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轮盘式驻车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875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轮盘式驻车制动器,包括制动盘、制动轮缸、活塞、推力盘、推力柱、驱动件以及摩擦片,其中:所述制动轮缸的一端开设有敞口的油腔;所述活塞可轴向滑移的设置于所述油腔内;所述推力盘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推力盘连接,以驱动所述推力盘转动,所述推力盘的背离所述活塞的端面上凹设有弧形螺旋槽;所述推力柱的一端与所述摩擦片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力柱的另一端抵紧于所述弧形螺旋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盘中鼓式驻车制动器制动能力较低,不能满足总重量较大的车辆对驻车制动能力要求等问题,同时由于大部分零部件与液压行车制动器共用,结构简单,降低了整车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轮盘式驻车制动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驻车制动器,特别是一种后轮盘式驻车制动器。
技术介绍
一种四轮盘式制动汽车采用后轮盘中鼓式驻车制动器结构,后轮鼓式驻车制动器布置在后轮行车制动盘中央,与传统的后轮鼓式制动器所附带的后轮驻车制动器结构类似,通用性较高。但该型结构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制动盘中部空间限制,后轮盘中鼓式驻车制动器直径较小,驻车制动能力较低,不能满足总重量较大的车辆对驻车制动能力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轮盘式驻车制动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盘中鼓式驻车制动器制动能力较低,不能满足总重量较大的车辆对驻车制动能力的要求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后轮盘式驻车制动器,包括制动盘、制动轮缸、活塞、推力盘、推力柱、驱动件以及摩擦片,其中:所述制动轮缸的一端开设有敞口的油腔,所述制动轮缸的另一端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油腔连通的进油口;所述活塞可轴向滑移的设置于所述油腔内,所述活塞背离所述制动轮缸的一端开设有敞口的容纳腔;所述推力盘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推力盘连接,以驱动所述推力盘转动,所述推力盘的背离所述活塞的端面上凹设有弧形螺旋槽;所述推力柱的一端与所述摩擦片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力柱的另一端抵紧于所述弧形螺旋槽内,随着所述推力盘的转动,所述推力柱沿着所述活塞的轴线方向移动,使得摩擦片贴紧或远离所述制动盘。如上所述的一种后轮盘式驻车制动器,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驱动件包括旋转轴、摆臂以及制动拉丝,其中:所述制动轮缸的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油腔连通的第一过孔;所述活塞的靠近所述制动轮缸的端面上开始有第二过孔,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的轴线相重合,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依次贯穿过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后与所述推力盘固定连接,所述摆臂固定于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所述制动拉丝连接于所述摆臂的远离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如上所述的一种后轮盘式驻车制动器,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弧形螺旋槽的槽深沿着所述推力盘的逆时针或者顺时针方向逐渐加深。如上所述的一种后轮盘式驻车制动器,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旋转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摆臂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制动轮缸连接。如上所述的一种后轮盘式驻车制动器,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弧形螺旋槽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弧形螺旋槽对称设置于所述推力盘上。如上所述的一种后轮盘式驻车制动器,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推力柱包括球头段以及直杆段,所述直杆段固定于所述摩擦片的背离所述制动盘的一侧,所述球头段紧密抵压于所述弧形螺旋槽内。如上所述的一种后轮盘式驻车制动器,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活塞的外壁面和所述油腔之间固定有防尘罩。如上所述的一种后轮盘式驻车制动器,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旋转轴的外壁面与所述第一过孔的内壁面之间设有第一油封。如上所述的一种后轮盘式驻车制动器,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旋转轴的外壁面与所述第二过孔的内壁面之间设有第二油封。如上所述的一种后轮盘式驻车制动器,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活塞的外壁面和所述油腔之间固定有第三油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利用现有的盘式制动器结构,在液压制动轮缸中增加一套独立的驱动摩擦片的驻车制动机械结构,利用摩擦片与制动盘的摩擦力产生驻车制动力,大大提高了驻车制动能力,解决了盘中鼓式驻车制动器制动能力较低,不能满足总重量较大的车辆对驻车制动能力要求等问题,同时由于大部分零部件与液压行车制动器共用,结构简单,降低了整车的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A-A向剖视图;图3是推力盘的轴测图。