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通径弹下放缓冲装置和气动通径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8850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径弹下放装置和采用这种装置的气动通径机,既能够避免通径弹冲击输送带并滚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径弹下放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仓、左托臂、右托臂、缓冲缸,左托臂、右托臂铰接在弹仓内部,缓冲缸缸体安装在弹仓上,缓冲缸缸杆与左右托臂中的1个连接,带动左右托臂合拢和张开;通径弹在左右托臂之间,左右托臂张开时,通径弹沿着左右托臂之间的空隙下落。缓冲缸打开速度可以调节,在左右托臂张开时,通径弹徐徐下落,最终落下到输送带时,速度较直接落入缓冲带要减慢许多,从而避免了冲击输送带,进而滚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动通径弹下放缓冲装置和气动通径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通径
,具体地涉及一种通径弹下放装置和气动通径机。
技术介绍
通过通径机检测钢管内孔是常用的手段,气动通径机采用气动方式把通径弹对准内孔发射方式检测,速度快,方式简便;申请号为200820000942.X的一种气动钢管通径机文献提出来一种典型的通径方式。现有技术中采用这种方式进行通径时,通径弹发射到接收侧后,下落到输送带上,下落过程速度较快时,通径弹容易冲击输送带并由输送带上滚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径弹下放装置和采用这种装置的气动通径机,既能够避免通径弹冲击输送带并滚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径弹下放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仓、左托臂、右托臂、缓冲缸,左托臂、右托臂铰接在弹仓内部,缓冲缸缸体安装在弹仓上,缓冲缸缸杆与左右托臂中的1个连接,带动左右托臂合拢和张开;通径弹在左右托臂之间,左右托臂张开时,通径弹沿着左右托臂之间的空隙下落。缓冲缸打开速度可以调节,在左右托臂张开时,通径弹徐徐下落,最终落下到输送带时,速度较直接落入缓冲带要减慢许多,从而避免了冲击输送带,进而滚落的问题。作为通径弹下放缓冲装置一种实施方式:左右托臂为叉状,安装时,左托臂上的分叉探入右托臂的两分叉之间的空隙中,右托臂上的分叉探入左托臂的两分叉之间的空隙中。左右托臂的分叉相互探入,上部分之间闭合,构成接弹腔,更加充分利用了空间。为了避免通径弹由分叉中脱出或卡住:左托臂、右托臂的两分叉之间的间距小于通径弹的长度。无论在任何状态,均有2个以上分叉接住通径弹。作为通径弹下放缓冲装置驱动方式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驱动臂,所述驱动臂与右托臂连接,驱动臂末端与缓冲缸缸杆铰接,由缓冲缸通过驱动臂带动右托臂张开和闭合。此种方式安装方便,控制容易。为了实现左右托臂联动:还包括左联动臂和右联动臂,左联动臂与左托臂连接,右联动臂与右托臂连接,左右联动臂上均设有齿轮的一部分,且相互之间啮合,驱动缸缸杆伸缩时,通过驱动臂、右托臂、右联动臂、左联动臂进行传动,从而保证左托臂和右托臂之间的同步运动。左右托臂同时打开和闭合,通径弹由弹仓中心线下落,保证位置不会产生偏移。缓冲臂动作时,主要是转动方式,为了适应缓冲臂的转动:缓冲缸缸体铰接在弹仓上。采用这种方式缓冲缸不易产生卡滞。左托臂、右托臂上安装有衬垫。通径弹落到衬垫上,既保护了通径弹,也保护了左右托臂本体,只需要将衬垫作为易损件更换即可。以下是安装有本通径弹下放缓冲装置的气动通径机:通径弹下放缓冲装置下方设置有通径弹输送装置,后方对应通径弹位置设置有缓冲垫,通径弹下放缓冲装置前方为被通径钢管。工作时,通径弹由钢管冲入弹仓中,遇到缓冲垫回弹,落到左右托臂上,随着托臂的打开徐徐下落,直至落到输送带上;采用本气动通径弹举升装置的通径机工作顺畅,故障率低。附图说明图1是安装有本专利技术的通径弹下放缓冲装置一种实施例的通径机的结构示意图,用以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通径弹下放缓冲装置使用场合。图2是图1中通径弹下放缓冲装置的侧视图。图3、4、5是图2的正视图,图3、4、5分别表示托臂打阶段不同状态,图3为左右托臂闭合最紧的状态;图4为左右托臂打开到中途的状态;图5为左右托臂张开最大,通径弹落到输送带的状态。图6是图1中通径机上所包含的气动通径弹举升装置一种实施例结构的正视图。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视图。图8、9、10、11是图6的另一个局部放大视图,图8、9、10、11分别表示不同状态,图8为托举器处于最下端时的状态;图9为左托举板和右托举板下平面与上限位器、下限位器均接触时的状态;图10为左右托举板与下限位器分离,与上限位器接触时的状态;图11为通径弹举升到最高位置时的状态。图12是图6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一,结合附图1-5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通径弹下放缓冲装置一种实施方式,以及安装有此种通径弹下放缓冲装置的通径机的工作原理。如图1、2所示,通径机设置有气动通径弹举升装置1、通径弹下放缓冲装置2、通径弹缓冲垫3、通径弹输送装置4、发射装置5,通径弹输送装置4在气动通径弹举升装置1、通径弹下放缓冲装置2之间设置,用以输送通径弹。工作时,发射装置4发射通径弹对钢管进行通径检测,通径完毕的通径弹进入通径弹输送装置4后遇到通径弹缓冲垫3反弹回来;经过通径弹输送装置4的缓冲,落入输送带上,再由输送带输送回通径弹举升装置1中。