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微地图方向距离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微地图方向距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40405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微地图方向距离模型系统。该方法的提出从为微地图辅助寻路提供技术支持出发,分析路径数据的构成,并对其构成要素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类别的构成要素开发一种不需重复建模的空间方向关系模型,依托欧式距离设计空间距离的计算方法,为微地图辅助寻路提供详细的方向和距离信息。该方法仅需构建一次方向模型,有效避免多次构建方向模型造成的冗余问题,而且在描述距离信息的同时还顾及了弱方向感大众这一群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地图辅助寻路的,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微地图方向距离系统


技术介绍

1、微地图(we-map),一种自媒体时代的新型地图,旨在弥补传统地图在制作和传播方面的不足。较之于传统地图,其具有方便传播、表达内容既不冗余也不会不足、且对制图者几乎无任何门槛要求等特点。然而,由于微地图低门槛的特点,导致地图的制作过程较为随意,辅助用户寻路时无法提供合理且精确的路线,严重影响了用户使用微地图的体验感。

2、微地图辅助寻路的研究集中于构建地标库服务个性化寻路和微地图定向方法,而其它有关微地图的研究则集中于制作和传播。对于制作而言,涉及微地图符号库的构建、特定场景下微地图制图方法以及对微地图道路网数据的评价方法等方面;对于传播而言,主要涉及微地图用户建模、微地图推荐以及哲学视角下微地图的存在特征等领域。

3、制作和传播的研究或许能为微地图辅助寻路提供支撑,但更多考虑的是微地图如何制作和传播,微地图辅助寻路则注重微地图的应用和用户使用的体验感。然而,微地图辅助寻路的研究要么集中于构建地标库,要么集中于理论假设,一个忽略了辅助寻路的其它信息(如方向和距离),一个则缺乏实验佐证,辅助寻路过程中的缺失信息有待补全。

4、因此如何补充寻路过程中缺失的方向和距离信息是微地图辅助寻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地图方向距离系统,为微地图辅助寻路提供详细的方向和距离信息,有效避免现有微地图辅助寻路技术仅集中于构建地标库,而忽略方向和距离的局限,解决空间方向关系计算模型在寻路过程中需要多次构建造成计算冗余、在描述距离信息的同时未考虑弱方向感大众这一群体等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微地图方向距离系统,包括路径数据构成要素的分类、空间方向关系计算模型的开发和空间距离关系的计算三部分:

4、路径数据构成要素的分类如下:

5、s1:路径数据和路段数据的获取,即读取路径数据l = {r1, r2, …, rn},n表示路段数据的索引;

6、s2:通过遍历路径数据得到路段数据rn,由不含几何图形点和包含几何图形点2类构成;

7、s3:分别读取不含几何图形点和包含几何图形点的路段数据,不含几何图形点的路段记为pi = {1 ≤ j < i | mj },其中,mj = {1 ≤ n < j | vn = (xn, yn) };包含几何图形点的路段记为qi,则qi = {1 ≤ j < i | mj },其中,mj = {1 ≤ k < j | gk},gk = {1 ≤ n < k | vn = (xn, yn) };mj 表示结点,i为路段数据的索引值,j为结点数据的索引值,k为几何图形点数据的索引值,n为坐标数据的索引值;

8、s4:获取坐标vn = (xn, yn)的具体值,从json文件中读取包含features属性的数据,以列表形式存储,记为features,其元素由字典类型构成;遍历features,从features的每个元素中获取包含attributes属性的要素,再从其中检索包含objectid属性的元素,获得vn的唯一索引值;同时,从features的每个元素中获取包含geometry属性的要素,再从其中检索包含path属性的元素,得到vn的具体坐标(xn, yn);

9、空间方向关系计算模型的开发分别由计算pi和qi的空间方向关系两部分构成,具体步骤如下:

10、pi的空间方向关系计算:

11、s5:计算以结点mj-1为参考对象,结点mj为源目标的空间方向关系dir(mj-1, mj),j为结点的索引值;

