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4997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显影装置,具有将显影辊的端部密封来防止从壳体内部泄漏显影剂的密封部件。上述壳体具有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在上述第一平面上安装有刮板,该刮板限制上述显影辊上的显影剂量。上述第二平面位于上述第一平面的上方。上述密封部件被定位成其端面位于上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并安装在上述壳体上。上述刮板推压上述密封部件的端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详细来说,涉及安装有密封部件的结构,该密封部件用于防止从显影辊两端部的显影剂泄漏。在37CFR1.97和1.98中公开了相关技术和信息的说明。
技术介绍
以往,电子照片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搭载在打印机、复合机以及传真机等上。利用容纳有显影剂(墨粉等)的显影装置将在感光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形成墨粉图像。转印装置将墨粉图像转印到记录纸上。定影装置将所转印的墨粉图像定影在记录纸上。在如上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显影装置中,作为显影辊的磁辊插入到显影套筒内。显影套筒可旋转地被支撑在壳体上。磁辊被固定在壳体上。显影套筒可以相对该磁辊旋转。例如,在容纳有双组分显影剂的显影装置中,显影剂被吸附在显影套筒的外周面,形成磁刷。墨粉粒子从该磁刷静电式地吸附到感光鼓的外周面,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成墨粉图像。一般来说,在显影装置中,密封部件被粘贴在壳体的内壁,显影套筒与该密封部件密接并滑动。因此,可以防止显影剂从壳体内部向侧方泄漏。具体来说,在显影装置上设置有刮板,该刮板进行对载体绒毛(carrier nap)的毛刺(bristles)刮除。密封部件的一个端面被推压在该刮板上。因此,在壳体的内壁密接有密封部件的外侧面,从而显影辊的端部被密封。在组装显影装置时,若密封部件的端部位于刮板的安装面的下方,则刮板的内面和密封部件的端面分离。此时,由于存在显影剂漏出的情况,所以在现有技术中,将刮板的安装面作为密封部件的端面所位于的下限的基准面。在现有技术中的显影装置中,截面形状大致为“C”状的密封部件被固定在壳体的内壁。在壳体的内壁形成有相对于安装密封部件的安装面向上侧倾斜的倾斜面。该倾斜面的棱线作为密封部件端面的安装位置的基准。但是,在现有技术的显影装置中,并没有设置密封部件端面的上限的基准面。因此,大多数情况下,要依靠作业者的经验来判断将密封部件的端面定位在下限基准面的上方多少程度。并且,若由不熟练的作业者组装显影装置,则密封部件的端面会从刮板的安装面向上方较大地突出。此时,由于在被刮板按压时密封部件弯曲,所以存在在密封部件和壳体的内壁之间产生缝隙的问题。这样,在现有技术的显影装置中,在密封部件的定位时容易产生偏差。由此,显影装置的组装精度差,组装效率低。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2177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317643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03-07398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因此,密封部件的定位变得容易,能够可靠地防止显影剂从壳体内部泄漏。此外,显影装置的组装精度也提高。本专利技术涉及显影装置。上述显影装置具有壳体、显影辊及密封部件。密封部件将显影辊的端部密封,防止从壳体内部泄漏显影剂。在壳体上设置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在第一平面上安装有刮板,刮板限制显影辊上的显影剂量。第二平面位于上述第一平面的上方,上述密封部件被定位成其端面(密封部件的端面)位于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刮板安装成推压上述密封部件的端面。根据本专利技术,可容易地进行密封部件的定位。并且,可靠地防止从壳体内部泄漏显影剂。此外,组装精度也提高。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中,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被分别设置为与用于安装密封部件的支座部邻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即使是不熟练的作业者也可容易地进行密封部件的定位。因此,组装精度的偏差很小。此外,组装效率也提高。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中,第二平面形成在设置于壳体的肋的上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可以在以往的壳体的结构上简单的进行追加来成形,此外,可以抑制部件数量,制造成本也降低。