附图标记说明:1-制动盘,2-制动轮缸,3-活塞,4-推力盘,5-推力柱,6-摩擦片,7-油腔,8-容纳腔,9-弧形螺旋槽,10-旋转轴,11-摆臂,12-制动拉丝,13-第一过孔,14-第二过孔,15-扭簧,16-球头段,17-直杆段,18-防尘罩,19-第一油封,20-第二油封,21-第三油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轮盘式驻车制动器,包括制动盘1、制动轮缸2、活塞3、推力盘4、推力柱5、驱动件以及摩擦片6,其中:所述制动轮缸2的一端开设有敞口的油腔7,所述制动轮缸2的另一端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油腔7连通的进油口,液压油通过制动轮缸2上的进油口进入油腔7;所述活塞3可轴向滑移的设置于所述油腔7内,所述活塞3的轴线方向移动的驱动力来自于从进油口流入的液压油;所述活塞3背离所述制动轮缸2的一端开设有敞口的容纳腔8,为保证密封效果以及提供稳定的液压推动力,所述活塞3的外壁面和所述油腔7之间固定有第三油封21;为隔绝粉尘,所述活塞3的外壁面和所述油腔7之间固定有防尘罩18,防尘罩18设于第三油封21的下方。所述推力盘4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8内,所述推力盘4设于所述容纳腔8的敞口处,正对摩擦片6设置,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推力盘4连接,以驱动所述推力盘4转动,所述推力盘4的背离所述活塞3的端面上凹设有弧形螺旋槽9,所述弧形螺旋槽9的槽深沿着所述推力盘4的逆时针或者顺时针方向逐渐加深;所述推力柱5的一端与所述摩擦片6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力柱5的另一端抵紧于所述弧形螺旋槽9内,为使得推力盘4的转动更加顺滑,所述推力柱5包括球头段16以及直杆段17,所述直杆段17固定于所述摩擦片6的背离所述制动盘1的一侧,所述球头段16紧密抵压于所述弧形螺旋槽9内,所述弧形螺旋槽9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弧形螺旋槽9对称设置于所述推力盘4上,起始状态下,所述推力柱5抵接于弧形螺旋槽9的槽深处,随着所述推力盘4的转动,所述推力柱5由弧形螺旋槽9的槽深处转移到弧形螺旋槽9的槽浅处,使得所述推力柱5沿着所述活塞3的轴线方向朝向制动盘1移动,进而使得摩擦片6贴紧所述制动盘1。随着所述推力盘4的逆向转动,所述推力柱5由弧形螺旋槽9的槽浅处转移到弧形螺旋槽9的槽深处,使得所述推力柱5沿着所述活塞3的轴线方向朝向远离制动盘1一端移动,进而使得摩擦片6松开所述制动盘1。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包括旋转轴10、摆臂11以及制动拉丝12,其中:所述制动轮缸2的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油腔7连通的第一过孔13;所述活塞3的靠近所述制动轮缸的端面上开始有第二过孔14,所述第一过孔13和所述第二过孔14的轴线相重合,所述旋转轴10的一端依次贯穿过所述第一过孔13和所述第二过孔14后与所述推力盘4固定连接,旋转轴10与第一过孔13和第二过孔14为间隙配合,为保证密封效果,所述旋转轴10的外壁面与所述第一过孔13的内壁面之间设有第一油封19,所述旋转轴10的外壁面与所述第二过孔14的内壁面之间设有第二油封20;所述摆臂11固定于所述旋转轴10的另一端,所述制动拉丝12连接于所述摆臂11的远离所述旋转轴10的一端。为使得旋转轴10能有一个扭转力,在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轮盘式驻车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盘、制动轮缸、活塞、推力盘、推力柱、驱动件以及摩擦片,其中:/n所述制动轮缸的一端开设有敞口的油腔,所述制动轮缸的另一端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油腔连通的进油口;/n所述活塞可轴向滑移的设置于所述油腔内,所述活塞背离所述制动轮缸的一端开设有敞口的容纳腔;/n所述推力盘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推力盘连接,以驱动所述推力盘转动,所述推力盘的背离所述活塞的端面上凹设有弧形螺旋槽;/n所述推力柱的一端与所述摩擦片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力柱的另一端抵紧于所述弧形螺旋槽内,随着所述推力盘的转动,所述推力柱沿着所述活塞的轴线方向移动,使得摩擦片贴紧或远离所述制动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轮盘式驻车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盘、制动轮缸、活塞、推力盘、推力柱、驱动件以及摩擦片,其中:
所述制动轮缸的一端开设有敞口的油腔,所述制动轮缸的另一端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油腔连通的进油口;
所述活塞可轴向滑移的设置于所述油腔内,所述活塞背离所述制动轮缸的一端开设有敞口的容纳腔;
所述推力盘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推力盘连接,以驱动所述推力盘转动,所述推力盘的背离所述活塞的端面上凹设有弧形螺旋槽;
所述推力柱的一端与所述摩擦片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力柱的另一端抵紧于所述弧形螺旋槽内,随着所述推力盘的转动,所述推力柱沿着所述活塞的轴线方向移动,使得摩擦片贴紧或远离所述制动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轮盘式驻车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旋转轴、摆臂以及制动拉丝,其中:
所述制动轮缸的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油腔连通的第一过孔;
所述活塞的靠近所述制动轮缸的端面上开始有第二过孔,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的轴线相重合,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依次贯穿过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后与所述推力盘固定连接,所述摆臂固定于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所述制动拉丝连接于所述摆臂的远离所述旋转轴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轮盘式驻车制动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光仙孙海燕刘天伍何敬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