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含硼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硼有机化合物,其可以用作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层材料;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化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根据发光原理不同,有机电致发光可分为电致荧光和电致磷光两大类。荧光材料的三重态激子受到自旋禁阻作用,只能以非辐射形式回到基态产生光子,导致电致荧光的内量子效率被限制在25%以内。而电致磷光因为可以充分利用单重态激子和三重态激子的能量,所以理论上磷光器件的内量子效率可以达到100%。1998年,香港大学Ma等以及美国普林斯顿大学Forrest等分别报道了理论内量子效率可达100%的电致磷光材料及器件。这些重要的研究工作极大地推动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展,使得有机电致发光的研究成为国际热点。能实现突破25%的内量子效率限制的荧光OLED器件主要采用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ThermallyActivatedDelayedFluorescence)机制。TADF机制是利用具有较小单重态-三重态能级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式化合物,如下式(1)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式化合物,如下式(1)所示:
其中:虚线代表为单键连接或者为不连接;
m和n分别独立地为0到允许的最大整数,且m和n不同时为0;
a、b、c、d、o、p、r和s分别独立地为0到允许的最大整数;
X1-X16分别独立地选自CH、C或N,X17-X24分别独立地选自CH、C或N;
并且当X1-X16均为CH或C时:n不为0、且X21-X24中至少一个为N;或者,m不为0、且X17-X20中至少一个为N;
L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亚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亚杂芳基;
R1-R8分别独立地选自H、卤素、氰基、C1-C10的烷基或环烷基、C2-C6的烯基、C1-C6的烷氧基或硫代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或多种;
当上述基团存在取代基时,所述取代基分别独立地选自氰基、卤素、C1-C10的烷基或环烷基、C2-C6的烯基或环烯基、C1-C6的烷氧基或硫代烷氧基、硝基、胺基、羰基、羧基、酯基、C6-C30的单环芳基或稠环芳基、C3-C30的单环杂芳基或稠环杂芳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式化合物,其中,m和n分别独立地为0或1,且m和n不同时为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式化合物,其中,L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下述基团:亚苯基、亚萘基、亚联苯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孟,魏金贝,徐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