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地轻轨用轮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0524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轨道交通领域,是一种山地轻轨用轮轨系统。含有两级弹性轮及配套轨道,两级弹性轮由安装座组件、导向脚轮组件、活动板和弹性装置组成。配套轨道为T形。安装座组件与转向架连接,实现两级弹性轮的定位。导向脚轮组件作为轻轨车辆转向架的导向轮和稳定轮使用,实现车辆的导向功能和稳定功能;脚轮的材质为橡胶,具有减振功能,作为轨道车辆的第一级减振元件。弹性装置实现对轨道的预压力,作为轨道车辆的第二级减振元件,实现了车辆的小直径转弯和减振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安全可靠、小直径转弯能力强、舒适度高。舒适度高。舒适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地轻轨用轮轨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轨道交通领域,涉及跨坐式单轨交通的稳定轮和导向轮的改进。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大坡度、小弯道、地形复杂的轻型轨道交通系统中,广泛地采用跨坐式单轨交通系统。跨坐式单轨交通系统因其能够有效利用空间、适应地形能力强、环境效益优越、运量适中、全线高架等独特的特点,在城市轨道交通、机场快线、观光旅游等项目中获得广泛的应用。跨坐式单轨车辆的转向架中一般包含走行轮、稳定轮和导向轮等结构。现有技术所采用的跨坐式单轨的轨道和转向架结构如附图1所示。该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转向架构架 1、走行轮2、导向轮3、稳定轮4和集电装置5。车辆的走行轮2作用在轨道顶面上,当走行轮2滚动时受到顶面施加的摩擦力,从而驱动车辆向前或向后运行。导向轮3卡在轨道的上侧面两侧,当车辆在平直道上有轻微的横向偏移、尤其当车辆经过弯道时,导向轮3受到轨道侧面的导向力,从而引导车辆沿着一定的曲线运行。稳定轮4位于轨道的下侧面两侧,以防止车辆受到较大的横向力时发生倾覆。
[000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与之前游客趋之若鹜去一些传统意义上的著名风景区不同,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钟情于相对偏僻的、静谧的,但自然风光秀丽的旅游项目——山地轻轨项目。山地轻轨项目的突出优点是:

将休闲旅游与轨道交通相结合,是轨道交通在旅游业中的延伸,实现了旅游的便捷性,给游客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可全线高架,从而尽可能少地占用土地,实现了对景区生态环境的最大保护。该类项目对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极为严格,不仅要求尽可能提高车辆小半径转弯的能力,保证安全,并且要减小车辆的振动,以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适性。
[0004]现有的稳定轮和导向轮存在的问题:

安全性低:现有技术中,当导向轮和稳定轮有了一定的磨损量后,导向轮和稳定轮分别与轨道上侧面和下侧面之间的间隙加大,造车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左右摆动,从而降低了车辆运行的安全性;严重的情况下,尤其在山地间运行时侧向风很大的情况下,车辆有倾覆的危险。

小直径转弯能力低:轻轨车辆在山地中行驶时,会出现较多小直径弯道(5m)的情况,此时导向轮需要较大的横向变形量。现有技术中,导向轮只具有车轮的一级减振作用,进行这样的小直径转弯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现有的稳定轮和导向轮很难满足上述要求。