通径弹输送装置4将通径弹运输到气动通径弹举升装置1中,举升装置将通径弹举升至最高处,进行发射准备;图1中采用箭头示意通径弹由输送装置输送至举升装置,再由举升装置举升至发射装置前的发射准备位置的过程,图中通径弹所在位置表示不同状态;箭头表示通径弹运动的方向。如图3所示:右托臂22、左托臂23铰接在弹仓21内部,缓冲缸缸体24安装在弹仓21上,缓冲缸24缸杆与驱动臂25铰接,驱动臂25与右托臂22连接,驱动臂25末端与缓冲缸24缸杆铰接,由缓冲缸24通过驱动臂25带动右托臂22张开和闭合;右联动臂26与右托臂22连接,左联动臂27与左托臂23连接,左右联动臂上均设有齿轮的一部分,且相互之间啮合,驱动缸缸杆伸缩时,通过驱动臂25、右托臂22、右联动臂26、左联动臂27进行传动。如图2所示:左右托臂为叉状,安装时,左托臂23上的分叉探入右托臂22的两分叉之间的空隙中,右托臂22上的分叉探入左托臂23的两分叉之间的空隙中,左托臂23、右托臂22的两分叉之间的间距M小于通径弹的长度L。图中采用实线表示一个右托臂上分叉的位置,采用双点划表示左托臂分叉的位置。无论在任何状态,均有2个以上分叉接住通径弹。左右托臂的分叉相互探入,上部分之间闭合,构成接弹腔,更加充分利用了空间。左托臂、右托臂上均安装有衬垫。如图2、3、4、5工作时,通径完毕的通径弹遇到通径弹缓冲垫3反弹回来,落到左右托臂形成的空腔中,缓冲缸动作,带动左右托臂缓慢打开,通径弹徐徐下落,最终落下到输送带时,速度较直接落入缓冲带要减慢许多,从而避免了冲击输送带,进而滚落的问题。通过右联动臂、左联动臂的齿轮啮合,左右托臂同时打开和闭合,通径弹由弹仓中心线下落,保证位置不会产生偏移。缓冲臂动作时,主要是转动方式,为了适应缓冲臂的转动:缓冲缸缸体铰接在弹仓上。采用这种方式缓冲缸不易产生卡滞。通径弹落到衬垫上,既保护了通径弹,也保护了左右托臂本体,只需要将衬垫作为易损件更换即可。图6-12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到的通径机上的气动通径弹举升装置1的结构和原理图。如图6所示:举升缸12本体安装在举升基座11上,上限位器13、托举器15安装在举升缸12缸杆上,托举器15安装在上限位器13上方,下限位器14安装在举升基座11上,下限位器14左右对称且各有一凸起,分别对应左托举板和右托举板下部;限位侧板16安装在举升基座上,左右各设置一块。如图7所示,还安装有2个导向装置17和2个调整柱18,导向筒171与举升基座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径弹下放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仓、左托臂、右托臂、缓冲缸,左托臂、右托臂铰接在弹仓内部,缓冲缸缸体安装在弹仓上,缓冲缸缸杆与左右托臂中的1个连接,带动左右托臂合拢和张开;通径弹在左右托臂之间,左右托臂张开时,通径弹沿着左右托臂之间的空隙下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径弹下放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仓、左托臂、右托臂、缓冲缸,左托臂、右托臂铰接在弹仓内部,缓冲缸缸体安装在弹仓上,缓冲缸缸杆与左右托臂中的1个连接,带动左右托臂合拢和张开;通径弹在左右托臂之间,左右托臂张开时,通径弹沿着左右托臂之间的空隙下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径弹下放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左右托臂为叉状,安装时,左托臂上的分叉探入右托臂的两分叉之间的空隙中,右托臂上的分叉探入左托臂的两分叉之间的空隙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径弹下放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左托臂、右托臂的两分叉之间的间距小于通径弹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径弹下放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臂,所述驱动臂与右托臂连接,驱动臂末端与缓冲缸缸杆铰接,由缓冲缸通过驱动臂带动右托臂张开和闭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径弹下放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联动臂和右联动臂,左联动臂与左托臂连接,右联动臂与右托臂连接,左右联动臂上均设有齿轮的一部分,且相互之间啮合,驱动缸缸杆伸缩时,通过驱动臂、右托臂、右联动臂、左联动臂进行传动,从而保证左托臂和右托臂之间的同步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径弹下放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缸缸体铰接在弹仓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径弹下放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左托臂、右托臂上安装有衬垫。


8.安装有权利要求1至7任1项所述的通径弹下放缓冲装置的气动通径机,其特征在于:通径弹下放缓冲装置下方设置有通径弹输送装置,后方对应通径弹位置设置有缓冲垫,通径弹下放缓冲装置前方为被通径钢管。


9.根据权利要求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逄鹏邸瑞勋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中瑞泰软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