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研磨机工件输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389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30
一种高精度研磨机工件输送机构,所述高精度研磨机工件输送机构包括能够循环移动的传送带、设置于所述传送带内的吸气箱,所述吸气箱的上部具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上开设有多个上下穿透的吸气孔,所述传送带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吸附加工零件的吸附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吸气箱上开设有多个吸附孔的传送带、在吸气箱的上部设置开设有多个上下穿透的吸气孔的上盖板,来确保当传输皮带运动过程中,不论工件位置、大小和数量,在吸附孔所在区域内始终受到向下的吸附力,保证了对于加工零件的吸力覆盖,避免了去毛刺过程中因受力不均或过少,工件离开传送带的问题,同时仅在吸附上盖板上进行改善,节约了改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精度研磨机工件输送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送带与上盖板孔排布方式。
技术介绍
目前金属砂带研磨加工行业内,工件的输送和定位主要采用真空吸附输送装置,这种装置通常由皮带输送机构、真空吸附腔体、高压风机和连接管路共同组成。皮带输送机构的皮带上密布有吸附孔,皮带下方设置真空吸附腔体,真空吸附腔体通过连接管路与高压风机相连。工作时通过高压风机产生超强的真空吸附力来吸附定位皮带上的研磨工件。现有技术如专利公告号为CN107243829A所示的一种可增强吸附效能的打磨真空吸附装置,包括负压腔体、吸附盖板和位于吸附盖板上方的传输皮带,吸附盖板上沿传输皮带运动方向设有若干行吸附孔,各行吸附孔均匀间隔分布,传输皮带上对应于下方的各行吸附孔设置若干行开孔,各行开孔也均匀间隔分布,负压腔体上设置吸气口经管路与抽真空设备相连;吸附盖板上设有错位吸附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精度研磨机工件输送机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精度研磨机工件输送机构,所述高精度研磨机工件输送机构包括能够循环移动的传送带、设置于所述传送带内的吸气箱,所述吸气箱的上部具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上开设有多个上下穿透的吸气孔,所述传送带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吸附加工零件的吸附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气箱还包括位于下部的下腔体,所述上盖板盖设于所述下腔体上形成一个整体的框体,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腔体固定连接,两者之间形成吸附腔,所述下腔体的横向相对两个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风机的连接管口以及固定支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腔体的横向相对两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用于平衡所述吸附腔体内气压的排气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板上表面为平面,所述传送带上部段下表面贴附于所述上盖板上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气孔为多排平行设置,且长度沿着所述吸气箱纵向延伸上下穿透的通孔,所述吸附孔组成多列,每列由多个吸附孔沿着所述传送带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组成的,每列所述吸附孔对应相应所述吸气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孔为圆孔,整体呈矩阵型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所述吸气孔为长圆形,整体呈矩形设置在所述上盖板上。在本实施例中,任意相邻的所述吸附孔、吸气孔之间的间隔相等,且不大于所述加工零件的大小。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吸气箱上开设有多个吸附孔的传送带、在吸气箱的上部设置开设有多个上下穿透的吸气孔的上盖板,来确保当传输皮带运动过程中,不论工件位置、大小和数量,在吸附孔所在区域内始终受到向下的吸附力,保证了对于加工零件的吸力覆盖,避免了去毛刺过程中因受力不均或过少,工件离开传送带的问题,同时仅在吸附上盖板上进行改善,节约了改进成本。附图说明附图1为高精度研磨机工件输送机构立体图;附图2为高精度研磨机工件输送机构主视图;附图3为高精度研磨机工件输送机构俯视图;其中:1、吸气箱;11、上盖板;111、吸气孔;12、下腔体;121、排气孔;122、连接管口;2、传送带;21、吸附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各附图所示,一种高精度研磨机工件输送机构,包括能够循环移动的传送带2、设置于传送带2内的吸气箱1,吸气箱1的上部具有表面为平面的上盖板11,上盖板11上表面贴附于上传送带2上部段下表面;上盖板11上还开设有多个上下穿透的吸气孔111,传送带2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吸附加工零件的吸附孔21。在本实施例中,如附图1、2所示,吸气孔111为长圆孔,在上盖板11上呈多排平行设置,且长度沿着吸气箱1纵向延伸上下穿透的通孔;吸附孔21为圆孔,呈多列分布,每列由多个吸附孔21沿着传送带2的长度方向整体呈矩形的均匀分布组成,每列吸附孔21对应有一个相应的吸气孔111;任意相邻的吸附孔21、吸气孔111之间的间隔相等,该间隔均不大于放上传送带2的加工零件的大小,保证零件放入时必定会受到吸附力;同时,这种吸附功能的实现改进不在整个吸气箱1上,仅在吸附上盖板11上进行改进,大大节约了整个传送装置的改进成本。在本实施例中,如附图3所示,吸气箱1还包括位于下部的下腔体12,所述上盖板11盖设于所述下腔体12上形成一个整体的框体,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腔体固定连接,两者之间形成吸附腔,下腔体12的横向相对两个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风机的连接管口122以及固定支架,便于风机从吸气箱1中抽气形成负压;同时,下腔体12的横向相对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平衡吸附腔体内气压的排气孔121,这样以一定功率运作的风机在对吸气箱1抽气过程中,不会引起吸气箱1中气压不断降低的情况,而是通过排气孔121使得吸气箱1内的气压在维持负压的情况下,处于一个均匀起伏的动态平衡状态。在装置具体运作时,传送带2驱动电机和吸气箱1风机开始运作,传送带2驱动电机提供给的传送带2的运作力大到足以使得传送带2克服大气压给予的摩擦力而开始运动;在传输带运动过程中,吸气箱1内受到风机的抽气始终处于负压状态,因此在加工零件放在覆盖整个传送带2的吸附孔21区域时,加工零件在上方受到正常的气压的情况下,下方传送带2所在区域通过传送带2上的吸附孔21以及与吸附孔21相通的吸气孔111与负压的吸气箱1相连通,这样形成气压差之后,加工零件始终受到一个垂直于传送带2传送方向向下的吸附力,保证了对于工件的吸力覆盖,避免了去毛刺过程中因受力不均或过少,工件离开传送带2的问题。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对于方向的描述中,设定横向指的是传送带2传送方向,纵向则为传送带2水平面上与之相垂直的方向。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度研磨机工件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循环移动的传送带(2)、设置于所述传送带(2)内的吸气箱(1),所述吸气箱(1)的上部具有上盖板(11),所述上盖板(11)上开设有多个上下穿透的吸气孔(111),所述传送带(2)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吸附加工零件的吸附孔(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研磨机工件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循环移动的传送带(2)、设置于所述传送带(2)内的吸气箱(1),所述吸气箱(1)的上部具有上盖板(11),所述上盖板(11)上开设有多个上下穿透的吸气孔(111),所述传送带(2)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吸附加工零件的吸附孔(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研磨机工件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箱(1)还包括位于下部的下腔体(12),所述上盖板(11)盖设于所述下腔体(12)上形成一个整体的框体,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腔体固定连接,两者之间形成吸附腔,所述下腔体(12)的横向相对两个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风机的连接管口(122)以及固定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精度研磨机工件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体(12)的横向相对两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用于平衡所述吸附腔体内气压的排气孔(121)。


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明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锃道研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