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晶炉用分体式坩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2174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晶炉用分体式坩埚,包括埚体和埚托,所述埚体与所述埚托同轴设置,所述埚托置于所述埚体下端部,且所述埚托与所述埚体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分体式坩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易取出埚底料,且拆清石英坩埚困难的技术问题,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碳碳坩埚埚壁的损伤程度,延长碳碳坩埚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拆清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晶炉用分体式坩埚
本技术属于单晶炉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单晶炉用分体式坩埚。
技术介绍
坩埚是直拉单晶炉最重要的热场件之一,坩埚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石英坩埚在高温下不发生较大形变,使软化的石英坩埚在拉晶过程中维持稳定状态,保证单晶正常生长,保证单晶成晶率。当前单晶炉所用的坩埚材质主要为碳碳复合材料,其结构为一体式结构,在碳碳坩埚内部设有用于盛放硅料的石英坩埚。当石英坩埚冷却后,由于热胀冷缩的缘故,石英坩埚与碳碳坩埚的埚体紧密接触,在拆清工序时取出石英坩埚非常困难,需使用特制工具对石英坩埚进行破碎处理,而在破碎过程中易损坏碳碳坩埚的埚体,对炭炭坩埚埚壁冲击力大,持续锤击会对碳碳坩埚造成机械损伤,降低碳碳坩埚的使用寿命,进而会增加热场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单晶炉用分体式坩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易取出埚底料,且拆清石英坩埚困难的技术问题,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碳碳坩埚埚壁的损伤程度,延长碳碳坩埚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拆清时间,降低生产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晶炉用分体式坩埚,包括埚体和埚托,所述埚体与所述埚托同轴设置,所述埚托置于所述埚体下端部,且所述埚托与所述埚体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埚体为圆筒柱结构,所述埚体上端口内径大于所述下端口最小内径。进一步的,所述埚体下端口最小内径是所述上端口内径的80-85%。进一步的,所述埚体下端面为平整平面。进一步的,所述埚体下端内侧面为圆锥台面,所述圆锥台面的小径面靠近所述埚体上端面设置,所述圆锥台面大径面远离所述埚体上端面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圆锥台面横截面夹角为90°。进一步的,在所述埚托上端沿外侧设有凸台面,所述凸台面与所述埚体下端面相适配。进一步的,所述埚托上端面中心为凹型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与所述埚体下端内侧面圆弧连接,且所述埚托中心高度小于所述埚托最外缘高度。进一步的,所述埚托下端面设有一体设置的底座,所述底座中部设有开口朝外设置的凹槽。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外圆直径小于所述埚托上端口最小内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设计的分体式坩埚,使得埚体下部开设一圆型开口,增大埚体的应力释放面积,从而使石英坩埚内的底料与碳碳坩埚更易于分离,最大限度地降低拆卸难度;同时分体式设计的结构更易于拆卸清理冷却后的废旧石英坩埚,每拆卸一个石英坩埚,工时提高率近85%左右;降低了在拆卸石英坩埚时对碳碳坩埚内壁的锤击,降低了碳碳坩埚内壁的击打损伤程度,进而可延长碳碳坩埚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单晶炉用分体式坩埚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埚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A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埚托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埚体11、平面12、圆锥台面20、埚托21、凸台面22、圆柱面23、圆弧面24、底座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出一种单晶炉用分体式坩埚,如图1所示,包括埚体10和埚托20,埚体10与埚托20为同轴设置,埚托20设置在埚体10的下端部,且埚托10与埚体20为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如图2-3所示,埚体10为圆筒柱结构,即埚体10上端部外壁为筒柱式且壁厚均匀,下端部外壁为向内弯曲的底面,且埚体10下端部的设置与石英坩埚下端部的结构相适配。