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摄影用感光体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58626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电子摄影用感光体的制造方法,在该方法中,采用能制得具有优良性能的感光体的电荷传输层用涂液的溶剂,它不会使电荷传输层用粘合树脂溶解,不会使电荷产生层溶出和不会使其功能成分溶解到电荷传输层中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子摄影用感光体的制造方法包含在导电性基片上至少形成电荷产生层和电荷传输层的工序,其特征在于,用至少含有电荷产生物质、粘合树脂和溶剂的涂液成膜,形成上述电荷产生层,以及用至少含有电荷传输物质、粘合树脂和溶剂的涂液成膜,形成上述电荷传输层;使用在上述形成电荷传输层的工序中上述电荷产生物质基本上不会溶解到电荷传输层用涂液中去的溶剂作为上述电荷传输层用涂液的溶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子摄影的感光体(以下简称“感光体”),具体地说,涉及用于静电式复印机、激光打印机等采用电子摄影法的成像装置的电子摄影用有机感光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电子摄影用感光体的基本结构是在导电性基片(以下简称“基片”)上层压了具有光电导功能的感光层。感光体必须具有在暗处能保持表面电荷的功能、受光产生电荷的功能和传输受光时产生的电荷的功能。感光体有单层型感光体和功能分离的多层感光体。单层型感光体具有兼备上述功能的单层感光层,功能分离的多层感光体将功能分成受光时产生电荷的电荷产生层及在暗处保持表面电荷和传输受光时在电荷产生层产生的电荷的电荷传输层。近年来,由于具有材料多样性、产率高及安全好等优点,对使用有机化合物作为产生和传输电荷的功能成分的电子摄影用有机感光体的研究开发十分活跃,并正在应用于复印机和打印机等。感光体的制造方法一般为,在导电性基片上涂布含有粘合树脂和功能性材料等的涂液,然后干燥,形成感光层。这种涂液通过将粘合树脂和功能性材料等溶解或分散在适当的有机溶剂中而制得。从环保角度考虑,用于此目的的有机溶剂以去掉卤素的溶剂为佳,尤其合适的是有良好挥发性和粘合树脂溶解性的四氢呋喃、1,3-二氧戊环、环己酮等。如上所述,对于有机感光体而言,为了组合各种材料、形成高性能的感光层,要求用于涂液的溶剂兼具对于各种粘合树脂和功能材料的优良的溶解性、分散性和适度的挥发性等。为此,一直在尝试将迄今使用的溶剂组合成为混合溶剂,以得到具有更好性能的感光体。例如,日本特许公开公报1996年第297372号公开了一种制造有机感光体的技术,在该有机感光体中,即使是厚膜感光层,也有良好的耐久性和高的产率,能形成长期稳定的优良画像。所用的溶剂既能满足与用作感光层粘合树脂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相容性要求,也能满足形成感光层用的涂液的保存性的要求,为二氧戊环与饱和蒸气压在100mmHg以上的溶剂的混合溶剂,二氧戊环的含量为10-60%重量。多层感光体特有的问题是,在其制造过程中,由于在导电性基片上依次形成多个功能层,因此,一个功能层涂液中使用的有机溶剂会影响别的功能层,从而有损于感光体的性能。日本特许公开公报1995年第36198号公开了下述
技术实现思路
为防止用作电荷产生物质的特定酞菁化合物结晶系的转移,作为电荷传输层用涂液的溶剂,单独使用甲苯或使用甲苯与1,4-二噁烷的混合溶剂。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上述公报公开的技术仅对特定的功能性材料有效,对于具有电荷产生层和电荷传输层的多层感光体,一般不能消除成层用涂液的有机溶剂的弊端。例如,使用四氢呋喃、1,3-二氧戊环、环己酮作为电荷传输层用涂液的溶剂时,由于溶解力太强,会将某些种类的电荷产生层粘合树脂溶解,使其溶出于电荷产生层,导致外观不良。而即使不产生外观不良的问题,作为涂布方法而采用浸涂法时,电荷产生层成分会溶解到电荷传输层用涂液中,积聚后会使电性能及整机的反复时的操作性能劣化。即,有关涂液用溶剂的改良,尚无能制造没有上述问题、具有优良性能的感光体的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该方法中,采用能制得具有优良性能的感光体的电荷传输层用涂液的溶剂,它不会使电荷传输层用粘合树脂溶解,不会使电荷产生层溶出和不会使其功能成分溶解到电荷传输层中去。