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供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8183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26
公开了一种防静电供电装置,该防静电供电装置包括与电源连接的供电接入端口、供电输出端口、控制主板和IO输出模块,其中,IO输出模块包括开关控制器和开关,开关串联在供电接入端口与供电输出端口之间。控制主板的防静电检测端口与防静电装置连接,检测防静电装置是否有被使用以及防静电措施是否有效,在防静电措施有效时控制IO输出模块的开关导通为与供电输出端口连接的外部设备供电,从而仅在防静电措施切实有效时,驱动外部设备工作,在防静电措施无效时可以最大限度杜绝带静电的工作人员对要保护的工作台上的设备、产品的接触带来的损伤,从而达到静电防护的目的。从而达到静电防护的目的。从而达到静电防护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静电供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防静电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防静电供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静电是一种隐形杀手,看不见也摸不着,可以瞬间产生压差高达几千伏的电压,使精密的电子器件受到致命的伤害。为了防止静电对半导体器件造成伤害,半导体企业要求工作人员在接触产品时必须正确佩戴防静电装置。目前市面上的防静电装置,虽然具有声光报警功能,但是在复杂的生产环境下报警声和报警指示无法引起工作人员的重视,或者因该报警器损坏无法发出报警,甚至会发生工作人员虽然佩戴了手环,但是没有打开防静电手环控制器的电源的情况,在这种状态下接触电子器件,将对器件产生致命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供电装置,以保障工作人员在用电工作时具有完备的防静电措施,规避对电子器件的静电伤害。
[0004]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
[0005]一种防静电供电装置,包括与电源连接的供电接入端口,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供电输出端口,与所述供电接入端口连接,并与需要供电的外部设备连接;
[0007]控制主板,包括与防静电装置连接的防静电检测端口、与控制主板的供电电源连接的电源供电端口和控制信号输出端口;
[0008]IO输出模块,包括开关和开关控制器,所述开关控制器与所述控制主板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连接,控制所述开关的导通和断开;所述开关串联在所述供电接入端口和所述供电输出端口之间。
[0009]可选地,所述开关和所述开关控制器为固态继电器;
[0010]所述固态继电器包括控制信号接收端口和两个输出端口,所述固态继电器的控制信号接收端口与所述控制主板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连接,所述固态继电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供电接入端口和所述供电输出端口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IO输出模块还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包括控制信号接收端口、开关公共端、开关常闭端和开关常开端,所述继电器的控制信号接收端口与所述控制主板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开关公共端与外部电源或信号源连接,所述开关常开端或开关常闭端与被控设备的电源端或信号端连接,控制所述被控设备的电源或信号的导通和断开。
[0012]可选地,所述开关和所述开关控制器为固态继电器;
[0013]所述固态继电器包括控制信号接收端口和两个输出端口,所述固态继电器的控制信号接收端口与所述控制主板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连接,所述固态继电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供电接入端口和所述供电输出端口连接;
[0014]所述控制主板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同时与所述固态继电器的控制信号接收端口
和所述继电器的控制信号接收端口连接。
[0015]可选地,所述IO输出模块包括至少两组所述开关和所述开关控制器。
[0016]可选地,所述供电输出端口的数量与所述开关和所述开关控制器的数量相匹配。
[0017]可选地,所述控制主板的防静电检测端口和控制信号输出端口的数量均于所述开关和所述开关控制器的数量相匹配。
[0018]可选地,所述电源的电压包括市电电压。
[0019]可选地,所述外部电源的电压包括交流电压和直流电压。
[0020]可选地,所述防静电装置包括接地端,所述控制主板包括接地端,所述防静电装置的接地端与所述控制主板的接地端电连接。
[0021]可选地,所述控制主板还包括:
[0022]网络通信端口,与外部设备通信连接。
[0023]可选地,所述控制主板还包括:
[0024]无线通信模块;
[0025]无线收发天线,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连接。
[0026]可选地,所述控制主板为集成电路板。
[0027]可选地,所述控制主板的供电电源为电源适配器,所述电源适配器包括与所述供电接入端口连接的电源输入端口和与所述控制主板的电源供电端口连接的电源输出端口。
[0028]可选地,还包括:
[0029]保险盒,串联在所述供电接入端口与所述IO输出模块之间。
[0030]可选地,还包括:
