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病毒苯基硒化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9444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病毒苯基硒化物的制备方法,其是在氮气保护下,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将二苯基二硒醚与二氯甲烷反应合成中间产物氯甲基苯基硒醚,再以低浓度氢氧化钠为催化剂,硼砂作为反应保护剂,将所得氯甲基苯基硒醚分别与木犀草素或槲皮素进行反应,并在反应结束后用盐酸脱保护,得到产物苯基硒化木犀草素或苯基硒化槲皮素。而国内外尚未有苯基硒醚修饰木犀草素或槲皮素的研究。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活性基团对木犀草素或槲皮素进行结构修饰得到苯基硒化木犀草素或苯基硒化槲皮素,该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有利于实现苯基硒化木犀草素和苯基硒化槲皮素的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病毒苯基硒化物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
,具体涉及抗病毒苯基硒化物(苯基硒化木犀草素、苯基硒化槲皮素)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食用菌是一种健康食材,它们因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多糖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等营养物质而具有较高的食用和应用价值,且其脂肪含量低、热量低。灰树花(Grifolafrondosa),又名贝叶多孔菌,是一种来源广泛的食用菌,其成熟子实体肉质深灰褐色,后颜色逐渐变浅灰色。从灰树花中可分离纯化出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类化合物、有机酸、生物碱、香豆素、甾体和三萜等多种化学活性成分,这些活性成分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润肺保肝、抗癌等作用。木犀草素()化学名为3',4',5,7-四羟基黄酮,槲皮素()化学名为3,3',4',5,7-五羟基黄酮,两者都是从灰树花子实体中分离出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病毒、抗炎、降血脂、抗氧化、抗癌等生物活性。而不同的生物活性是由不同的活性基团所赋予,如:木犀草素和槲皮素结构式中C5位、C7位、C3’位、C4’位的酚羟基具有很强的抗病毒活性,这是由于羟基对体内的自由基具有清除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病毒苯基硒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二苯基二硒醚为反应原料,将其与木犀草素或槲皮素经亲电取代反应和亲核取代反应,制备出苯基硒化木犀草素或苯基硒化槲皮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病毒苯基硒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二苯基二硒醚为反应原料,将其与木犀草素或槲皮素经亲电取代反应和亲核取代反应,制备出苯基硒化木犀草素或苯基硒化槲皮素。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抗病毒苯基硒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苯基硒化木犀草素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在氮气保护和冰浴条件下,将二苯基二硒醚溶于无水乙醇中,冷却后分批加入硼氢化钠至反应液呈透明无色状,再加入二氯甲烷,加热至30-50℃,反应1-5小时,反应产物经减压蒸馏,水洗后,用无水乙醚萃取,得中间产物氯甲基苯基硒醚;
步骤b:将木犀草素和硼砂溶于水中,搅拌混合,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8-10,再加入步骤a制备的氯甲基苯基硒醚,60-100℃条件下反应2-6小时,反应结束后水洗出粗产物,并在洗出液中滴加盐酸溶液至沉淀不再产生后,再次水洗除杂,真空干燥即得。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抗病毒苯基硒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用木犀草素与硼砂的摩尔比为3:1-7:1,所用木犀草素与氯甲基苯基硒醚的摩尔比为1:1-1:3。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抗病毒苯基硒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苯基硒化槲皮素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在氮气保护和冰浴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葛小东陈颖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一三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