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半导体级硅单晶炉的石墨坩埚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642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半导体级硅单晶炉的石墨坩埚座,包括支撑板A,所述支撑板A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仓体,所述仓体内底部设置有弹簧A,所述弹簧A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杆A,所述支撑杆A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B,两组所述支撑板B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B,所述支撑杆B外侧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弹簧B,所述支撑板B外侧的中间位置处对称设置有滑块,所述支撑板B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C;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通过给装置适配一个底座,在底座上设置多个固定销,在装置的底座设置多个固定孔,固定销与固定孔相互适配,将装置的固定孔与底座的固定销相互重合,做到固定作用,安装时就不需要大量的人员来进行安装,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半导体级硅单晶炉的石墨坩埚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硅单晶炉
,具体为一种用于半导体级硅单晶炉的石墨坩埚座。
技术介绍
半导体级硅单晶炉是单晶硅产业链中重要的晶体生长设备,目前,世界上用于硅单晶体生长的主流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区熔法,另一种是直拉法,其中直拉法具有生长单晶质量大、直径大、成本低廉、生产效率高等优点,一直是半导体硅衬底制备的主要手段,直拉法要求坩埚同时具备旋转与升降功能,同时由于坩埚处于热场中心,受高温辐射易变形,因此承载坩埚的石墨坩埚座的稳定性、可靠性及耐热性极为重要,受热后应力集中,材料力学强度较低,经常出现受热变形及开裂的现象,故障率极高,严重影响设备的稳定性与生产效率,如何提高石墨坩埚座的稳定性、可靠性及耐热性已经成为本领域密切关注的课题;现有装置具有以下几点不足之处:1.现有的装置大多数都是瓣式的,瓣式的在安装的过程中,非常的不方便,需要多个人员一起安装才能完成,消耗大量的人力;2.再将装置暗转在这个完成后,装置得不到固定作用,很容易倒下来,因此在安装时会有阻碍;>3.在装置内注入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半导体级硅单晶炉的石墨坩埚座,包括支撑板A(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A(1)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仓体(3),所述仓体(3)内底部设置有弹簧A(2),所述弹簧A(2)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杆A(4),所述支撑杆A(4)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B(5),两组所述支撑板B(5)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B(11),所述支撑杆B(11)外侧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弹簧B(12),所述支撑板B(5)外侧的中间位置处对称设置有滑块(13),所述支撑板B(5)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C(6),所述支撑板C(6)的顶部设置有底座(7),所述底座(7)内底部的设置有多组固定销(10),所述底座(7)内部的底部设置有多组坩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半导体级硅单晶炉的石墨坩埚座,包括支撑板A(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A(1)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仓体(3),所述仓体(3)内底部设置有弹簧A(2),所述弹簧A(2)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杆A(4),所述支撑杆A(4)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B(5),两组所述支撑板B(5)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B(11),所述支撑杆B(11)外侧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弹簧B(12),所述支撑板B(5)外侧的中间位置处对称设置有滑块(13),所述支撑板B(5)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C(6),所述支撑板C(6)的顶部设置有底座(7),所述底座(7)内底部的设置有多组固定销(10),所述底座(7)内部的底部设置有多组坩埚座(8),所述坩埚座(8)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固定孔(9),所述支撑板A(1)顶部中间位置处对称设置有支撑柱(15),所述支撑柱(15)的顶部设置有齿轮(14),所述坩埚座(8)一端的顶部设置有紧固圈(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贵张培林武建军柴利春张作文王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