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联频那醇硼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合成正己烷:S11.取反应原料:富含甲基戊烷;S12.取催化剂:无水卤化铝;S13.将重量比例在1~10范围内的富含甲基戊烷和无水卤化铝,在温度45~105℃的情况下,加入到反应釜内,搅拌充分反应后,得正己烷;S2.纯化三氯化硼:S21.分解工段;S22.精馏工段;S3.频哪醇脱水,得频哪醇成品;S4.制备双联频那醇硼酸酯;S5.物料回收:对S4中的滤液进行精馏后回收甲苯和1,2‑二氯乙烷;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制备双联频那醇硼酸酯前对正己烷进行合成,通过使用自产的正己烷,降低了双联频那醇硼酸酯的制备成本,同时实现了正己烷在生产的持续供应,从而方便增加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联频那醇硼酸酯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双联频那醇硼酸酯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双联频那醇硼酸酯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双联频那醇硼酸酯也称联硼酸频那醇酯,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分子式为C12H24B2O4。双联频那醇硼酸酯在有机合成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107573369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烷基硼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式Ⅰ-a所示的烷基对甲苯磺酸酯和联硼酸频那醇酯为原料,在银催化剂和碱的作用下,进行反应,得到式Ⅰ所示的烷基硼酸酯。上述的这种烷基硼酸酯的制备方法直接采用市售银盐作为催化剂参与反应,反应体系与加料方式简单,不需要添加配体;但是现有的双联频那醇硼酸酯的制备方法依旧存在着一些缺点,如:一、制备双联频那醇硼酸酯时使用的正己烷一般采用购买的方式,制备成本较高,且不利于正己烷的持续供应,在正己烷不足时,容易影响生产效率;二、制备双联频那醇硼酸酯时使用的三氯化硼和频哪醇的纯度不高,并不方便对三氯化硼和频哪醇的纯度进行处理,影响制备的双联频那醇硼酸酯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联频那醇硼酸酯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联频那醇硼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合成正己烷:S11.取反应原料:富含甲基戊烷;S12.取催化剂:无水卤化铝;S13.将重量比例在1~10范围内的富含甲基戊烷和无水卤化铝,在温度45~105℃的情况下,加入到反应釜内,搅拌充分反应后,得正己烷;S2.纯化三氯化硼:S21.分解工段:将液相三氯化硼粗品通入碳酰氯分解器中,三氯化硼中的碳酰氯杂质在碳酰氯分解器内紫外光照射催化下进行光分解反应,碳酰氯分解器内的压力为反应4~6bar,反应温度为25~45℃,且在碳酰氯分解器的底部采用压力为5~7bar的惰性气体进行反吹;S22.精馏工段:经S11工段处理后的三氯化硼从碳酰氯分解器底部通过压差被压入两级精馏工段依次除去三氯化硼粗品中的重组分和轻组分,获得三氯化硼产品;S3.频哪醇脱水:S31.在合成釜中完成合成频哪醇反应后,水相经冷却器冷却、结晶,过滤器过滤得到六水频哪醇;S32.将六水频哪醇晶体投入熔化釜,常温常压下加热至43℃熔化,熔化完全后加入分析纯固体氢氧化钠将pH值调节至9~11;S33.将S32中完成后的物料抽入脱水釜,经脱水釜进行脱水;S34.将S33中完成后的物料抽至精制釜,调节精制釜内真空度为0~0.08MPa,馏程为110~174.4℃,经精馏塔收集的馏分入收集槽,检验合格后,得频哪醇成品;S4.制备双联频那醇硼酸酯:S41.先将装有机械搅拌、温度计、尾气吸收装置和冷凝管的四口瓶中加入1800~2200体积份的S1中合成的正己烷,并搅拌,通入170~220质量份S2中纯化后得三氯化硼,在8~20℃、常压条件下,通入460~500质量份的二甲胺气体,进行胺化反应,然后抽滤去除析出的盐,滤液重新加入到四口瓶中;S42.