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池,具体为一种多模块化安装结构的新能源电池包。
技术介绍
1、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汽车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及。伴随着行驶里程的不断增加,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电池组的数量也相应的增加,而电池包作为新能源汽车最重要也是最重的部件,其结构形式,直接影响到了整个车辆的使用性能。电池包组件的轻量化,模块化,功能化,性价比的要求越来越高。首先要求电池包具有高的结构强度,能够有效保护内部的电池组件,同时自身还要重量轻,最大程度的减少自重;其次,电池包还要具备温度调节的功能,确保内部电池始终处于最佳的温度区间;同时,还要求电池包易于安装和拆卸,实现灵活组合,从而能够快速的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2、市场上的新能源电池包在使用中,由于为了满足目前市场需求,加大电池模组的体量以及提升整体一体化结构,导致电池模组在使用中,不利于后续检修和维护,同时对于厂家在生产时组装存在一定的繁琐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多模块化安装结构的新能源电池包。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模块化安装结构的新能源电池包,包括底座机构(1)、顶框机构(2)、分隔机构(3)和电池模组(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机构(1)的顶端设置有顶框机构(2),且底座机构(1)的中部设置有分隔机构(3),所述分隔机构(3)的侧部连接有电池模组(4),所述底座机构(1)包括基座(101)、端板(102)、安装槽(103)、外接端口(104)和连接孔(105),且基座(101)的两端设置有端板(102),所述基座(101)的顶端设置有安装槽(103),所述端板(102)的一侧设置有外接端口(104),且端板(102)的边缘设置有连接孔(105)。
2.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模块化安装结构的新能源电池包,包括底座机构(1)、顶框机构(2)、分隔机构(3)和电池模组(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机构(1)的顶端设置有顶框机构(2),且底座机构(1)的中部设置有分隔机构(3),所述分隔机构(3)的侧部连接有电池模组(4),所述底座机构(1)包括基座(101)、端板(102)、安装槽(103)、外接端口(104)和连接孔(105),且基座(101)的两端设置有端板(102),所述基座(101)的顶端设置有安装槽(103),所述端板(102)的一侧设置有外接端口(104),且端板(102)的边缘设置有连接孔(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块化安装结构的新能源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102)共设置有对称分布的两组,且端板(102)与基座(101)之间为一体化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块化安装结构的新能源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03)共设置有等长的两组,且安装槽(103)呈十字状分布于基座(101)的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块化安装结构的新能源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端口(104)与端板(102)之间为半嵌入卡合连接,且外接端口(104)共设置有水平对称分布的两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震,曹勇,马红飞,
申请(专利权)人:康普斯顿江苏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