗粒于60℃干燥至水份≤2%,干颗粒过40目筛整粒,作为颗粒Ⅰ备用;(3)称取处方量的缓释材料、填充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颗粒Ⅰ,加入V型混合器,以18转/分钟的速率混合12分钟,最后加入处方量的二氧化硅和硬脂酸镁,以18转/分钟的速率混合5分钟;(4)测定中间体的含量;(5)压片;(6)包装,检验,合格入库。
[0016]实施例1

6 托吡司特缓释片的制备按下述处方中的原辅料,按上述制备方法,制得托吡司特缓释片。其中,“/”代表未使用。
[0017]试验例1 实施例1

6所得托吡司特缓释片的释放度测定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9013“缓释、控释和迟释制剂指导原则”,以0.25%十二烷基硫酸钠为释放介质,分别精密称取实施例1

6所制得的托吡司特缓释片适量(约100mg),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931第一法测定,用HPLC法测定峰面积,计算药物浓度及累积释放百分率。测定结果见表1。
[0018]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

6所制得的托吡司特缓释片可恒速、缓慢释放,说明可维持较长时间的药物有效血药浓度,减少服药次数;其中实施例5的托吡司特缓释片在24小时内缓慢释放,说明使用聚维酮和甲基纤维素为缓释材料,且重量比为1:1时,所制成的托吡司特缓释片效果最佳。
[0019]实施例7

12 托吡司特缓释片的制备按下述处方中的原辅料,按上述制备方法,制得托吡司特缓释片。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托吡司特缓释片,包括托吡司特、缓释材料、填充剂、润湿剂、助流剂和润滑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记,各组分含量为:托吡司特
ꢀꢀꢀꢀꢀꢀꢀ
20%缓释材料
ꢀꢀꢀꢀꢀꢀꢀ
40

60%填充剂
ꢀꢀꢀꢀꢀꢀꢀꢀꢀ
10

30%润湿剂
ꢀꢀꢀꢀꢀꢀꢀꢀꢀ1‑
5%助流剂
ꢀꢀꢀꢀꢀꢀꢀꢀꢀ1‑
5%润滑剂
ꢀꢀꢀꢀꢀꢀꢀꢀꢀ1‑
5%。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吡司特缓释片,其特征在于,优选地,按重量百分比记,各组分含量为:托吡司特
ꢀꢀꢀꢀꢀꢀꢀ
20%缓释材料
ꢀꢀꢀꢀꢀꢀꢀ
50%填充剂
ꢀꢀꢀꢀꢀꢀꢀꢀꢀ
24%润湿剂
ꢀꢀꢀꢀꢀꢀꢀꢀꢀ
3%助流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云龙陈阳生孙桂玉刘晓霞王明刚杜昌余牛建兴李秀秀
申请(专利权)人: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