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门杆送料机构,包括底板、基座、滑轨、滑动座、第一推拉装置、第二推拉装置、升降板、旋转电机和抓取装置;所述滑轨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滑动座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滑轨的结构相适应的凹槽,所述滑动座滑动安装在所述滑轨上;所述基座安装在所述滑动座上,在所述滑动座上安装所述支撑架,沿所述支撑架的竖直方向设置有导向轨,所述在所述支撑架顶部安装有所述第二推拉装置。旋转电机的旋转轴与抓取装置可拆卸连接,通过抓取装置对气门杆进行抓取,旋转电机带动抓取装置竖直方向旋转为水平方向,第一推拉装置带动滑动座向无心磨机方向运动,将气门杆放置在砂轮和导轮之间的导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门杆送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气门杆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门杆送料机构。
技术介绍
汽车发动机的进、排气门均为菌形气门,由气门头部和气门阀杆两部分构成。气门顶面有平顶、凹顶和凸顶等形状。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平顶气门,其结构简单,受热面积小,进、排气门都可采用。由于气门杆控制汽车发动机气门的开启和关闭,因此,气门杆对精度的要求很高。气门杆在通过冲压成型后,需要进一步分别对气门杆头部和气门阀杆进行精加工,提高气门杆的精度。在目前对气门杆的杆部进行精加工,是通过将气门杆通过圆弧滑道输送到无心磨机的砂轮和导轮之间的导板上,通过砂轮转动对气门杆的杆部进行研磨。传统采用的圆弧滑到输送存在的一个缺陷在于,气门杆在通过圆弧滑到进行运输时,由于气门杆是紧挨着通过圆弧滑到进行输送,一个气门杆的端部与另一个气门杆的杆部的尾端相邻发生碰撞,对气门杆的端部斜面造成刮伤。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新的送料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气门杆送料机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门杆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基座(2)、滑轨(3)、滑动座(4)、第一推拉装置(9)、第二推拉装置(10)、升降板(8)、旋转电机(11)和抓取装置(12);所述滑轨(3)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滑动座(4)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滑轨(3)的结构相适应的凹槽,所述滑动座(4)滑动安装在所述滑轨(3)上;所述基座(2)安装在所述滑动座(4)上,在所述滑动座(4)上安装支撑架(5),沿所述支撑架(5)的竖直方向设置有导向轨(6),在所述支撑架(5)顶部安装有所述第二推拉装置(10),移动台(7)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导向轨(6)配合的凹槽,所述移动台(7)与所述导向轨(6)滑动配合,在所述移动台(7)上安装有所述升降板(8);在所述升降板(8)与所述移动台(7)的连接面上还安装所述旋转电机(11),所述旋转电机(11)的旋转轴贯穿所述升降板(8),从与连接面相对的端面伸出;在所述旋转轴的端部安装有抓取装置(12)。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可进一步为:所述抓取装置(12)为真空吸盘杆,所述抓取装置(12)与所述旋转轴的端部采取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撑架(5)的上部设置有顶部限位装置(13),在所述升降板(8)上的下部设置有底部限位装置。进一步地:所述顶部限位装置(13)包括缓冲安装座(13-1)、支撑板(13-2)和第一弹簧杆,所述支撑板(13-2)通过两个所述缓冲安装座(13-1)安装在所述支撑架(5)的上部,两个所述第一弹簧杆安装在所述支撑板(13-2)上,两个所述第一弹簧杆的伸缩端朝向所述升降板(8)。进一步地:所述底部限位装置包括缓冲垫块(14)和第二弹簧杆,两个所述缓冲垫块(14)安装在所述升降板(8)的下部,在所述缓冲垫块(14)上安装有第二弹簧杆,位于所述缓冲垫块(14)上的第二弹簧杆的伸缩端朝向所述基座(2)。进一步地:在基座(2)上沿导轨方向相对设置有第一限位板(15)和第二限位板(16),在所述第一限位板(15)和所述第二限位板(16)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弹簧杆,所述第三弹簧杆对所述滑动座(4)进行限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旋转电机的旋转轴与抓取装置可拆卸连接,通过抓取装置对气门杆进行抓取,旋转电机带动抓取装置竖直方向旋转为水平方向,第一推拉装置带动滑动座向无心磨机方向运动,将气门杆放置在砂轮和导轮之间的导板上。由于是对单个的气门杆进行抓取放置在导板上,避免了传统的采用圆弧滑到进行输送,导致的碰撞刮伤。设置的第一弹簧杆、第二弹簧杆、第三弹簧杆和第四弹簧杆分别对滑动座和移动台进行缓冲限位,避免在失控时,出现刚性碰撞。