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模架的量具校准集成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255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行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具模架的量具校准集成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有一个以上不同长度并作为千分尺校准的长条形测量槽,每一个相邻两个长条形测量槽的长边重合,最终构成一个阶梯状的第一测量区域,在第一测量区域的侧边设有一个以上并作为校正内径杠杆百分表的第一测量孔,在第一测量区域内还设有一个以上并作为校正内径杠杆百分表的第二测量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将校准不同测量工具集合到一个板体上,使其能够对不同测量工具中的千分尺和杠杆百分表进行测量校正,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测量工具在校棒丢失后,需要花时间找寻校棒带来的时间浪费,最终省去找的时间,具有节省时间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模架的量具校准集成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行业
,特别涉及一种模具模架的量具校准集成板。
技术介绍
目前的千分尺和杠杆百分表均独立的测量工具,但是都需要其搭配校棒才可以测量内径和外径,在使用过程中测量用具乱放而导致校棒找不到的问题,进而使得千分尺和杠杆百分表无法进行测量内径和外径,因此导致使用范围窄和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范围广、使用更方便、丢失校棒可以使用的模具模架的量具校准集成板。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具模架的量具校准集成板,包括板体,在板体上设有一个以上不同长度并作为千分尺校准的长条形测量槽,所述长条形测量槽用于测量校正千分尺量具,在板体的侧边标记有用于对长条形测量槽的尺寸长度进行标识的长度尺寸标识码,每一个相邻两个长条形测量槽的长边重合,最终构成一个阶梯状的第一测量区域,在第一测量区域的侧边设有一个以上并作为校正内径杠杆百分表的第一测量孔,所述第一测量孔的直径大小均不同,在第一测量区域内还设有一个以上并作为校正内径杠杆百分表的第二测量孔,第二测量孔用于校正内径杠杆百分表的直径,所述第二测量孔的直径大小均不同,在每一个第一测量孔和第二测量孔均标记有对应测量孔直径大小的直径标识码,所述第一测量区域以板体的左侧顶交为坐标原点O。优选地,所述第一测量孔的直径范围在12-130mm之间,所述第二测量孔的直径范围在25-120mm之间,通过对第一测量孔和第二测量孔的直径设置不同,同时在上述范围内,使其能够适应大部分校正内径杠杆百分表的测量,最终提高实用性。优选地,所述板体上还设有四个M30的起吊工件用的吊环孔,通过设置起吊工件用的吊环孔,使其能够对板体工件进行起吊,进一步提高实用性。优选地,所述板体上还设有两个长方形校正槽,其中一个长方形校正槽的长度为90mm,宽度为55mm,另一个长方形校正槽的长度为70mm,宽度为60mm,在长方形校正槽的侧边均设有标记长度和宽度的识别码,通过设置两个长方形校正槽,使其能够对千分尺内径的测量校正,进一步提高实用性。优选地,所述板体的底部四周均设有一个凹槽,在四个凹槽之间的下方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板体的固定支架,在固定支架与板体的下表面之间设有垫板,通过设置固定支架,实现对板体的放置作用,方便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通过设置将校准不同测量工具集合到一个板体上,使其能够对不同测量工具中的千分尺和杠杆百分表进行测量校正,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测量工具在校棒丢失后,需要花时间找寻校棒带来的时间浪费,最终省去找的时间,具有节省时间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板体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板体与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板体;2-长条形测量槽;3-长度尺寸标识码;4-第一测量区域;5-第一测量孔;6-第二测量孔;7-直径标识码;8-吊环孔;9-长方形校正槽;10-凹槽;11-固定支架;12-垫板;13-