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真空退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256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1
一种多工位真空退火机,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工作台、多个设于工作台上的抽真空室、与多个抽真空室分别相连通的抽真空机构、对其中一个或多个抽真空室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驱动抽真空室与加热机构相对移动的驱动机构。抽真空室包括设于工作台上的底座、能够与底座密封配合的上罩盖,底座与所述抽真空机构相连通。加热机构包括升降模块、设于升降模块下端部的电磁加热线圈,电磁加热线圈位于其中一个或多个抽真空室正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工位真空退火机,可以对工件进行单独的加热退火,使对待退火工件受热均匀,提高退火质量;且能够加热退火‑保温‑冷却‑加热退火循环不停歇自动化运转,将生产节拍化,无需人工干预,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真空退火机
本技术涉及真空退火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工位真空退火机。
技术介绍
退火处理,主要是指将金属材料曝露于高温一段很长时间后,然后再慢慢冷却的热处理制程。能够改善或消除钢铁在铸造、锻压、轧制和焊接过程中所造成的各种组织缺陷以及残余应力,防止工件变形、开裂,特别是在不锈钢薄板拉伸成型工艺方面;能够软化工件以便进行切削、成型加工;能够细化晶粒,改善组织以提高工件的机械性能;还可以为最终热处理(淬火、回火)作好组织准备。金属制品经过退火后,表面光洁、不氧化、不脱碳等优点。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退火设备多为功能单一且结构复杂的大型退火炉。传统的退火炉是将多个待退火工件同时放入退火炉中,然后在退火炉内部进行加热,这就使得炉内温度不均匀,退火质量差;且传统的退火炉无法连续生产,产能低下,后期维护成本高,体积庞大,建造费用高昂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工位真空退火机,可以对待退火工件进行单独的加热退火,使对待退火工件受热均匀,提高退火质量,且能够连续使用,提高产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工位真空退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机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工作台、多个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抽真空室、与多个所述抽真空室分别相连通的抽真空机构、对其中一个或多个所述抽真空室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驱动所述抽真空室与加热机构相对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抽真空室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底座、能够与所述底座密封配合的上罩盖,所述底座与所述抽真空机构相连通,所述加热机构包括与所述机架相固定的第一支架、可沿自身轴线方向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丝杠螺母、与所述第一丝杠螺母传动连接的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丝杠螺母相配合的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丝杠、设于所述第一丝杠下端部的电磁加热线圈,所述电磁加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真空退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机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工作台、多个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抽真空室、与多个所述抽真空室分别相连通的抽真空机构、对其中一个或多个所述抽真空室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驱动所述抽真空室与加热机构相对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抽真空室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底座、能够与所述底座密封配合的上罩盖,所述底座与所述抽真空机构相连通,所述加热机构包括与所述机架相固定的第一支架、可沿自身轴线方向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丝杠螺母、与所述第一丝杠螺母传动连接的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丝杠螺母相配合的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丝杠、设于所述第一丝杠下端部的电磁加热线圈,所述电磁加热线圈位于其中一个或多个所述抽真空室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真空退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机还包括设于所述加热机构上游的用于抓取所述上罩盖的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包括固定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二支架、可沿自身轴线方向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二丝杠螺母、与所述第二丝杠螺母传动连接的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丝杠螺母相配合的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丝杠、设于所述第二丝杠下端部的夹具,所述夹具位于其中一个所述抽真空室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真空退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震曹勇张培银李亚洲
申请(专利权)人:康普斯顿江苏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