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照相光电导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58694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开了一种具有足够抗臭氧性并呈现改进的电气特性稳定性的电子照相光电导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光电导体包括导电基材和在该导电基材上的光敏层,所述光敏层包含式(Ⅰ)化合物。式(Ⅰ)中R↑[1]-R↑[4]各自代表氢原子、卤原子、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烷氧基、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或任选取代的芳基,R↑[5]代表任选取代的烷基或任选取代的芳基。(*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电子照相装置(如打印机、复印机和传真机)的电子照相光电导体(也简称为光电导体)。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改进添加剂呈现优良抗臭氧性的光电导体,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这种光电导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光电导体需要具有在黑暗中保持表面电荷、受光产生电荷并且输送受光后产生的电荷的功能。已知的光电导体包括所有功能集中在单一光敏层中的所谓单层型光电导体,以及由功能独立的两层制成的所谓叠层型光电导体主要用于受光产生电荷的第一层,和用于在黑暗中保持表面电荷并输送受光后产生的电荷的第二层。为了用上述类型的光电导体采用电子照相法形成影像,使用例如Carlson法。用这种方法形成图像包括在黑暗中用电晕放电使光电导体带电,在光电导体带电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影(如原始的字符或图像的潜影),用色料颗粒显影如此形成的静电潜像,将影像描绘在载体(如纸)上。色料转移后,除去残留的色料颗粒,通过光照抹去残留的电荷,从而能再次使用该光电导体。作为光电导体的光敏材料,使用的是分散在树脂粘合剂中的无机光电导物质,如硒、硒合金、氧化锌和硫化镉。另外,还可使用分散在树脂粘合剂中或者真空或升华沉积的有机光导电物质,如聚N-乙烯基咔唑、9,10-酞菁和双偶氮化合物。近年来,为提供高性能的光电导体,对构成光电导体的材料(包括上述材料)进行了许多改进。但是,所有已知的光电导体的特性均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因此,如下面所述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改进。在重复使用中电气特性的稳定性是迫切需要改进的性能之一。具体地说,在连续和重复使用过程中必须避免光电导体的电位,尤其是亮电位(brightpotential)的变化,因为这种变化会导致打印字符和复印图像的质量下降。这种电位的变化是实际设备连续运行产生的臭氧、光和热引起的有机材料疲劳和降解造成的,还是操作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造成的。因此改进对实际设备连续操作过程中产生的臭氧的耐受性是重复使用中得到优良特性的基本条件。目前为止,已经对改进抗臭氧性的添加剂(一般称之为抗氧剂)进行了开发研究。这些研究提出了各种化合物。其中,如日本未审定专利申请公报特开平10-133400所述,酚类抗氧剂具有明显的效果,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材料。当这种抗氧剂的加入量超过进一步改进抗臭氧性所需的最小量时,在初始电气特性或者实际设备连续使用后,残留电位明显较高,光电导体的特性不能令人满意。因此,仅使用目前提出的已知抗氧剂难以进一步改进抗臭氧性。因此需要新的和更有效的抗氧剂。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已知电子照相光电导体,在重复使用过程中它呈现高的抗臭氧性以及改进的电气特性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再一个目的是提供这种光电导体的制备方法。专利技术的概述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电子照相光电导体包括导电基材和在该导电基材上的光敏层,所述光敏层包含式(I)化合物 其中R1-R4各自代表氢原子、卤原子、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烷氧基、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或任选取代的芳基,R5代表任选取代的烷基或任选取代的芳基。在光敏层是带有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的叠层型光敏层的情况下,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中较好至少有一层含有式(I)化合物。在电荷输送层中含有式(I)化合物。在这种情况下,电荷产生层含有电荷产生材料,电荷输送层含有电荷输送材料,按100重量份电荷产生材料计,式(I)化合物的含量较好为0.01-20重量份,或者式(I)化合物包含在电荷输送层中,按100重量份电荷输送材料计,其含量为0.01-20重量份。