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豌豆分离蛋白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4114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豌豆分离蛋白的制备方法,属于豌豆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碱法处理与喷射蒸煮结合,提高了豌豆分离蛋白的得率及纯度,有效改善豌豆分离蛋白的溶解性和持水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豌豆分离蛋白的含量在90%以上,可用于食品添加剂及营养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豌豆分离蛋白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豌豆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豌豆分离蛋白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豌豆是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食用豆之一。豌豆中的淀粉含量为48%~52%,蛋白质含量21%~28%,脂肪占比为1%~2.7%,粗纤维占比为4.5%~8.4%。我国对豌豆在食品中的利用主要集中在利用其中的淀粉制作粉丝,粉皮等,豌豆蛋白一般被用作饲料。近年来,植物基食品的兴起迎合了现代消费者对健康的诉求。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植物基食品在替代动物源食品的重要性及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大豆,扁豆,花生,杏仁,藻蓝,藜麦等是植物基蛋白的良好来源,其中豌豆蛋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豌豆蛋白可作为食品添加剂,替代部分动物蛋白,如应用在火腿肠产品的加工中。豌豆蛋白氨基酸组成丰富,平衡,且富含赖氨酸,可做为营养品,应用于婴儿及孕妇食品中。且较大豆,花生而言,豌豆蛋白低敏性且是非转基因来源,是一种相对优质、安全的植物蛋白。传统的碱溶酸沉法制备出来的豌豆蛋白溶解性较差,限制了其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喷射蒸煮是一种水热处理技术,其原理是通过高压水蒸气与物料剧烈对撞产生的高温和高剪切力,分散不溶于水的淀粉颗粒或伸展大分子蛋白质链,实现淀粉及蛋白等物质的提取及结构重组。国外学者利用喷射蒸煮制备豆奶并发现此法可提高大豆蛋白的回收率。研究发现喷射蒸煮处理小麦蛋白和玉米糖浆,可改善小麦蛋白的溶解性,乳化稳定性及起泡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豌豆分离蛋白的制备方法。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豌豆分离蛋白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豌豆加水浸泡后磨浆获得浆液;浆液用泵输送至离心筛,离心过滤除渣获得上清液;调节上清液pH至碱性,浸提,后离心获得离心液;将离心液喷射蒸煮,冷却后进行酸沉分离,获得蛋白沉淀;中和所述蛋白沉淀,高压均质后喷雾干燥即可。优选的,所述调节上清液pH至碱性,其为调节pH至8.0~9.0;所述浸提,其温度为25~50℃,时间为30~60min。优选的,所述喷射蒸煮,其喷射蒸煮反应条件为120~150℃,时间为40~80s,料液处理浓度为3%~6%(w/v)。优选的,所述喷射蒸煮,其喷射蒸煮反应条件为140℃,时间为60s,料液处理浓度为4%(w/v)。优选的,所述酸沉分离,其为调节料液pH至4.0~4.5,沉淀20~40min,在转速为3000~6000r/min下离心处理10~30min。优选的,所述将豌豆加水浸泡后磨浆获得浆液,其料液比1:20~1:30,浸泡时间12~48h。优选的,所述喷雾干燥,其进口温度为170~180℃,出口温度为70~90℃。优选的,溶解性大于80%,得率大于80%,纯度大于90%。优选的,所述豌豆分离蛋白为淡黄色。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1、传统工艺中豌豆蛋白和淀粉的分离是将豌豆浸泡磨浆后,直接通过静置或离心的方法分离。本专利技术提出碱处理的方法,即将磨浆后的蛋白和淀粉混合液调至pH8.0~9.0,在25~50℃下,浸提30~60min。由于豌豆蛋白的等电点在4.5附近,所以碱性环境下蛋白质更易溶解。另外,碱可使豌豆中紧密的淀粉结构变得疏松,有利于释放与豌豆蛋白紧密结合的碳水化合物,同时对蛋白质分子的次级键具有破坏作用,促进蛋白质与淀粉的分离。由于较高的pH会导致蛋白质的颜色加深,蛋白质有明显的碱味,综合考虑蛋白得率,溶解性和蛋白纯度,本专利技术将pH控制在8.0~9.0,时间在30~60min。2、本方明提出的喷射蒸煮处理是利用物料和水蒸气混合后,在水蒸气的高温高压和发生器喷嘴的高速剪切的环境下,物料中原来难溶的蛋白不断溶出,解聚,实现难溶或不溶性分子的可溶化,从而提高了豌豆蛋白的溶解度性。