12、s6:构建空间方向关系的定量计算模型,即空间方向关系的定量结果表达,dir(mj-1, mj) = { 1 ≤ j < num(m0, mend) | βj},num(m0, mend)表示初始结点m0到终止结点mend之间计算结点数量的函数,mj表示结点,βj表示方位角;

13、qi的空间方向关系计算:

14、s7:读取路段数据qi的结点mj(j≥1);其中,由于qi包含几何图形点,故此在相邻结点mj-1和mj之间存在k个几何图形点,记为gk(k≥1);

15、s8:将几何图形点分别作为参考对象和源目标,即计算以结点mj-1为参考对象,dir(mj-1, mj) = { 1 ≤ j ≤ num(mj-1, mj) | {1 ≤ k < num(gk-1, gk) | dir(gk-1,gk)}},其中,num(g0, gend)表示初始几何图形点g0和最后一个几何图形点gend之间的几何图形点数量,gk表示几何图形点;

16、s9:计算空间方向关系定量结果模型的构建,即dir(mj-1, mj) = { 1 ≤ j <num(mj-1, mj) | {1 ≤ k < num(gk-1, gk) | dir(gk-1, gk) = βk}};

17、空间距离关系的计算:

18、s10:距离dis(pi) = dis(v1, vn) = sum (len(r1), len(r2), …, len(rn)),其中,v1 = (x1, y1),vn = (xn, yn),sum()表示求和函数,len()表示计算路段长度的函数;

19、s11:rn的组成元素中不包含几何图形点,即由结点vn-1和vn构成,故函数len(rn) =dis(vn-1 ,vn),其中,dis(vn-1 ,vn)表示v n-1和v n之间的距离,v n-1 = (x n-1, y n-1),vn =(xn, yn),n≥2;

20、s12:pi的空间距离计算完成,即第i条路径的距离完成计算,该路径数据中的路段数据不含几何图形点;

21、s13:qi的空间距离计算则比pi的空间距离计算多个步骤,因为路段rn的构成要素中包含几何图形点,即rn = {r1, r 2, …, rn},故rn的距离len(rn) = sum(len(r1), len(r2), …, len(rn));其中,rn表示节段,由几何图形点vn-1和vn构成,rn的距离len(rn) =dis(vn-1 ,vn);

22、s14:qi的空间距离计算完成,即第i条路径的距离完成计算,记为dis(vn-1 ,vn),该路径中的路段的组成要素中包含几何图形点;

23、s15:结束。

24、优选的,在步骤s11和s13中,还包括利用欧氏距离计算两点之间(v n-1和v n)的距离。

25、优选的,在步骤s6和s9中,在得到空间方向关系的定量结果之后,还包括:基于八方向锥形模型对计算所得的定量表达进行定性描述,具体为若βj ∈ [0, π/8] ∪ (15π/8, 2π],则记为北;若βj ∈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微地图方向距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路径数据构成要素的分类、空间方向关系计算模型的开发和空间距离关系的计算三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地图方向距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1和S13中,利用欧氏距离计算两点之间(v n-1和v n)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地图方向距离模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和S9中,在得到空间方向关系的定量结果之后,还包括:基于八方向锥形模型对计算所得的定量表达进行定性描述,具体为若βj ∈ [0, π/8] ∪ (15π/8, 2π],则记为北;若βj ∈ (π/8, 3π/8],则记为东北;若βj ∈ (3π/8, 5π/8],则记为东;若βj ∈ (5π/8, 7π/8],则记为东南;若βj ∈ (7π/8, 9π/8],则记为南;若βj ∈ (9π/8, 11π/8],则记为西南;若βj ∈ (11π/8,13π/8],则记为西;若βj ∈ (13π/8, 15π/8],则记为西北。

【技术特征摘要】

1.微地图方向距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路径数据构成要素的分类、空间方向关系计算模型的开发和空间距离关系的计算三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地图方向距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1和s13中,利用欧氏距离计算两点之间(v n-1和v n)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地图方向距离模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和s9中,在得到空间方向关系的定量结果之后,还包括:基于八方向锥形模型对计算所得的定量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浩文王小龙李精忠杨维芳王鹏王卓马文骏杨绮丽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