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变线径宽度的模块化线束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可变线径宽度的模块化线束管。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日益发展,汽车采用的新技术越发增加。为满足这种严苛的要求,发动机上传感器、电控执行器,电磁阀等日益增加,发动机线束作为这些信号的传输载体,其安全性和可靠性也越发得到重视。为保证线束的传输载体功能,经常需要使用线束管道或线束支架对线束进行牢靠的固定及保护,以免因干涉造成线束破损使得信号缺失或不稳定。但是,发动机日趋小型化,轻量化,功能多样化,线束布置空间也越发恶劣,线束的线径以及周边环境多变,传统的线束管道或线束支架已经无法适应不同线束线径和多变的周边环境的线束安装要求;同时,传统的线束管道或线束支架存在线束装配美观性达不到要求,导向性差,数量多,开发成本高且不易管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变线径宽度的模块化线束管,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线束管道或线束支架已经无法适应不同线束线径和多变的周边环境的线束安装要求的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变线径宽度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线径宽度的模块化线束管,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管板结构,包括第一管板主体,沿所述第一管板主体的长度方向在所述第一管板主体的顶部横向设置的多个第一连接卡槽,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管板主体的外侧面的多个第一卡接座;/n第二管板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管板主体并排相对设置的第二管板主体,沿所述第二管板主体的长度方向在所述第二管板主体的顶部横向设置、并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卡槽一一对应活动卡接的多个第二卡接板,以及设于所述第二管板主体的外侧面的多个第二卡接座;以及,/n多个固定座,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卡接座或/和多个所述第二卡接座可拆卸连接,用于与外部结构连接固定;/n其中,所述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线径宽度的模块化线束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管板结构,包括第一管板主体,沿所述第一管板主体的长度方向在所述第一管板主体的顶部横向设置的多个第一连接卡槽,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管板主体的外侧面的多个第一卡接座;
第二管板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管板主体并排相对设置的第二管板主体,沿所述第二管板主体的长度方向在所述第二管板主体的顶部横向设置、并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卡槽一一对应活动卡接的多个第二卡接板,以及设于所述第二管板主体的外侧面的多个第二卡接座;以及,
多个固定座,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卡接座或/和多个所述第二卡接座可拆卸连接,用于与外部结构连接固定;
其中,所述第一管板主体和所述第二管板主体之间围设形成有容置线束的线束通道,所述第二卡接板具有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管板主体的活动行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线径宽度的模块化线束管,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管板主体的长度方向在所述第一管板主体的顶部突出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凸起,每个所述第一连接凸起上均设有横向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凸起的两侧面的第一凸起孔、以及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凸起的顶部的第二凸起孔,所述第二凸起孔与所述第一凸起孔连通形成T字形的所述第一连接卡槽;
沿所述第二管板主体的长度方向在所述第二管板主体的顶部突出设有第二连接凸起,以及沿所述第二连接凸起的延伸方向在所述第二连接凸起的侧面横向突出设置的T字形的多个所述第二卡接板,多个所述第二卡接板均向远离所述第二管板主体的方向延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线径宽度的模块化线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板结构还包括沿所述第一管板主体的长度方向在所述第一管板主体的顶部横向设置的多个第一锁止板;
所述第二管板结构还包括沿所述第二管板主体的长度方向在所述第二管板主体的顶部横向设置的多个第二锁止块,多个所述第二锁止块与多个所述第一锁止板一一对应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线径宽度的模块化线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止板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管板主体的顶部、并向远离所述第一管板主体的侧面方向横向延伸的第一锁板主体,以及均匀设于所述第一锁板主体的侧面上的多个锁齿;
所述第二锁止块包括设于所述第二管板主体的顶部、并向远离所述第二管板主体的侧面方向横向延伸的第二锁块基板,以及突出设于所述第二锁块基板的端部侧面的第二锁定凸起,所述第二锁定凸起与多个所述锁齿中的其中一个锁止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线径宽度的模块化线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板结构包括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雨,刘爽,张立,许国松,李佳,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