另外由于蛋白质结构的变化,原本掩蔽在内部的肽链和极性基团转向表面,提高了结合水的能力。研究发现料液的pH值会对喷射蒸煮处理效果产生影响,较高的pH值可以提高蛋白的分散性和溶解性。本专利技术中碱法和喷射蒸煮结合处理的方法,使得豌豆分离蛋白的溶解性提高到88.11%,蛋白得率接近85%,纯度约为92%,且持水性有所改善。最终制备的豌豆分离蛋白过100目筛,为淡黄色粉末。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豌豆分离蛋白的制备流程图;图2为实施例1和对照例1、2、3的蛋白质溶解性和持水性测定结果图;图3为实施例1和对照例1、2、3的蛋白得率和纯度测定结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规定如下:1、蛋白质纯度:蛋白质含量采用GB5009.5-2016凯氏定氮法;2、蛋白质溶解性:用氮溶指数表示。取制备的蛋白样品配置成1%(w/v)分散液,调节pH至7.0,室温搅拌1h后,在8000r/min下离心20min,上清液蛋白含量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则氮溶指数(NSI)的计算公式如下:3、蛋白质持水性:取制备的蛋白样品1g分散于20mL水中,80℃水浴60min后,冷却到30℃,8000r/min离心10min,测出上清液体积Vml,计算豌豆分离蛋白的持水性。计算公式如下:4、蛋白质得率:豌豆分离蛋白质含量与原料中蛋白质含量之比。实施例1步骤A1:将原料豌豆加水浸泡后磨浆,料液比1:25,浸泡时间36h;转入步骤A2;步骤A2:将浆液用泵输送至离心筛,离心过滤除渣,所得上清液转入步骤A3;步骤A3:调节上清液pH至8.0,浸提温度为40℃,浸提40min,将混合液用泵输送至卧螺离心机中进行离心,所得离心液转入步骤A4;步骤A4:将离心液置于喷射蒸煮发生器中,料液浓度4%(w/v),反应温度140℃,60s,冷却,转入步骤A5;步骤A5:使用1mol/LHCl调节料液pH至4.5,沉淀30min,在转速为5000r/min下离心处理20min,取得沉淀,转入步骤A6;步骤A6:将所得蛋白沉淀用水复溶,使用2mol/L的NaOH调节pH值至7.0后高压均质,转入步骤A7;步骤A7:将均质后的蛋白液泵入干燥塔中进行喷雾干燥后粉碎过100目筛,得到淡黄色粉末,封装。进口温度176℃,出口温度80℃。对照例1步骤B1:将原料豌豆加水浸泡后磨浆,料液比1:25,浸泡时间24h;转入步骤B2;步骤B2:将浆液用泵输送至离心筛,离心过滤除渣,所得上清液转入步骤B3;步骤B3:将上清液用卧螺离心机对其分离,产生淀粉和离心液,将离心液转至B4;步骤B4:使用1mol/LHCl调节离心液pH至4.5,沉淀30min,在转速为5000r/min下离心处理20min,取得沉淀,转入步骤B5;步骤B5:将所得蛋白沉淀用水复溶,使用2mol/L的NaOH调节pH值至7.0后高压均质,转入步骤B6;步骤B6:将均质后的蛋白液泵入干燥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豌豆分离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n将豌豆加水浸泡后磨浆获得浆液;/n浆液用泵输送至离心筛,离心过滤除渣获得上清液;/n调节上清液pH至碱性,浸提,后离心获得离心液;/n将离心液喷射蒸煮,冷却后进行酸沉分离,获得蛋白沉淀;/n中和所述蛋白沉淀,高压均质后喷雾干燥即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豌豆分离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豌豆加水浸泡后磨浆获得浆液;
浆液用泵输送至离心筛,离心过滤除渣获得上清液;
调节上清液pH至碱性,浸提,后离心获得离心液;
将离心液喷射蒸煮,冷却后进行酸沉分离,获得蛋白沉淀;
中和所述蛋白沉淀,高压均质后喷雾干燥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豌豆分离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上清液pH至碱性,其为调节pH至8.0~9.0;所述浸提,其温度为25~50℃,时间为30~60min。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豌豆分离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蒸煮,其喷射蒸煮反应条件为120~150℃,时间为40~80s,料液处理浓度为3%~6%(w/v)。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豌豆分离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蒸煮,其喷射蒸煮反应条件为140℃,时间为60s,料液处理浓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泛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