其中,埚体10的上端口内径D1大于下端口最小内径D2。若埚体10的下端口最小内径D2大于上端口内径D1的85%,则埚体10下端口开孔过大,会导致置于坩埚内部的石英坩埚底部与埚体10底部接触面积较小,导致石英坩埚放置不稳,会影响单晶生长过程。若埚体10的下端口最小内径D2小于上端口内径D1的80%,埚体10的下端部开口过小,应力释放面积较小,拆清工序时取出石英坩埚较困难,需使用特制工具对石英坩埚进行破碎处理,破碎过程中容易损坏碳碳坩埚的埚体10,导致拆清工时延长,亦会降低碳碳坩埚的使用寿命。进而,埚体10的下端口最小内径D2是上端口内径D1的80-85%,优选地,埚体10的下端口最小内径D2是上端口内径D1的80%,此时,埚体10与埚托20的配合面积大小适中,且埚托20上端面作为坩埚衬底与埚体10下端面适配,不仅可保证石英坩埚与碳碳坩埚底部配合良好,而且使埚体10底部的应力释放面积增加,当埚托20与埚体10分开后,埚体10上下端部均增加散热面积,内部应力释放很快,空气进入石英坩埚与埚体10之间的缝隙,使得拆卸清理时很容易将石英坩埚与坩埚分离,提高拆卸工时。进一步的,埚体10的下端面为平整平面11。埚体10的下端内侧面为圆锥台面12,圆锥台面12的小径面靠近埚体10的上端面设置,圆锥台面12的大径面远离埚体10的上端面设置;圆锥台面12的横截面的夹角为90°。圆锥台面12倾斜向中心轴线结构的设置使得埚托20易于与埚体10脱离分开,同时在连接固定时,亦安装稳固。如图4所示,埚托20的上端沿外侧部设有凸台面21,凸台面21与埚体10的下端面相适配。其中,凸台面21包括水平的圆面和倾斜的圆面,分别与埚体10的平面11和圆锥台面12相适配。且在凸台面21的外侧朝下的壁面为竖直圆柱面22,可以坩埚的外侧热场内侧结构相适配,而且还可提高埚托20的外壁强度。在埚托20的上端面中心为凹型圆弧面23,圆弧面23与埚体10的下端内侧面圆弧连接,目的是保证坩埚内壁连接处光滑且连续性好,不影响石英坩埚的放置。埚托20的下端面设有一体设置的底座24,底座24为从埚托20的下端面朝外延伸设置的圆柱,底座24的外圆直径D3小于埚托20的上端面的最小内径D2,在底座24的中部设有开口朝外设置的凹槽,使得底座24为圆筒柱结构,目的是与热场设备中位于坩埚下方的旋转大轴相适配,此结构为本领域常用知识。埚托20的中心高度H2小于埚托20的最外缘高度H1,且底座24的高度H3小于中心高度H2。使用时,先将埚体10的下端面放置在埚托20的上端面上,固定放置,并使埚托20中的底座24置于热场中的旋转大轴上端固定,进而使坩埚整体置于单晶炉体的热场中。坩埚固定后,再将石英坩埚放置在坩埚内。在本实施例中,埚托20即是与坩埚的衬底一体设置,不仅作为坩埚整体的埚托又作为坩埚底部的衬底与埚体10可拆卸连接。分体式设计的坩埚,使得埚体10的下部开设一圆型开口,增大埚体10的应力释放面积,从而使石英坩埚内的底料与碳碳坩埚更易于分离,最大限度地降低拆卸难。同时分体式设计的结构更易于拆卸清理冷却后的废旧石英坩埚,每拆卸一个石英坩埚,工时提高率近85%左右。降低了在拆卸石英坩埚时对碳碳坩埚内壁的锤击,降低了碳碳坩埚内壁的击打损伤程度,进而可延长碳碳坩埚的使用寿命。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单晶炉用分体式坩埚,进行了详细介绍。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晶炉用分体式坩埚,其特征在于,包括埚体和埚托,所述埚体与所述埚托同轴设置,所述埚托置于所述埚体下端部,且所述埚托与所述埚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埚体为圆筒柱结构,所述埚体上端口内径大于下端口最小内径;所述下端口最小内径是所述上端口内径的80-85%;所述埚体下端面为平整平面;所述埚体下端内侧面为圆锥台面,所述圆锥台面的小径面靠近所述埚体上端面设置,所述圆锥台面大径面远离所述埚体上端面设置;所述圆锥台面横截面夹角为9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晶炉用分体式坩埚,其特征在于,包括埚体和埚托,所述埚体与所述埚托同轴设置,所述埚托置于所述埚体下端部,且所述埚托与所述埚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埚体为圆筒柱结构,所述埚体上端口内径大于下端口最小内径;所述下端口最小内径是所述上端口内径的80-85%;所述埚体下端面为平整平面;所述埚体下端内侧面为圆锥台面,所述圆锥台面的小径面靠近所述埚体上端面设置,所述圆锥台面大径面远离所述埚体上端面设置;所述圆锥台面横截面夹角为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晶炉用分体式坩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埚托上端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有益杨志许建陈培杰王建平周泽郭志荣王林王永青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