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包含在导电性基片上至少形成电荷产生层和电荷传输层的工序,其特征在于,用至少含有电荷产生物质、粘合树脂和溶剂的涂液成膜,形成上述电荷产生层,以及用至少含有电荷传输物质、粘合树脂和溶剂的涂液成膜,形成上述电荷传输层,而且,使用在上述形成电荷传输层的工序中上述电荷产生物质基本上不会溶解到电荷传输层用涂液中去的溶剂作为上述电荷传输层用涂液的溶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上述电荷传输层的涂液,使用该涂液在成膜于导电性基片上的总表面积在2500mm2以上的电荷产生层表面进行浸涂后,从该电荷传输层用涂液中也检测不出上述电荷产生层的电荷产生物质。上述电荷传输层用涂液的溶剂是1,3-二氧戊环与甲苯的混合溶剂,其中甲苯的量以10-80重量%为佳,上述电荷产生层用粘合树脂最好是氯乙烯类共聚树脂。附图的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感光体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截面图,1为导电性基片,2为内涂层,3为电荷产生层,4为电荷传输层。图1的感光体是分成电荷产生层3与电荷传输层4的功能分离型感光体,属于电荷传输层层压在电荷产生层上的带负电类型。虽然在图中未标出,也可在电荷传输层4上再设表面保护层。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中,重要的是,使用在形成电荷传输层4的工序中电荷产生物质基本上不会溶解到电荷传输层4用涂液中去的溶剂作为制造感光体时的形成电荷传输层4用涂液的溶剂。即,必须是,电荷产生层3用粘合树脂不会被电荷传输层4用涂液溶解,从而,电荷产生层3的电荷产生物质不会溶解到电荷传输层4用涂液中去。据此,在形成电荷传输层4的工序中,上述涂液的溶剂不会将电荷产生层3溶解而产生外观不良,电荷产生物质也不会溶解到电荷传输层4中去而造成电荷传输层4功能障碍,从而可得到不会电性能和反复使用时的抗疲劳性能不会劣化的高性能感光体。作为判断电荷产生物质溶出的检出方法,如可使用(株)岛津制作所生产的紫外光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3100PC测定电荷传输层用涂液的反射率,当检测出电荷产生物质的峰时判断有溶出。形成电荷传输层4的方法是,制备含有电荷传输物质、粘合树脂和溶剂的涂液,然后用此涂液以常用的涂布方法成膜,尤其是采用浸涂法时,从电荷产生层3中溶出的电荷产生物质容易混入到电荷传输层4用涂液中去,因此,容易受到由该电荷产生物质引起的感光体特性劣化的影响。在通常的100升大小的容器中浸涂时,若在电荷产生层3的成膜表面上形成平均膜厚为30μm左右的电荷传输层4,则至涂液用尽,可形成总表面积为2500m2的电荷传输层4。因此,为了将良好的涂液状态维持至最后,即使浸渍总表面积超过2500m2的电荷产生层3,也要求电荷产生层3中的成分不溶解到电荷传输层4用涂液中去。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较好的是,涂液温度为15-35℃,尤其为20-30℃,浸渍时间在5分钟以上,即使在形成于导电性基片1上的总表面积在2500m2以上的电荷产生层3表面浸涂电荷传输层4,从该电荷传输层4用涂液中也检测不出电荷产生层3含有的电荷产生物质。在本专利技术中,满足上述条件的合适的电荷传输层4用涂液的溶剂是1,3-二氧戊环与甲苯的混合溶剂,在该混合溶剂中,甲苯的量以10-80重量%为佳,更好地为10-50重量%。使用这样的溶剂,可防止单用1,3-二氧戊环等溶剂时出现的的电荷传输层4成膜时电荷产生层3溶解以及电荷产生物质溶解到电荷传输层4中去的现象,从而得以制造具有良好的涂布外观且带电性能、暗衰减性能和反复使用时的电气性能等不会劣化的高性能电子摄影用感光体。电荷产生层,电荷传输层等的成膜,如上所述,可采用常用的涂布方法。即将多层的掺入材料与合适的溶剂和满足本专利技术关于电荷传输层的条件的溶剂一起,用涂料混合器、球磨机、砂磨机、超声分散法等已知的方法溶解、分散,制成涂液,用浸渍法、喷涂法、绕线棒刮涂法等已知的方法成膜后,送入干燥工序,以将各功能层中的溶剂蒸发掉,形成均一的感光层。在干燥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电子摄影用感光体的制造方法,它包含在导电性基片上至少形成电荷产生层和电荷传输层的工序,其特征在于,用至少含有电荷产生物质、粘合树脂和溶剂的涂液成膜,形成上述电荷产生层,以及用至少含有电荷传输物质、粘合树脂和溶剂的涂液成膜,形成上述电荷传 输层,而且,使用在上述形成电荷传输层的工序中上述电荷产生物质基本上不会溶解到电荷传输层用涂液中去的溶剂作为上述电荷传输层用涂液的溶剂。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广高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电机影像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