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锰纳米粒子增感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741431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卤化银感光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硫化锰纳米粒子增感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增感剂是将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的水溶液、水溶性锰盐的水溶液、水溶性含硫化合物的水溶液,其中:锰盐与含硫化合物的摩尔比在0.5∶1到2∶1之间,在温度为10~100℃条件下混合,搅拌,得到由硫化锰纳米粒子和水溶性无机物及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增感剂。所述的增感剂中硫化锰纳米粒子的浓度为10↑[-5]~10↑[-1]摩尔/升,水溶性无机物的浓度为2×10↑[-5]~2×10↑[-1]摩尔/升,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1~10%。该增感剂用作卤化银微晶乳剂的增感剂。可以减少潜影分散,提高感光度,提高反差,降低灰雾。(*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卤化银感光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硫化锰纳米粒子增感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卤化银微晶乳剂的增感主要有化学增感和光谱增感两类。化学增感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卤化银微晶在其本征光谱吸收区的感光度,光谱增感的目的主要是要增加卤化银微晶在其非本征光谱吸收区的感光度。通过硫增感、金增感、硫加金增感等化学增感过程,卤化银微晶表面将形成具有一定尺寸的化学敏化斑,即硫化银斑或硫化银金斑。在光的照射下,卤化银微晶中产生光生电子和空穴,敏化斑的主要作用就是俘获卤化银微晶中的光生电子或空穴,其中光生电子通过一定的光化学过程形成潜影和次潜影。如果一个卤化银微晶表面含有许多化学敏化斑,光照在微晶中所产生的电子和空穴有可能分别被这些敏化斑所俘获。由于至少需要数个光生电子与间隙银离子结合才能形成一个具有显影活性的潜影,因此敏化斑的分散会使单个敏化斑俘获电子的几率变小,导致生成潜影的几率变小,即敏化斑的分散可能造成潜影分散,感光度降低,反差也降低。为了提高感光度,增加反差,除控制敏化斑尺寸的大小外,还要使敏化斑相对集中,最好是一个微晶颗粒上只有一个敏化斑,只能形成一个潜影。通常的化学增感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硫化锰纳米粒子增感剂,其特征是:该增感剂由硫化锰纳米粒子、水溶性无机物的水溶液及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水溶液组成,其中,增感剂中的硫化锰纳米粒子的浓度为10↑[-5]~10↑[-1]摩尔/升,水溶性无机物的浓度为2×10↑[-5]~2×10↑[-1]摩尔/升,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1~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培李俊王素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