识别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模具模架的量具校准集成板,包括板体1,在板体1上设有一个以上不同长度并作为千分尺校准的长条形测量槽2,所述长条形测量槽2用于测量校正千分尺量具,在板体1的侧边标记有用于对长条形测量槽2的尺寸长度进行标识的长度尺寸标识码3,每一个相邻两个长条形测量槽2的长边重合,最终构成一个阶梯状的第一测量区域4,在第一测量区域4的侧边设有一个以上并作为校正内径杠杆百分表的第一测量孔5,所述第一测量孔5的直径大小均不同,在第一测量区域4内还设有一个以上并作为校正内径杠杆百分表的第二测量孔6,第二测量孔6用于校正内径杠杆百分表的直径,所述第二测量孔6的直径大小均不同,在每一个第一测量孔5和第二测量孔6均标记有对应测量孔直径大小的直径标识码7,所述第一测量区域以板体的左侧顶交为坐标原点O,所述第一测量区域5的长度范围为:50-950mm,所述第一测量区域5的宽度范围为50-500mm,所述第一测量孔5的直径范围在12-130mm之间,所述第二测量孔6的直径范围在25-120mm之间,在板体1上还设有四个M30的起吊工件用的吊环孔8,在板体1上还设有两个长方形校正槽9,其中一个长方形校正槽9的长度为90mm,宽度为55mm,另一个长方形校正槽9的长度为70mm,宽度为60mm,在长方形校正槽9的侧边均设有标记长度和宽度的识别码13,所述板体1的底部四周均设有一个凹槽10,在四个凹槽10之间的下方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板体1的固定支架11,在固定支架11与板体1的下表面之间设有垫板12。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在长度尺寸标识码3、识别码13均未标识时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一种模具模架的量具校准集成板的使用过程如下:将不同测量工具集合到一个板体1上,使其能够对不同千分尺进行测量校正,当需要校正内径千分尺量具时,只需要将千分尺对准对应长度的长条形测量槽2内,然后通过读取侧边的长度尺寸标识码3即可获取该千分尺量具的长度,即可以校正内径千分尺,其测量范围在50-950mm之间,当要校正外径千分尺量具时,也可以将千分尺一边对准板体,一边在对应长度的长条形测量槽2,即可获知外径数据,可以校正外径千分尺,其测量范围在25-550mm之间,当需要校正内径杠杆百分表时,直接将内径杠杆百分表放入对应第一测量孔和第二测量孔6,即可测量直径范围12-130mm。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模架的量具校准集成板,包括板体, 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上设有一个以上不同长度并作为千分尺校准的长条形测量槽,所述长条形测量槽用于测量校正千分尺量具,在板体的侧边标记有用于对长条形测量槽的尺寸长度进行标识的长度尺寸标识码,每一个相邻两个长条形测量槽的长边重合,最终构成一个阶梯状的第一测量区域,在第一测量区域的侧边设有一个以上并作为校正内径杠杆百分表的第一测量孔,所述第一测量孔的直径大小均不同,在第一测量区域内还设有一个以上并作为校正内径杠杆百分表的第二测量孔,第二测量孔用于校正内径杠杆百分表的直径,所述第二测量孔的直径大小均不同,在每一个第一测量孔和第二测量孔均标记有对应测量孔直径大小的直径标识码,所述第一测量区域以板体的左侧顶交为坐标原点O。/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模架的量具校准集成板,包括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上设有一个以上不同长度并作为千分尺校准的长条形测量槽,所述长条形测量槽用于测量校正千分尺量具,在板体的侧边标记有用于对长条形测量槽的尺寸长度进行标识的长度尺寸标识码,每一个相邻两个长条形测量槽的长边重合,最终构成一个阶梯状的第一测量区域,在第一测量区域的侧边设有一个以上并作为校正内径杠杆百分表的第一测量孔,所述第一测量孔的直径大小均不同,在第一测量区域内还设有一个以上并作为校正内径杠杆百分表的第二测量孔,第二测量孔用于校正内径杠杆百分表的直径,所述第二测量孔的直径大小均不同,在每一个第一测量孔和第二测量孔均标记有对应测量孔直径大小的直径标识码,所述第一测量区域以板体的左侧顶交为坐标原点O。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具模架的量具校准集成板,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国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品晟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