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探针分析标准样的制备方法及电子探针分析标准样在电子探针分析中的应用
本申请涉及钢材超轻元素分析
,具体而言,涉及电子探针分析标准样的制备方法及电子探针分析标准样在电子探针分析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电子探针超轻元素碳的定量分析对研究钢材的偏析程度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但是由于碳元素的特殊性,钢材中碳元素的定量分析非常困难。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的约4mm2(有效面积约2mm2)的微区分析用标准样品作为标样,分别对不同碳含量的标准样品和待测样品进行点分析,得到标准样品的碳含量校正曲线,根据曲线分析待测样品碳含量。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碳元素本身在相变过程中会发生扩散,出现碳元素的偏聚而导致标准样品微区范围内碳元素的分布不均匀,造成定量分析出现严重误差;2、此标准样只能用于约4mm2(有效面积约2mm2)的微区分析,更小的微区会由于碳元素的偏聚出现严重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电子探针分析标准样的制备方法及电子探针分析标准样在电子探针分析中的应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探针分析标准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探针分析标准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低碳钢为原样,对所述原样进行第一次固溶热处理获得板条马氏体组织;/n所述第一次固溶热处理包括将所述原样在第一预设温度下保温至少15min,冷却;/n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为所述原样的奥氏体化温度以上50~60℃;/n可选地,将所述原样在第一预设温度下保温15~20min。/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探针分析标准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探针分析标准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低碳钢为原样,对所述原样进行第一次固溶热处理获得板条马氏体组织;
所述第一次固溶热处理包括将所述原样在第一预设温度下保温至少15min,冷却;
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为所述原样的奥氏体化温度以上50~60℃;
可选地,将所述原样在第一预设温度下保温15~2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探针分析标准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固溶热处理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探针分析标准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固溶热处理的冷却包括将完成保温的所述原样在液氮中冷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探针分析标准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探针分析标准样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对所述原样进行第一次固溶热处理获得板条马氏体组织后,对所述原样进行第二次固溶热处理获得板条马氏体组织;
其中,所述第二次固溶热处理包括将所述原样在第二预设温度下保温至少10min,冷却;
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为所述原样的奥氏体化温度以上20~30℃;
可选地,将所述原样在第二预设温度下保温10~12mi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探针分析标准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固溶热处理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探针分析标准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固溶热处理的冷却包括将完成保温的所述原样在液氮中冷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探针分析标准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固溶热处理和所述第二次固溶热处理在热模拟试验机中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子探针分析标准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碳钢中C的质量分数为0.096~0.12%;
可选地,所述低碳钢中Mn的质量分数≤0.487%,Si的质量分数≤0.262%,S的质量分数≤0.015%,P的质量分数≤0.00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探针分析标准样的制备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远生,李祥龙,曾赞喜,刘春林,雷中钰,麻国晓,陆伟成,孙福猛,王震,张世欢,田静,宋璇,曾俊利,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