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散热的新能源电池承载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8155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散热的新能源电池承载架,包括架体、导热散热机构和隔热防护机构,所述架体的中部设置有导热散热机构,且架体的四周设置有隔热防护机构,所述导热散热机构包括隔板、镂空槽、导热铜条、散热槽和风机,且隔板内部设置有镂空槽,所述镂空槽的顶面设置有导热铜条,且导热铜条的一端设置有散热槽。该高效散热的新能源电池承载架,通过隔板对替换下来的旧电池进行承载,而隔板本体内部则均匀开设有镂空槽形成镂空结构,便于电池本体散热,配合镂空槽贴合的导热铜条与散热槽,通过风机形成辅助散热过程,通过这种架体内部两侧对称分布的传导散热方式,加快旧电池预热的降温,提升承载和收纳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池换电,具体为一种高效散热的新能源电池承载架


技术介绍

1、新能源电池又可指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一种补能方式,即通过换电站将车辆处于亏电状态的动力电池快速更换为容量饱和的电池,并将亏电电池重新存储到换电站中进行集中充电与管理,而在换电和管理存过程中,需要采用电池架对多组新能源替换的电池进行承载和摆放,以便于整理和转运使用。

2、现有电池承载架在进行电池的运转和搭载中,一般刚替换下的旧电池可能会存在余温预热等现象,一般电池承载架采用镂空设计,可将替换下来的旧电池摆放于架体上自然冷却,但若作业环境中存在温度较高等情况,其冷却速度缓慢,则容易存在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效散热的新能源电池承载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散热的新能源电池承载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散热的新能源电池承载架,包括架体、导热散热机构和隔热防护机构,所述架体的中部设置有导热散热机构,且架体的四周设置有隔热防护机构,所述导热散热机构包括隔板、镂空槽、导热铜条、散热槽和风机,且隔板内部设置有镂空槽,所述镂空槽的顶面设置有导热铜条,且导热铜条的一端设置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的内部设置有风机。

3、进一步的,所述镂空槽沿着隔板内部等距分布,且隔板顶面与导热铜条之间相贴合。

4、进一步的,所述导热铜条与散热槽之间相连接,且散热槽和风机沿着导热铜条两端对称分布。

5、进一步的,所述架体包括主框架、分隔槽、收纳抽屉、把手和防尘顶封,且主框架的底端设置有分隔槽,所述分隔槽的底部设置有收纳抽屉,且主框架的两侧设置有把手,所述主框架的顶面设置有防尘顶封。

6、进一步的,所述主框架与分隔槽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收纳抽屉与主框架之间为抽拉结构。

7、进一步的,所述把手沿着主框架两侧外壁对称分布,且防尘顶封沿着主框架顶面相贴合。

8、进一步的,所述隔热防护机构包括不锈钢层、玻纤层和包胶层,所述不锈钢层的外壁设置有玻纤层,且玻纤层的外壁设置有包胶层。

9、进一步的,所述玻纤层与不锈钢层和包胶层之间相粘接,且包胶层沿着包胶层四周外壁均匀分布。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高效散热的新能源电池承载架,通过隔板对替换下来的旧电池进行承载,而隔板本体内部则均匀开设有镂空槽形成镂空结构,便于电池本体散热,配合镂空槽贴合的导热铜条与散热槽,通过风机形成辅助散热过程,通过这种架体内部两侧对称分布的传导散热方式,加快旧电池预热的降温,提升承载和收纳安全性。

11、通过整体主框架与隔板组合形成整体承载架结构,配合分隔槽让整个电池收纳和转运过程保持良好的隔离状态,避免底面封实不利于散热。

12、内部架体材质采用不锈钢层制作,可保持整体结构的稳定和防锈防腐等作用,配合外壁四周贴合的玻纤层结构,可提供架体外壁的阻燃隔热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散热的新能源电池承载架,包括架体(1)、导热散热机构(2)和隔热防护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中部设置有导热散热机构(2),且架体(1)的四周设置有隔热防护机构(3),所述导热散热机构(2)包括隔板(201)、镂空槽(202)、导热铜条(203)、散热槽(204)和风机(205),且隔板(201)内部设置有镂空槽(202),所述镂空槽(202)的顶面设置有导热铜条(203),且导热铜条(203)的一端设置有散热槽(204),所述散热槽(204)的内部设置有风机(2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新能源电池承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槽(202)沿着隔板(201)内部等距分布,且隔板(201)顶面与导热铜条(203)之间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新能源电池承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铜条(203)与散热槽(204)之间相连接,且散热槽(204)和风机(205)沿着导热铜条(203)两端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新能源电池承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包括主框架(101)、分隔槽(102)、收纳抽屉(103)、把手(104)和防尘顶封(105),且主框架(101)的底端设置有分隔槽(102),所述分隔槽(102)的底部设置有收纳抽屉(103),且主框架(101)的两侧设置有把手(104),所述主框架(101)的顶面设置有防尘顶封(1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新能源电池承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101)与分隔槽(102)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收纳抽屉(103)与主框架(101)之间为抽拉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新能源电池承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04)沿着主框架(101)两侧外壁对称分布,且防尘顶封(105)沿着主框架(101)顶面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新能源电池承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防护机构(3)包括不锈钢层(301)、玻纤层(302)和包胶层(303),所述不锈钢层(301)的外壁设置有玻纤层(302),且玻纤层(302)的外壁设置有包胶层(30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新能源电池承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纤层(302)与不锈钢层(301)和包胶层(303)之间相粘接,且包胶层(303)沿着包胶层(303)四周外壁均匀分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散热的新能源电池承载架,包括架体(1)、导热散热机构(2)和隔热防护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中部设置有导热散热机构(2),且架体(1)的四周设置有隔热防护机构(3),所述导热散热机构(2)包括隔板(201)、镂空槽(202)、导热铜条(203)、散热槽(204)和风机(205),且隔板(201)内部设置有镂空槽(202),所述镂空槽(202)的顶面设置有导热铜条(203),且导热铜条(203)的一端设置有散热槽(204),所述散热槽(204)的内部设置有风机(2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新能源电池承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槽(202)沿着隔板(201)内部等距分布,且隔板(201)顶面与导热铜条(203)之间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新能源电池承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铜条(203)与散热槽(204)之间相连接,且散热槽(204)和风机(205)沿着导热铜条(203)两端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新能源电池承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包括主框架(101)、分隔槽(102)、收纳抽屉(103)、把手(104)和防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勇罗震李华
申请(专利权)人:康普斯顿江苏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