[0031]保险盒,串联在所述供电接入端口与所述电源适配器的电源接入端口之间。
[0032]可选地,还包括:
[0033]电源开关,连接在所述保险盒与所述防静电供电装置的供电接入端口之间。
[0034]可选地,还包括:
[0035]报警指示组件,所述报警指示组件包括指示灯和蜂鸣器。
[0036]本技术提供的防静电供电装置包括与电源连接的供电接入端口、供电输出端口、控制主板和IO输出模块,其中,IO输出模块包括开关,开关串联在供电接入端口与供电输出端口之间,控制主板可与防静电装置连接,检测防静电装置是否有被使用以及防静电措施是否有效,在防静电措施有效时控制IO输出模块导通供电接入端口与供电输出端口之间的连接,而外部设备通过该供电输出端口获得供电,从而仅在防静电措施切实有效时,驱动外部受静电影响的设备工作,否则不提供外部会受静电影响的设备的驱动电源,从而达到静电防护的目的。
[0037]IO输出模块可以包括固态继电器和继电器,固态继电器隔离性能好,可以实现对高压电如220V市电的安全控制,且触点的偏置不会额外产生静电或火花,可进一步保障安全;继电器可以满足外部设备更多的控制电压和控制方式需求,如可提供交流220V、直流24V、直流12V等电压的通断控制,也可控制直流信号的通断。
[0038]提供多个IO输出模块的可控通道,可以提高本技术的防静电供电装置的硬件的使用容错性,提高可靠性。
[0039]设置网络通信端口,可以通过网络通信控制外部设备工作,提供多种对外部设备
的控制措施,提高实用性。
[0040]提供控制主板的供电电源由电源适配器提供,且该电源适配器接入市电连接获得电源,可以直接为控制主板提供供电电源,无需额外提供控制主板供电电源,减少设备需求的外部辅助组件,提高实用性。
[0041]防静电供电装置的供电输入端后直接连接保险盒,以保障用电安全,也保障防静电供电装置组件的正常工作。
[0042]市电火线接入防静电供电装置后连接上保险盒之前,还通过电源开关,以该电源开关为该防静电供电装置的总开关,在不工作时关闭防静电供电装置的总供电,关机保护设备,且断开该电源开关,该防静电供电装置也无供电输出,可一键防静电保护。
[0043]本技术的防静电供电装置的防静电检测为实时检测,且实时控制供电输出的有无,即无论防静电装置的防静电功能在何时失效,均可以及时断开外部设备的供电,对外部设备实现高可靠的防静电保护。
附图说明
[0044]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0045]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静电供电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0046]图2示出了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静电供电装置,包括与电源连接的供电接入端口,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输出端口,与所述供电接入端口连接,并与需要供电的外部设备连接;控制主板,包括与防静电装置连接的防静电检测端口、与控制主板的供电电源连接的电源供电端口和控制信号输出端口;IO输出模块,包括开关和开关控制器,所述开关控制器与所述控制主板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连接,控制所述开关的导通和断开;所述开关串联在所述供电接入端口和所述供电输出端口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和所述开关控制器为固态继电器;所述固态继电器包括控制信号接收端口和两个输出端口,所述固态继电器的控制信号接收端口与所述控制主板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连接,所述固态继电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供电接入端口和所述供电输出端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IO输出模块还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包括控制信号接收端口、开关公共端、开关常闭端和开关常开端,所述继电器的控制信号接收端口与所述控制主板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开关公共端与外部电源或信号源连接,所述开关常开端或开关常闭端与被控设备的电源端或信号端连接,控制所述被控设备的电源或信号的导通和断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静电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和所述开关控制器为固态继电器;所述固态继电器包括控制信号接收端口和两个输出端口,所述固态继电器的控制信号接收端口与所述控制主板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连接,所述固态继电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供电接入端口和所述供电输出端口连接;所述控制主板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同时与所述固态继电器的控制信号接收端口和所述继电器的控制信号接收端口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IO输出模块包括至少两组所述开关和所述开关控制器。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防静电供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启炳吉征雷唐如梦周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集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