在50~70min时间内向S41中滤液中滴加200~240质量份的三溴化硼,常温常压下,反应4~6h,反应完成后,在四口瓶上装上精馏柱,在65~75℃,常压条件下先蒸馏得到正己烷,再减压到~0.1~0.12MPa、降温至55~70℃蒸馏出中间体;S43.再取一四口瓶,向四口瓶内加入2800~3200体积份质量浓度为96~99%的甲苯,然后将25~35质量份的金属镁分3次投入到四口瓶中,常压下升温至100~120℃回流,将S42中最后得到的中间体在28~65min内滴加到本步骤的四口瓶中,GC检测,降低温度至95~105℃,原料完全反应后,在氮气的保护下抽滤除盐,滤液重新加入到该四口瓶中;S44.将S3中得到的280~320质量份频哪醇溶液溶解在470~530体积份质量浓度为96~99%的1,2-二氯乙烷中,然后在45~70min内滴加到S43所使用的四口瓶中,搅拌,常压升温至70~100℃回流进行酯交换反应,生成的二甲胺气体用17~23%的盐酸吸收,GC监测原料反应完全,抽滤得到双联频那醇硼酸酯产品;S5.物料回收:对S4中的滤液进行精馏后回收甲苯和1,2-二氯乙烷。优选的,所述S1中所述无水卤化铝为无水氯化铝和无水溴化铝的混合物,且无水氯化铝和无水溴化铝的重量比的范围为0.4~2.2。优选的,所述S1中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1000~1500转/分钟,且搅拌时间为10~30小时。优选的,所述S2中两级精馏工段中的一级精馏的操作压力为2.8~4bar,操作温度为4~55℃,二级精馏的操作压力为2.4~3.4bar,操作温度为5~55℃。优选的,所述S3中脱水釜内真空度为0~0.1MPa,加热温度为60~100℃。优选的,所述S42中用到的三溴化硼的制备过程为:步骤一:将工业硼粉经酸洗后制成硼块;步骤二:将化学纯的液溴进行分液提纯,减少液溴中的水含量;步骤三:将分液提纯后的液溴气化后与步骤一中制成的硼块经高温反应,得到含有杂质的三溴化硼气体;步骤四:采用高纯铝作为脱溴剂,去除步骤三中得到的三溴化硼气体中多余的Br2,得到白色三溴化硼气体经水冷形成白色三溴化硼液体;步骤五:将白色三溴化硼液体经分馏柱分馏,去除高沸点和低沸点杂质,得到无色三溴化硼液体。优选的,所述步骤一采用的原料工业硼粉的纯度为78~99%,且酸洗硼粉采用盐酸、硫酸和硝酸中的一种,浓度为0.2~2.4mol/L。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硼块与气化后的液溴的反应温度为550~900℃,所述步骤四中高纯铝为锭状、块状和片状中的任一种,纯度为3N~7N,且脱溴时的温度为45~16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在制备双联频那醇硼酸酯前对正己烷进行合成,通过使用自产的正己烷,降低了双联频那醇硼酸酯的制备成本,同时实现了正己烷在生产的持续供应,从而方便增加生产效率;(2)、本专利技术在制备双联频那醇硼酸酯前,通过对三氯化硼进行纯化和对频哪醇进行脱水,增加了三氯化硼的纯度和频哪醇的纯度,从而在制备双联频那醇硼酸酯时,有利于提高双联频那醇硼酸酯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联频那醇硼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合成正己烷:S11.取反应原料:富含甲基戊烷;S12.取催化剂:无水卤化铝;S13.将重量比例在1范围内的富含甲基戊烷和无水卤化铝,在温度45℃的情况下,加入到反应釜内,搅拌充分反应后,得正己烷;S2.纯化三氯化硼:S21.分解工段:将液相三氯化硼粗品通入碳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联频那醇硼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合成正己烷:S11.取反应原料:富含甲基戊烷;S12.取催化剂:无水卤化铝;S13.将重量比例在1~10范围内的富含甲基戊烷和无水卤化铝,在温度45~105℃的情况下,加入到反应釜内,搅拌充分反应后,得正己烷;/nS2.纯化三氯化硼:S21.分解工段:将液相三氯化硼粗品通入碳酰氯分解器中,三氯化硼中的碳酰氯杂质在碳酰氯分解器内紫外光照射催化下进行光分解反应,碳酰氯分解器内的压力为反应4~6bar,反应温度为25~45℃,且在碳酰氯分解器的底部采用压力为5~7bar的惰性气体进行反吹;S22.精馏工段:经S11工段处理后的三氯化硼从碳酰氯分解器底部通过压差被压入两级精馏工段依次除去三氯化硼粗品中的重组分和轻组分,获得三氯化硼产品;/nS3.频哪醇脱水:S31.