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荧光探针及其合成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397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荧光探针及其合成及应用,属于检测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在氯化亚砜的作用下,化合物Ⅰ与化合物Ⅱ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Ⅲ;第二步:在氢化钠或二异丙基氨基锂的作用下,化合物Ⅲ与化合物Ⅳ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Ⅴ;第三步:在有机碱的作用下,化合物Ⅴ与三氟化硼乙醚溶液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Ⅵ。该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简单,且探针对Aβ42蛋白多聚体具有良好的识别作用,并且能透过血脑屏障识别活体小鼠内的Aβ42蛋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荧光探针及其合成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Aβ斑块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破坏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导致痴呆症的最常见原因,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更令人痛心的是,目前还没有对AD进行有效的诊断。随着对AD发病机制的认识不断加深,作为生物标志物的病理因素的检测在更准确地诊断AD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由淀粉样β肽(Aβ)纤维组成的淀粉样斑块是AD的主要病理学标志,是目前诊断AD的主要生物标志物。它们的检测将为AD的早期诊断、进展预测以及新型抗Aβ药物的有效监测提供有力的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检测Aβ斑块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荧光探针,该荧光探针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一种上述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如下:在一些具体的技术方案中: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第一步:在氯化亚砜的作用下,化合物Ⅰ与化合物Ⅱ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Ⅲ;第二步:在氢化钠或二异丙基氨基锂(LDA)的作用下,化合物Ⅲ与化合物Ⅳ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Ⅴ;第三步:在有机碱的作用下,化合物Ⅴ与三氟化硼乙醚溶液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Ⅵ。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第一步中,化合物Ⅰ:化合物Ⅱ:氯化亚砜的摩尔比为3~5:1: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第一步中,反应所用溶剂为二氯甲烷,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1~3.5h。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第二步中,化合物IV先与氢化钠或LDA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化合物III进一步进行反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第二步中,化合物III:氢化钠或LDA:化合物IV的摩尔比为1~1.5:1.8~2.2: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第二步中,反应所用的溶剂为四氢呋喃或乙醚,反应温度为0~30摄氏度,反应时间为2.5~5.5h。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第三步中,化合物Ⅴ与三氟化硼的摩尔比为1:3~8,化合物V与有机碱的摩尔比为1:2~4,反应所用的溶剂为甲苯或二氯甲烷,反应温度为30~110摄氏度,反应时间为0.5~3h。优选:所述的有机碱为三乙胺或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DBU)。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所述的荧光探针在作为阿尔茨海默病诊断试剂方面的应用。在一些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所述的荧光探针在检测Aβ42蛋白多聚体方面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种荧光探针及其合成及应用,该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简单,且探针对Aβ42蛋白多聚体具有良好的识别作用,并且能透过血脑屏障识别活体小鼠内的Aβ42蛋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探针的1HNMR谱图。图2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探针及探针与各种蛋白反应后的荧光光谱图。图3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探针及探针与各种蛋白反应后在560nm处荧光强度的柱状图。图4.注射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探针的小鼠脑组织匀浆高效液相色谱图。图5为不同浓度的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探针溶液作用于MCF7细胞,细胞的存活率。图6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探针对小鼠脑组织切片染色的荧光共聚焦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实施例1探针的合成第一步:干燥的100mL两口烧瓶,真空置换三次,在N2保护下,加入5.0g(41.8mmol)化合物I,用53mL二氯甲烷溶解,滴加0.76mL(10.5mmol)氯化亚砜,室温搅拌30min,加入2.0g(10.5mmol)化合物II,继续搅拌3h.加入水猝灭反应,二氯甲烷萃取,饱和NaCO3水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MgSO4干燥,抽滤,旋转蒸干溶剂,所得固体用适量乙醇重结晶,得淡黄色固体2.27g。产率73.96%,纯度95.2%.第二步:干燥的100mL两口烧瓶中,加入氢化钠(58mg,2.4mmol),用5mL四氢呋喃溶解,20℃的条件下滴加化合物IV(120uL,1.2mmol,10mL四氢呋喃溶解),反应30min,滴加化合物III(380mg,1.3mmol,10mL四氢呋喃溶解),20min后滴加完,继续搅拌反应5h,乙酸乙酯萃取,无水硫酸镁干燥,抽滤,旋转蒸干溶剂。混合物用柱层析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5:1,v/v),得浅黄色固体化合物V182mg,产率57%,纯度95.6%。第三步:干燥的100mL两口烧瓶,真空置换三次,在N2保护下,加入1.33mmol化合物V,用20mL甲苯溶解,加入3.99mmolDBU的甲苯溶液(DBU含量为20%),搅拌30min后,升温至110℃,搅拌10min,滴加6.65mmol三氟化硼甲苯溶液(三氟化硼含量为7.5%),反应回流30min。产物用二氯甲烷萃取,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抽滤,旋转蒸干溶剂。混合物用柱层析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2:1,v/v),得橙黄色固体347mg,产率83%,纯度99.1%.如图1,1HNMR(400MHz,CDCl3)δ/ppm=8.35(d,J=5.6Hz,1H),7.79(t,J=6.8Hz,1H),7.57(d,J=13.6Hz,1H),7.43(d,J=8.8Hz,2H),7.16(d,J=7.2Hz,2H),6.68(d,J=8.8Hz,2H),6.46(d,J=15.6Hz,1H),5.76(s,1H),3.01(s,6H).探针的性质光谱性质及选择性Aβ42蛋白现配溶液、37℃孵育48小时分别认为是蛋白的单体、多聚体,多聚体形成淀粉样斑块。实验中,20μmol/LAβ42蛋白溶液(20mMTris-HCl/150mMNaCl,pH7.4)现配、37℃孵育48小时,分别加入等当量的探针(实施例1)溶液,混匀,室温放置5分钟,测试其荧光强度。20μmol/L(20mMTris-HCl/150mMNaCl,pH7.4)tau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ovineserumalbumin,BSA)分别加入等当量的探针(实施例1)溶液,混匀,室温放置5分钟,测试其荧光强度。如图2~3,实验结果表明,探针的最大激发波长为432nm,最大发射波长为560nm.探针与现配的Aβ42蛋白溶液作用,荧光增强1.2倍;与37℃孵育48小时的Aβ42蛋白溶液作用,荧光增强1.9倍。tau蛋白与BSA对探针的荧光有一定淬灭作用。以上结果表明,探针对Aβ42蛋白多聚体具有良好的识别作用。透过血脑屏障Aβ42蛋白分布在大脑中,如果进行在体Aβ42蛋白检测,探针需要透过血脑屏障。取6-8周B6小鼠15只,3只分别尾静脉注射150μL对照溶液(10%二甲亚砜+90%生理盐水)、12只分别尾静脉注射150μL探针溶液(2mmol/L,10%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该荧光探针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该荧光探针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氯化亚砜的作用下,化合物Ⅰ与化合物Ⅱ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Ⅲ;
第二步:在氢化钠或二异丙基氨基锂的作用下,化合物Ⅲ与化合物Ⅳ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Ⅴ;
第三步:在有机碱的作用下,化合物Ⅴ与三氟化硼乙醚溶液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化合物Ⅰ:化合物Ⅱ:氯化亚砜的摩尔比为3~5: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反应所用溶剂为二氯甲烷,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1~3.5h。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长丽仲文丁湘蓉黄芳何凤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晓庄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