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释放的叶酸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9742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释放的叶酸片,包括:叶酸0.25~2.5重量份;乳糖60~85重量份;微晶纤维素10~30重量份;崩解剂1~5重量份;润滑剂0.5~2重量份;所述微晶纤维素包括粒度D90为10μm~25μm的微晶纤维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筛选合适的辅料以科学的比例进行组合使用,使得所得的叶酸片有效成分分散均匀,稳定性良好;同时通过乳糖与特定性状的微晶纤维素协同作用既可控制叶酸片的前期释放速度又能提高药物的最终溶出平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释放的叶酸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
,尤其涉及一种控制释放的叶酸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天然叶酸属于低分子量的B族水溶性维生素,它被发现后曾被命名为:维生素M、维生素B9、R因子等,又称蝶酰谷氨酸,人体不能合成和转化,只能从食物中获取,但其几乎参与体内所有的甲基化的生化代谢过程。叶酸存在于很多植物和动物组织中,主要以多聚谷氨酸盐形式存在,要经过由谷氨酸羧肽酶Ⅱ基因编码的谷氨基羧肽酶水解成单谷氨酸盐,才能被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由于天然叶酸的摄入不足,上世纪50年代人工合成了具有喋啶类结构的化合物(N-[4-[(2-氨基-4-氧代-1,4-二氢-6-喋啶)甲氨基]苯甲酰基]-L-谷氨酸),是天然叶酸的前体叶酸(以下简称叶酸,结构如式I所示)。叶酸缺乏可致临床多种疾病,如常见的叶酸缺乏巨幼细胞贫血,新生儿神经管畸形,以及近年研究较多的高同型半胱氨酸等。叶酸口服吸收后在小肠上皮细胞及肝细胞内先后通过二氢叶酸还原酶,四氢叶酸还原酶,5,10-亚甲基叶酸还原酶,将叶酸转化为有生理功能的5-甲基四氢叶酸,未经生物转换的叶酸进入循环系统通过肾脏快速排出。由于叶酸口服后主要在空肠上部吸收,但因叶酸结构存在较多极性基团,其吸收较慢,且吸收不完全,这给叶酸的给药剂量的治疗带来很大挑战(MARTINA.H,etal.BiowaiverMonographsforImmediateReleaseSolidOralDosageForms:Folicacid,).JPharmSci.2017)。r>同时叶酸对湿、热相对敏感,而湿法制粒过程,需要加水制粒并干燥,杂质明显增加,影响产品质量;并且湿法制粒工艺的步骤多,能耗大,连续性生产能力差。为减少水分对叶酸的影响,现有技术通常加入疏水性辅料微晶纤维素,但微晶纤维素用量增加,减慢释放,同时影响药物的最终溶出平台;为改善产品的溶出通常选择加入亲水性辅料,如增加乳糖用量、减少微晶纤维素用量使终溶出满足产品质量标准要求,但是会导致前期释放太快,无法达到控制释放行为的质量标准要求。如减少乳糖用量,增加微晶纤维素用量,使前期释放行为满足产品质量标准要求,但会因微晶纤维素的疏水性引起底部堆积,而导致终溶出偏低,无法达到接近完全溶出,不满足质量标准要求。无法通过调整两者比例,达到目标质量。因此,目前还没有十分理想的可以控制叶酸片的释放行为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前期释放速度可控且可达到良好释放平台的叶酸片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释放的叶酸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微晶纤维素包括粒度D90为10μm~25μm的微晶纤维素。优选的,所述乳糖选自乳糖G200、乳糖T70、乳糖T80、乳糖T100与乳糖F100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微晶纤维素包括微晶纤维素PH105。优选的,所述崩解剂选自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维酮、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与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润滑剂选自滑石粉、二氧化硅、硬脂酸、硬脂酸镁、山嵛酸甘油酯与硬脂富马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包括:优选的,包括: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控制释放的叶酸片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叶酸、乳糖、微晶纤维素与崩解剂混合,得到混合物;S2)将所述混合物与润滑剂混合,压片,得到叶酸片。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混合时搅拌的转速为2~5r/s,切刀的转速为20~40r/s;混合的时间为4~10min。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的控制释放的叶酸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叶酸、乳糖、微晶纤维素与崩解剂混合,干法制粒,得到中间体颗粒;将所述中间体颗粒与润滑剂混合,压片,得到叶酸片。优选的,所述干法制粒的成型压力为60~80bar;送料螺杆转速为30~50rpm;压辊转速为5~10rpm;整粒筛网为1.2mm;整粒转速为150~200rpm。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释放的叶酸片,包括:叶酸0.25~2.5重量份;乳糖60~85重量份;微晶纤维素10~30重量份;崩解剂1~5重量份;润滑剂0.5~2重量份;所述微晶纤维素包括粒度D90为10μm~25μm的微晶纤维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筛选合适的辅料以科学的比例进行组合使用,使得所得的叶酸片有效成分分散均匀,稳定性良好;同时通过乳糖与特定性状的微晶纤维素协同作用既可控制叶酸片的前期释放速度又能提高药物的最终溶出平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7中得到的控制释放的叶酸片的溶出曲线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对比例1~6中得到的控制释放的叶酸片的溶出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释放的叶酸片,包括:所述微晶纤维素包括粒度D90为10μm~25μm的微晶纤维素。本专利技术对所有原料的来源并没有特殊的限制,为市售即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叶酸片中主药叶酸的含量优选为0.25~2重量份,更优选为0.5~1.5重量份,再优选为0.5~1重量份,最优选为0.5重量份;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叶酸的含量优选为1重量份;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叶酸的含量优选为0.5重量份;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叶酸的含量优选为2.5重量份;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叶酸的含量优选为0.25重量份;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叶酸的含量优选为2重量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控制释放的叶酸片以乳糖与微晶纤维素为稀释剂;且所述微晶纤维素需包含粒度D90为10μm~25μm的微晶纤维素;所述乳糖与粒度D90为10μm~25μm的微晶纤维素的质量比优选为(2~8.5):1,更优选为(2.17~8.5):1,再优选为(2.86~8.5):1;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乳糖与粒度D90为10μm~25μm的微晶纤维素的质量比优选为2.17:1;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乳糖与粒度D90为10μm~25μm的微晶纤维素的质量比优选为2.86:1;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乳糖与粒度D90为10μm~25μm的微晶纤维素的质量比优选为8.5:1;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乳糖与粒度D90为10μm~25μm的微晶纤维素的质量比优选为7:1;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乳糖与粒度D90为10μm~25μm的微晶纤维素的质量比优选为3.2:1;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乳糖与粒度D90为10μm~25μm的微晶纤维素的质量比优选为4.7:1;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乳糖与粒度D90为10μm~25μm的微晶纤维素的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释放的叶酸片,其特征在于,包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释放的叶酸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微晶纤维素包括粒度D90为10μm~25μm的微晶纤维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释放的叶酸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乳糖选自乳糖G200、乳糖T70、乳糖T80、乳糖T100与乳糖F100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释放的叶酸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晶纤维素包括微晶纤维素PH1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释放的叶酸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崩解剂选自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维酮、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与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润滑剂选自滑石粉、二氧化硅、硬脂酸、硬脂酸镁、山嵛酸甘油酯与硬脂富马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释放的叶酸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释放的叶酸片,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正军马克阳孙亚南杨卓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斯利安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