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说明标记为,底板1、基座2、滑轨3、滑动座4、支撑架5、导向轨6、移动台7、升降板8、第一推拉装置9、第二推拉装置10、旋转电机11、抓取装置12、顶部限位装置13、安装座13-1、支撑板13-2、缓冲垫块14、第一限位板15、第二限位板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气门杆送料机构,包括底板1、基座2、滑轨3、滑动座4、第一推拉装置9、第二推拉装置10、升降板8、旋转电机11和抓取装置12;滑轨3安装在底板1上,滑动座4的底部开设有与滑轨3的结构相适应的凹槽,滑动座4滑动安装在滑轨3上;基座2安装在滑动座4上,在滑动座4上安装支撑架5,沿支撑架5的竖直方向设置有导向轨6,在支撑架5顶部安装有第二推拉装置10,移动台7的底部开设有与导向轨6配合的凹槽,移动台7与导向轨6滑动配合,在移动台7上安装有升降板8;在升降板8与移动台7的连接面上还安装旋转电机11,旋转电机11的旋转轴贯穿升降板8,从与连接面相对的端面伸出;在旋转轴的端部安装有抓取装置12,在本实施中,抓取装置12采用的结构具体为,抓取装置12为真空吸盘杆,抓取装置12与旋转轴的端部采取可拆卸连接。在支撑架5的上部设置有顶部限位装置13,在升降板8上的下部设置有底部限位装置。在本实施例中,顶部限位装置13的具体结构为,顶部限位装置13包括缓冲安装座13-1、支撑板13-2和第一弹簧杆,支撑板13-2通过两个缓冲安装座13-1安装在支撑架5的上部,两个第一弹簧杆安装在支撑板13-2上,两个第一弹簧杆的伸缩端朝向升降板8。在本实施例中,底部限位装置包括缓冲垫块14和第二弹簧杆,两个缓冲垫块14安装在升降板8的下部,在缓冲垫块14上安装有第二弹簧杆,位于缓冲垫块14上的第二弹簧杆的伸缩端朝向基座2。在基座2上沿导轨方向相对设置有第一限位板15和第二限位板16,在第一限位板15和第二限位板16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弹簧杆,第三弹簧杆对滑动座4进行限位。对滑动座4进行限位,同时避免在运行失控时,出现刚性碰撞,发生损坏。本技术原理:皮带传输带,在图中未画出,将气门杆运送到抓取装置的下部,由于抓取装置采用的真空吸盘杆,抓取装置的吸盘吸取正下方的气门杆头部,将气门杆的头部吸入到抓取装置的吸盘内。第二推拉装置带动移动台向上移动,旋转电机带动抓取装置旋转90度,使得抓取装置由竖直方向变为水平方向,第一推拉装置带动滑动座朝向无心磨机运动,抓取装置将气门杆放置到导板上,无心磨机对气门杆的杆部进行精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门杆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基座(2)、滑轨(3)、滑动座(4)、第一推拉装置(9)、第二推拉装置(10)、升降板(8)、旋转电机(11)和抓取装置(12);/n所述滑轨(3)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滑动座(4)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滑轨(3)的结构相适应的凹槽,所述滑动座(4)滑动安装在所述滑轨(3)上;/n所述基座(2)安装在所述滑动座(4)上,在所述滑动座(4)上安装支撑架(5),沿所述支撑架(5)的竖直方向设置有导向轨(6),在所述支撑架(5)顶部安装有所述第二推拉装置(10),移动台(7)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导向轨(6)配合的凹槽,所述移动台(7)与所述导向轨(6)滑动配合,在所述移动台(7)上安装有所述升降板(8);/n在所述升降板(8)与所述移动台(7)的连接面上还安装所述旋转电机(11),所述旋转电机(11)的旋转轴贯穿所述升降板(8),从与连接面相对的端面伸出;/n在所述旋转轴的端部安装有抓取装置(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门杆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基座(2)、滑轨(3)、滑动座(4)、第一推拉装置(9)、第二推拉装置(10)、升降板(8)、旋转电机(11)和抓取装置(12);
所述滑轨(3)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滑动座(4)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滑轨(3)的结构相适应的凹槽,所述滑动座(4)滑动安装在所述滑轨(3)上;
所述基座(2)安装在所述滑动座(4)上,在所述滑动座(4)上安装支撑架(5),沿所述支撑架(5)的竖直方向设置有导向轨(6),在所述支撑架(5)顶部安装有所述第二推拉装置(10),移动台(7)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导向轨(6)配合的凹槽,所述移动台(7)与所述导向轨(6)滑动配合,在所述移动台(7)上安装有所述升降板(8);
在所述升降板(8)与所述移动台(7)的连接面上还安装所述旋转电机(11),所述旋转电机(11)的旋转轴贯穿所述升降板(8),从与连接面相对的端面伸出;
在所述旋转轴的端部安装有抓取装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气门杆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抓取装置(12)为真空吸盘杆,所述抓取装置(12)与所述旋转轴的端部采取可拆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思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永丰精锐气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