乘客舒适性低。现有技术中,当导向轮和稳定轮有了一定的磨损量后,与轨道上侧面和下侧面之间的间隙加大,造车车辆在运行过程中蛇形运动加大,降低了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出一种山地轻轨用轮轨系统。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山地轻轨用轮轨系统,含有两级弹性轮及配套轨道,两级弹性轮包括安装座组件、导向脚轮组件、活动板、弹性件,安装座组件有安装座和紧固结构,紧固结构用来与转向架连接,安装座有底板,底板上固定有与底板表面垂直的槽道,
紧固结构固定在安装座侧面或构成槽道的板体上;导向脚轮组件由脚轮、导向脚轮紧固件、叉形支架和导杆组件组成,脚轮的材质为橡胶,脚轮与叉形支架通过导向脚轮紧固件连接,脚轮自由转动,叉形支架有顶板,顶板开有至少两个孔,孔中安装导杆组件,叉形支架的顶板外轮廓设有与安装座组件槽道内轮廓相互为间隙配合的形状,叉形支架的顶板置于安装座组件槽道以实现导向脚轮组件与安装座组件之间的连接并实现导向脚轮组件沿槽道的来回移动;活动板外轮廓也是设有与安装座组件槽道内轮廓相互为间隙配合的形状,活动板置于安装座组件槽道以实现活动板与安装座组件之间的连接并实现活动板沿槽道的来回移动;导杆组件穿过叉形支架的顶板与活动板,导杆组件两头由挡凸或紧固配件阻挡在顶板、活动板表面,导杆组件侧壁与顶板、活动板穿孔是间隙配合;弹性件套于导杆组件,弹性件位于叉形支架顶板与活动板之间,且弹性件的上下端顶触叉形支架顶板与活动板内表面;安装座底板中心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中配合螺杆,螺杆顶部伸入安装座组件中直接顶在活动板外表面,通过螺杆的旋入长度实现活动板的来回移动;配套轨道为T形截面轨道,脚轮竖向安装作为稳定轮,脚轮横向安装作为导向轮,稳定轮轮面与配套轨道横凸的底面接触,导向轮轮面与配套轨道竖直部分的侧面接触。
[0007]所述安装座组件的安装座为U形,是由碳钢板折弯,或由碳钢板拼焊而成,槽道是等边角钢构成,等边角钢焊接在安装座竖直板上,四个等边角钢内轮廓的连线形状为倒角矩形;紧固结构包括有连接板、安装座紧固件,连接板为直角拐角板,连接板一部分与等边角钢外侧面焊接,另一部分设有孔,孔中安装安装座紧固件;叉形支架顶板轮廓与活动板轮廓均为倒角矩形。
[0008]所述等边角钢由碳钢板折弯而成,或由两块碳钢板拼焊而成。
[0009]所述连接板由碳钢板折弯而成,或由两块碳钢板拼焊而成。
[0010]所述安装座底板的螺纹孔的螺纹是薄螺母提供,即该螺纹孔由底板中心处开孔,孔沿焊接薄螺母而形成。
[0011]所述弹性件为圆弹簧或橡胶弹簧或板簧。
[0012]所述紧固结构与转向架焊接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安全性高。在该技术中,当导向轮和稳定轮有了一定的磨损量后,导向轮和稳定轮分别与轨道上侧面和下侧面之间的间隙会有加大,但是由于设置了两级减振元件(脚轮和弹性件),且弹性件在安装时事先已经调整至压缩状态,当间隙增大时弹性件受到的压力减小,会伸长,以弥补间隙,从而保证了轻轨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导向轮和稳定轮与轨道接触,不会发生振动和倾覆。
[0014](2)使用该山地轻轨用两级弹性轮的山地轻轨车辆有较高的小直径转弯能力。该山地轻轨车辆在小直径转弯过程中,当脚轮在转弯时受到压力以后,通过叉形支架传给弹性件,由于活动板在轻轨运行时已经调整,位置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受到压力的弹性件会产生压缩,且压缩范围可以较大,最终实现小直径转弯。
[0015](3)使用该山地轻轨用两级弹性轮的山地轻轨乘客舒适性高。在该技术中,脚轮同时作为导向轮与稳定轮,当导向轮和稳定轮有了一定的磨损量后,与轨道上侧面和下侧面之间的间隙会加大,但是由于在轻轨运行前,已经通过拧安装座底部的螺杆,使得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当间隙增大时,弹簧受到的压力减小,因此导向弹簧会伸长,自动补偿产生的间隙,减小了轻轨运行中的振动,提高了乘客乘坐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现有技术跨坐式单轨的轨道和转向架结构示图;
[0017]图2、山地轻轨用两级弹性轮总体结构轴测图;
[0018]图3、安装座组件轴测图;
[0019]图4、安装座组件正视图;
[0020]图5、导向脚轮组件轴测图;
[0021]图6、活动板轴测图;
[0022]图7、弹性件采用圆弹簧的轴测图;
[0023]图8、山地轻轨用两级弹性轮装配图剖视图;
[0024]图9、山地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地轻轨用轮轨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两级弹性轮和配套轨道,两级弹性轮包括安装座组件(10)、导向脚轮组件(20)、活动板(30)、弹性件(40),安装座组件(10)有安装座(11)和紧固结构,紧固结构用来与转向架连接,安装座(11)有底板,底板上固定有与底板表面垂直的槽道,紧固结构固定在安装座(11)侧面或构成槽道的板体上;导向脚轮组件(20)由脚轮(21)、导向脚轮紧固件(22)、叉形支架(23)和导杆组件(24)组成,脚轮(21)的材质为橡胶,脚轮(21)与叉形支架(23)通过导向脚轮紧固件(22)连接,脚轮(21)自由转动,叉形支架(23)有顶板,顶板开有至少两个孔,孔中安装导杆组件(24),叉形支架(23)的顶板外轮廓设有与安装座组件(10)槽道内轮廓相互为间隙配合的形状,叉形支架(23)的顶板置于安装座组件(10)槽道以实现导向脚轮组件(20)与安装座组件(10)之间的连接并实现导向脚轮组件(20)沿槽道的来回移动;活动板(30)外轮廓也是设有与安装座组件(10)槽道内轮廓相互为间隙配合的形状,活动板(30)置于安装座组件(10)槽道以实现活动板(30)与安装座组件(10)之间的连接并实现活动板(30)沿槽道的来回移动;导杆组件(24)穿过叉形支架(23)的顶板与活动板(30),导杆组件(24)两头由挡凸或紧固配件阻挡在顶板、活动板表面,导杆组件(24)侧壁与顶板、活动板(30)穿孔是间隙配合;弹性件(40)套于导杆组件(24),弹性件(40)位于叉形支架(23)顶板与活动板(30)之间,且弹性件(40)的上下端顶触叉形支架(23)顶板与活动板(30)内表面;安装座(11)底板中心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中配合螺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彦虎唐协跃桂真成桂真明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