在合成釜中完成合成频哪醇反应后,水相经冷却器冷却、结晶,过滤器过滤得到六水频哪醇;S32.将六水频哪醇晶体投入熔化釜,常温常压下加热至43℃熔化,熔化完全后加入分析纯固体氢氧化钠将pH值调节至9~11;S33.将S32中完成后的物料抽入脱水釜,经脱水釜进行脱水;S34.将S33中完成后的物料抽至精制釜,调节精制釜内真空度为0~0.08MPa,馏程为110~174.4℃,经精馏塔收集的馏分入收集槽,检验合格后,得频哪醇成品;/nS4.制备双联频那醇硼酸酯:S41.先将装有机械搅拌、温度计、尾气吸收装置和冷凝管的四口瓶中加入1800~2200体积份的S1中合成的正己烷,并搅拌,通入170~220质量份S2中纯化后得三氯化硼,在8~20℃、常压条件下,通入460~500质量份的二甲胺气体,进行胺化反应,然后抽滤去除析出的盐,滤液重新加入到四口瓶中;S42.在50~70min时间内向S41中滤液中滴加200~240质量份的三溴化硼,常温常压下,反应4~6h,反应完成后,在四口瓶上装上精馏柱,在65~75℃,常压条件下先蒸馏得到正己烷,再减压到~0.1~0.12MPa、降温至55~70℃蒸馏出中间体;S43.再取一四口瓶,向四口瓶内加入2800~3200体积份质量浓度为96~99%的甲苯,然后将25~35质量份的金属镁分3次投入到四口瓶中,常压下升温至100~120℃回流,将S42中最后得到的中间体在28~65min内滴加到本步骤的四口瓶中,GC检测,降低温度至95~105℃,原料完全反应后,在氮气的保护下抽滤除盐,滤液重新加入到该四口瓶中;S44.将S3中得到的280~320质量份频哪醇溶液溶解在470~530体积份质量浓度为96~99%的1,2-二氯乙烷中,然后在45~70min内滴加到S43所使用的四口瓶中,搅拌,常压升温至70~100℃回流进行酯交换反应,生成的二甲胺气体用17~23%的盐酸吸收,GC监测原料反应完全,抽滤得到双联频那醇硼酸酯产品;/nS5.物料回收:对S4中的滤液进行精馏后回收甲苯和1,2-二氯乙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联频那醇硼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合成正己烷:S11.取反应原料:富含甲基戊烷;S12.取催化剂:无水卤化铝;S13.将重量比例在1~10范围内的富含甲基戊烷和无水卤化铝,在温度45~105℃的情况下,加入到反应釜内,搅拌充分反应后,得正己烷;
S2.纯化三氯化硼:S21.分解工段:将液相三氯化硼粗品通入碳酰氯分解器中,三氯化硼中的碳酰氯杂质在碳酰氯分解器内紫外光照射催化下进行光分解反应,碳酰氯分解器内的压力为反应4~6bar,反应温度为25~45℃,且在碳酰氯分解器的底部采用压力为5~7bar的惰性气体进行反吹;S22.精馏工段:经S11工段处理后的三氯化硼从碳酰氯分解器底部通过压差被压入两级精馏工段依次除去三氯化硼粗品中的重组分和轻组分,获得三氯化硼产品;
S3.频哪醇脱水:S31.在合成釜中完成合成频哪醇反应后,水相经冷却器冷却、结晶,过滤器过滤得到六水频哪醇;S32.将六水频哪醇晶体投入熔化釜,常温常压下加热至43℃熔化,熔化完全后加入分析纯固体氢氧化钠将pH值调节至9~11;S33.将S32中完成后的物料抽入脱水釜,经脱水釜进行脱水;S34.将S33中完成后的物料抽至精制釜,调节精制釜内真空度为0~0.08MPa,馏程为110~174.4℃,经精馏塔收集的馏分入收集槽,检验合格后,得频哪醇成品;
S4.制备双联频那醇硼酸酯:S41.先将装有机械搅拌、温度计、尾气吸收装置和冷凝管的四口瓶中加入1800~2200体积份的S1中合成的正己烷,并搅拌,通入170~220质量份S2中纯化后得三氯化硼,在8~20℃、常压条件下,通入460~500质量份的二甲胺气体,进行胺化反应,然后抽滤去除析出的盐,滤液重新加入到四口瓶中;S42.在50~70min时间内向S41中滤液中滴加200~240质量份的三溴化硼,常温常压下,反应4~6h,反应完成后,在四口瓶上装上精馏柱,在65~75℃,常压条件下先蒸馏得到正己烷,再减压到~0.1~0.12MPa、降温至55~70℃蒸馏出中间体;S43.再取一四口瓶,向四口瓶内加入2800~3200体积份质量浓度为96~99%的甲苯,然后将25~35质量份的金属镁分3次投入到四口瓶中,常压下升温至100~120℃回流,将S42中最后得到的中间体在28~65min内滴加到本步骤的四口瓶中,GC检测,降低温度至95~105℃,原料完全反应后,在氮气的保护下抽滤除盐,滤液重新加入到该四口瓶中;S44.将S3中得到的28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思阔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