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线簧插孔加工设备及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线簧插孔加工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8139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簧插孔加工设备及方法,包括用于固定待加工的线簧插孔的定位结构;滚刀结构,滚刀结构包括第一滚刀组件、第二滚刀组件、第三控制部件和中空旋转平台;第一滚刀组件、第二滚刀组件均包括外筒和滚刀;第三控制部件包括第三滑块、第四滑块、用于驱动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同步相向运动的第三驱动结构;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之间设置有行程限位结构以使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相互靠近且移动至允许的最小距离时第一滚刀组件、第二滚刀组件中两个滚刀移动到最大位移量且两个滚刀中心连线的中点与待加工的线簧插孔的轴线重合。其可实现薄壁线簧插孔滚铆加工,且加工质量高,外观不会存在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簧插孔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簧插孔加工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线簧插孔是电连接器的一种,由于其具有优良的电接触性能、柔和稳定的低插拔力、对机构振动冲击的高适应能力、数十倍于其他结构连接器的长寿命、低于其他结构插孔接触件技术几个数量级的低失效率而得到广泛使用。

2、线簧插孔包括衬芯、前套管、尾套管和绕制在衬芯上的簧丝,如图4所示,衬芯置于前套管、尾套管内。前套管、尾套管一般采用黄铜,在薄壁线簧插孔中,由于铆接工艺都在零件电镀后的最后装配工序,不允许零件外观有损伤,受限于现有工艺的要求,现有前套管、尾套管的衔接处均采用点铆工艺均匀地在四周压出四点凹坑。

3、但是,采用点铆工艺加工的线簧插孔,其铆接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采用滚铆结构的线簧插孔可有效提高其铆接力,但是,由于线簧插孔的壁较薄,采用现有的滚铆工艺加工薄壁线簧插孔,其外观存在损伤,加工质量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线簧插孔加工设备及方法,其可实现薄壁线簧插孔滚铆加工,且加工质量高,外观不会存在损伤。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线簧插孔加工设备,包括:

4、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用于固定待加工的线簧插孔;

5、滚刀结构,所述滚刀结构包括第一滚刀组件、第二滚刀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滚刀组件、第二滚刀组件移动的第三控制部件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控制部件转动的中空旋转平台;所述第一滚刀组件、第二滚刀组件均包括外筒和连接在所述外筒上且绕所述外筒轴转动的滚刀;所述第三控制部件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滚刀组件的第三滑块、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滚刀组件的第四滑块、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同步相向运动的第三驱动结构;所述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之间设置有行程限位结构以使所述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相互靠近且移动至允许的最小距离时第一滚刀组件、第二滚刀组件中两个滚刀移动到最大位移量且两个滚刀中心连线的中点与待加工的线簧插孔的轴线重合。

6、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线簧插孔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控制待加工的线簧插孔固定不动;

8、采用两个滚刀对称置于线簧插孔的滚铆位置,控制两个滚刀进刀同步且速度一致,进刀的同时使两个滚刀自转且沿待加工的线簧插孔公转至少一周。

9、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0、本方案通过定位结构对线簧插孔进行固定,采用滚刀组件对线簧插孔进行滚铆加工,加工时,滚刀既可实现自转和公转,也能控制两侧滚刀进刀量相同,可在薄壁线簧插孔上加工出一圈滚铆结构,且外观没有损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簧插孔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簧插孔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限位结构至少有一组,每组行程限位结构包括一根或者两根螺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簧插孔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每组行程限位结构包括两根置于同一直线上的螺丝,两根螺丝通过螺孔分别在所述第三滑块(321)、第四滑块(32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簧插孔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结构(35)为单气管式夹爪气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线簧插孔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气缸的气管(36)上连接有一旋转接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簧插孔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芯座(211)、置于芯座(211)两侧的夹爪(212)、置于芯座(211)顶端且置于所述第一滚刀组件、第二滚刀组件之间的顶针(213)、用于控制夹爪(212)沿芯座(211)径向移动的第一控制部件(241)和用于控制顶针(213)沿芯座(211)轴向移动的第二控制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线簧插孔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213)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顶针(213)在径向上随动的随动部件上,所述随动部件通过轴承(221)与一转动筒(225)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线簧插孔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部件与所述顶针(213)之间设置有缓冲结构(22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线簧插孔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部件包括置于轴承内且两端均呈开口状的内筒(222)和用于封闭所述内筒(222)顶端的端盖(223),所述内筒(222)内包括置于所述内筒(222)顶端的第一孔段和置于所述内筒(222)底端且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孔段的第二孔段;

10.一种线簧插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簧插孔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簧插孔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限位结构至少有一组,每组行程限位结构包括一根或者两根螺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簧插孔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每组行程限位结构包括两根置于同一直线上的螺丝,两根螺丝通过螺孔分别在所述第三滑块(321)、第四滑块(32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簧插孔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结构(35)为单气管式夹爪气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线簧插孔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气缸的气管(36)上连接有一旋转接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簧插孔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芯座(211)、置于芯座(211)两侧的夹爪(212)、置于芯座(211)顶端且置于所述第一滚刀组件、第二滚刀组件之间的顶针(213)、用于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刘明杜俊祥李菲菲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华丰互连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