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4169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待密封管的密封帽盖板;若干锁紧机构,设置在所述密封帽盖板上,并用于与槽车口抵接以使所述密封帽盖板与槽车口密闭压紧;以及可旋转的密封机构,设置在所述密封帽盖板上,并用于与所述待密封管连接,以使所述密封帽盖板可围绕所述待密封管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密封装置可以围绕待密封管进行旋转,因而在密封锁紧的过程中,若遇到槽车口具有探入槽车口的附加结构,锁紧机构可以避让该探入槽车口的附加结构,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调整锁紧机构在槽车口的方位,进而实现密闭压紧槽车口的效果,避免了污染大气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降低了火灾、爆炸等安全隐患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封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油或化学品运输设备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为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大气环境,储运油库的火车装车都需要采用密闭装车鹤管。目前常用的鹤管可分为上装式鹤管和下装式鹤管,多数油罐车在装卸油品时采用上装式鹤管。在密闭装车鹤管的密封技术中,密封帽与火车罐口之间的密闭压紧是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火车密闭装车鹤管所采用的密封帽多为内侧压紧装置,但是,当此类装置遇到特殊槽车罐口时则无法实现密闭压紧的效果,例如,当遇到槽车口内部附加有检修扶梯等探入槽车口的附加结构时,使得压紧装置无法实现锁紧密封帽的效果,从而使得易挥发、易燃、易爆的油品或化工品泄露,导致污染大气或带来火灾、爆炸等安全隐患。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装置,以解决现有密闭装车鹤管在槽车口内部附加有探入槽车口的附加结构时,采用压紧装置无法达到密闭压紧的效果,从而导致污染大气或带来火灾、爆炸等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待密封管的密封帽盖板;若干锁紧机构,设置在所述密封帽盖板上,并用于与槽车口抵接以使所述密封帽盖板与槽车口密闭压紧;以及可旋转的密封机构,设置在所述密封帽盖板上,并用于与所述待密封管连接,以使所述密封帽盖板可围绕所述待密封管旋转。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可旋转的密封机构包括:外圈,设置在所述密封帽盖板上;以及内圈,设置在所述外圈上并与所述外圈转动连接,并用于与所述待密封管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外圈包括第一外圈和第二外圈,所述第一外圈设置在所述密封帽盖板上,所述第二外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圈上;所述内圈表面为弧面,所述第一外圈上设置有与所述弧面适配的第一内凹面,所述第二外圈设置有与所述弧面适配的第二内凹面,所述内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圈和所述第二外圈上并与所述第一外圈和所述第二外圈转动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外圈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内圈外壁对应所述第一凹槽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有滚珠,所述内圈与所述滚珠滚动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密封帽盖板呈圆环状,若干所述锁紧机构沿所述密封帽盖板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密封帽盖板上。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气缸组件,设置在所述密封帽盖板上;铰接件,设置在所述气缸组件上;以及锁紧组件,设置在所述密封帽盖板上并与所述铰接件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气缸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密封帽盖板上;以及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气缸上设置有缸杆,所述缸杆穿设于所述密封帽盖板并与所述铰接件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缸杆直接与所述铰接件连接或者通过延长杆与所述铰接件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锁紧组件包括:第二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密封帽盖板底部;第一连杆,连接于所述铰接件;第二连杆,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上,并与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铰接件的一端滑移连接;卡爪,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以及第三连杆,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上,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卡爪转动上。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气缸组件还包括衬套,所述缸杆穿设于所述衬套中。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滑移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滑块,所述第二连杆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块适配的滑槽,所述滑块可在所述滑槽上滑移运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圈与所述内圈之间。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圈与所述密封帽盖板之间。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密封帽盖板底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第四密封圈,所述第四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之间。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密封装置还包括销轴,所述缸杆与所述铰接件之间、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铰接件、所述第二连杆之间、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安装座、所述卡爪之间以及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二安装座、所述卡爪之间均通过所述销轴转动连接。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待密封管的密封帽盖板;若干锁紧机构,设置在所述密封帽盖板上,并用于与槽车口抵接以使所述密封帽盖板与槽车口密闭压紧;以及可旋转的密封机构,设置在所述密封帽盖板上,并用于与所述待密封管连接,以使所述密封帽盖板可围绕所述待密封管旋转。本技术中的密封装置可以围绕待密封管进行旋转,因而在密封锁紧的过程中,若遇到槽车口具有探入槽车口的附加结构,则锁紧机构可以避让该探入槽车口的附加结构,即本技术可以调整锁紧机构在槽车口的方位,进而实现密闭压紧槽车口的效果,避免了污染大气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降低了火灾、爆炸等安全隐患风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中一种密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一种密封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中一种密封装置与槽车口的安装示意图。图5是另一实施例中密封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附图中各标记:1、密封帽盖板;2、锁紧机构;21、气缸组件;211、第一安装座;212、气缸;213、缸杆;2131、延长杆;214、衬套;22、铰接件;23、锁紧组件;231、第二安装座;232、第一连杆;233、第二连杆;234、卡爪;235、第三连杆;3、密封机构;31、外圈;311、第一外圈;3111、第一内凹面;312、第二外圈;3121、第二内凹面;313、第一凹槽;32、内圈;321、第二凹槽;322、弧面;333、滚珠;4、第一密封圈;5、第二密封圈;6、第三密封圈;7、销轴;8、鹤管垂管;9、槽车口;10、附加结构;11、第四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由于密封帽与槽车口(火车灌口、汽车灌口等)之间的密闭属于内部压紧,使得操作人员无法观测内部锁紧状态,故而无法实现预期效果。另外,市场上常见的密闭装车鹤管所采用的密封帽多为内侧压紧装置,当此类装置遇到特殊槽车罐口时则无法实现密闭压紧的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安装在待密封管上,例如,所述待密封管可以是鹤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安装待密封管的密封帽盖板;/n若干锁紧机构,设置在所述密封帽盖板上,并用于与槽车口抵接以使所述密封帽盖板与槽车口密闭压紧;以及/n可旋转的密封机构,设置在所述密封帽盖板上,并用于与所述待密封管连接,以使所述密封帽盖板可围绕所述待密封管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安装待密封管的密封帽盖板;
若干锁紧机构,设置在所述密封帽盖板上,并用于与槽车口抵接以使所述密封帽盖板与槽车口密闭压紧;以及
可旋转的密封机构,设置在所述密封帽盖板上,并用于与所述待密封管连接,以使所述密封帽盖板可围绕所述待密封管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转的密封机构包括:
外圈,设置在所述密封帽盖板上;以及
内圈,设置在所述外圈上并与所述外圈转动连接,并用于与所述待密封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包括第一外圈和第二外圈,所述第一外圈设置在所述密封帽盖板上,所述第二外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圈上;所述内圈表面为弧面,所述第一外圈上设置有与所述弧面适配的第一内凹面,所述第二外圈设置有与所述弧面适配的第二内凹面,所述内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圈和所述第二外圈上并与所述第一外圈和所述第二外圈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内圈外壁对应所述第一凹槽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有滚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帽盖板呈圆环状,若干所述锁紧机构沿所述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明狄延龙王海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牧晨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