在光敏层是单层的情况下,单层光敏层所含的式(I)化合物较好占光敏层固体组分的0.1-50重量%。本专利技术光电导体的制备方法包括用含式(I)化合物的涂料液涂覆导电基材,形成光敏层的步骤。可使用任何涂覆方法涂覆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中的涂料液,包括蘸涂法和喷涂法,它不限于任何具体的涂覆方法。附图简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例的光电导体的剖面示意图,图示带负电荷的功能分离叠层型光电导体,其标号说明如下1.导电基材,2.底涂层,3.光敏层,4.电荷产生层,5.电荷输送层,6.表面保护层。较好实例的描述下面将参照具体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本专利技术式(I)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如式(I-1)-(I-14)所示。但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这些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是已知的并描述在下列参考文献中。用于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化合物可从市场上购得或根据下列文献的描述进行合成宋小平等的《化学试剂》20(2),125(1998);Harold R.Gerberich的欧洲专利178929的说明书;Serge Ratton的日本未审定专利申请公报特开昭61-18745;以及David Johnston,Chem.Ind.(London),(24),1000(1982)本专利技术光电导体可以是单层型或叠层型光电导体。它除了包括层叠在导体基材上的光敏层这一基本结构以外无任何限制。但是,下面的描述参照叠层型光电导体的例子。图1是本专利技术光电导体基本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剖面示意图。图1的光电导体是功能分离叠层型光电导体,它包括导电基材1,在基材上的底涂层2,和光敏层3,光敏层3包括依次叠合的电荷产生层4和电荷输送层5。标号6表示表面保护层。底涂层2和表面保护层6可根据需要任选使用。导电基材1起光电导体电极的作用,还对其它层起支承作用。基材1可具有圆柱形、平板形或薄膜形的形状,可由金属或合金,如铝、不锈钢或镍制成,或者由经处理具有表面导电性的玻璃或树脂制成。底涂层2含有树脂作为主要组分或含有氧化物膜(如耐酸铝),它可根据需要施用,用于控制由导电基材注入光敏层中的电荷,掩盖基材表面的缺陷,并改进光敏层与基材的粘合性。作为底涂层的树脂材料可选自绝缘聚合物(如酪蛋白、聚乙烯醇、聚酰胺、蜜胺和纤维素)和导电聚合物(如聚噻吩、聚吡咯和聚苯胺),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者适当地混合使用。底涂层还可包括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钛或氧化锌与树脂材料。受光产生电荷的电荷产生层4是在真空中沉积光电导物质作为电荷产生材料,或者施涂电荷产生物质颗粒分散在树脂粘合剂中的涂料液而形成的。要求电荷产生层能高效地产生电荷,还具有将产生的电荷注入电荷输送层5的较佳能力。也就是说,要求以低的电场依赖性注射电荷,并且即使在低电场中也能注射电荷。电荷产生材料可选自酞菁化合物,如χ型无金属酞菁、τ型无金属酞菁、α型钛氧基酞菁、β型钛氧基酞菁、γ型钛氧基酞菁、无定型钛氧基酞菁和ε型铜酞菁,偶氮颜料,花蒽酮颜料、噻喃鎓颜料、苝颜料、perynone颜料、squarilium颜料和喹吖啶酮颜料,它们可单独使用或适当地混合使用。另外,还可使用硒或硒化合物。可根据用于形成影像的光源的波长区选择较好的用于电荷产生层的物质。用于电荷产生层的树脂粘合剂可选自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氨酯树脂、氯乙烯树脂、乙酸乙烯酯树脂、苯氧基树脂、聚乙烯醇缩乙醛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polystylene树脂、聚砜树脂、邻苯二甲酸二芳酯树脂、甲基丙烯酸酯树脂以及这些树脂的聚合物或共聚物,它们也可以适当地混合使用。按10重量份树脂粘合剂计,电荷产生层中电荷产生材料相对树脂粘合剂的含量为5-500重量份,较好为10-100重量份。电荷产生层4的膜厚取决于电荷产生物质的吸光系数,一般控制在不超过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照相光电导体,它包括:导电基材;和在该导电基材上的光敏层,所述光敏层包含式(Ⅰ)化合物:*** (Ⅰ)其中R↑[1]-R↑[4]各自代表氢原子、卤原子、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烷氧基、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或任选取代 的芳基,R↑[5]代表任选取代的烷基或任选取代的芳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木郁夫中村洋一会沢宏一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电机影像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