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显影装置的组装方法,上述显影装置具有将显影辊的端部密封来防止从壳体内部泄漏显影剂的密封部件。在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平面,安装有限制显影辊上的显影剂量的刮板;和第二平面,配置在上述第一平面的上方。并且,上述组装方法包括上述密封部件被定位成其端面位于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的工序、和刮板安装为推压上述密封部件的端面的工序。根据本专利技术,可容易地进行密封部件的定位。并且,可靠地防止从壳体内部泄漏显影剂。此外,组装精度也提高。以下通过结合附图来详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因素、工序、步骤、特点和优点将更加明显。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正面剖视图。图2是表示显影辊的结构的平面图。图3是表示显影辊和密封部件的配置的显影装置的正面剖视图。图4是密封部件的安装结构的立体图。图5是图4中安装刮板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密封部件的安装结构的放大立体图。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说明用于实施专利技术的最佳方式。图1是表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正面剖视图。图2是表示显影辊的结构的平面图。图3是表示显影辊和密封部件的配置的显影装置的正面剖视图。图4是密封部件的安装结构的立体图。图5是图4中安装刮板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密封部件的安装结构的放大立体图。图7是用剖视图表示图6的一部分的放大立体图。首先,在以下说明具有本实施例的显影装置4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配置在供纸盒6的上方。在从供纸盒6拾取的记录纸上转印将图像信息显影的墨粉图像。定影有墨粉图像的记录纸经由主搬运通路11被排出到排出托盘7上。排出托盘7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上部。此外,在主搬运通路11的外侧形成有反搬运通路12。该反搬运通路12用于两面打印时。反搬运通路12与主搬运通路11分支且合流。沿着该主搬运通路11配置有感光鼓单元2、曝光单元3、显影装置4以及定影装置5等。感光鼓单元2具有感光鼓21、带电器23以及清洁装置24等。带电器23使感光鼓21的表面带电。清洁装置24清洁感光鼓21的表面。来自曝光单元3的曝光头(图略)的激光通过带电器23和显影装置4之间的缝隙,照射在感光鼓21的外周面。由此,在感光鼓21的表面形成有静电潜像。在本实施例中,感光鼓单元2是将感光鼓21和带电器23作为一体组装的单元。曝光单元3使用LED头作为曝光头。LED头中线状地配置有发光点。该LED头根据被数字化的图像信息,在由带电器23带电的感光鼓21的外周面进行曝光。由此,在感光鼓21的外周面形成了静电潜像。显影装置4包括壳体40、搅拌室41、搅拌部件42、43、显影辊44以及运送辊45。壳体40收容由墨粉和载体(Carrier)构成的双组分显影剂。搅拌室41将壳体40内部划分成多个来形成。搅拌部件42、43对搅拌室41内的双组分显影剂进行搅拌。搅拌室41将从搅拌部件42、43供给的双组分显影剂提供给感光鼓21。运送辊44将从搅拌部件42、43供给的双组分显影剂提供给显影辊44。此外,显影装置4与墨粉室46连接。从该墨粉室46向搅拌室41补给墨粉。在本实施例中,在显影装置4的上部连接固定有感光鼓单元2,显影装置4和感光鼓单元2成为一体的单元。此时,显影辊44以及感光鼓21的外周面相对置。该单元体在与主搬运通路11正交的方向上可以从装置前侧拔出。显影装置4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参照图2及图3)。感光鼓21的外周面和转印辊81夹着主搬运通路11配置,并形成了夹持部。在主搬运通路11中,通过了配置有显影装置4的位置的记录纸,被送入夹持部。利用转印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影装置,具有将显影辊的端部密封来防止从壳体内部泄漏显影剂的密封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壳体具有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在上述第一平面上安装有刮板,该刮板限制上述显影辊上的显影剂量,上述第二平面位于上述第一平面的上方,上述密封部件被定位成其端面位于上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并安装在上述壳体上,上述刮板推压上述密封部件的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合秀明
申请(专利权)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