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杨素肉桂酸酯或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白杨素和肉桂酸或其衍生物在缩合剂和催化剂作用下并于有机溶剂中发生Steglich酯化反应,制得白杨素肉桂酸酯或其衍生物,不仅方法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目标产物产率高,在40%以上,而且所得白杨素肉桂酸酯或其衍生物具有白杨素以及肉桂酸或其衍生物的特性,为生物活性筛选提供了化合物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杨素肉桂酸酯或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杨素肉桂酸酯或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将具有生物活性的两个或者多个分子,通过反应合成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新分子,是一种构造新化合物的重要策略[1-2]。白杨素是一种从紫威科植物木蝴蝶中提取的具有广泛药理活性的天然多酚类黄酮化合物[3],其广泛存在于蜂蜜与蜂蜡之中,具有抗氧化、抗病毒、降血糖、抗焦虑等多种生物活性[4-8],但其也存在着溶解性低,生物利用度较差等缺点[8-9]。肉桂酸是一种从传统中药肉桂皮中提取的化合物[10],与其衍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抑菌等多种生物活性[11-14],研究发现,多种肉桂酸类衍生物的生物活性高于其原型药物[15]。因此,通过将白杨素和肉桂酸衍生物反应合成一系列具有多样性特征的新化合物,将为生物活性筛选提供化合物源。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杨素肉桂酸酯或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白杨素肉桂酸酯或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白杨素(结构如式(1)所示)和结构式(2)所示的化合物在缩合剂和催化剂作用下于有机溶剂中发生Steglich酯化反应,即得所述白杨素肉桂酸酯或其衍生物,所述白杨素肉桂酸酯或其衍生物的结构式如式(3)所示;各R独立地为卤素、硝基、直链或支链烷基、或直链或支链烷氧基,或者两个相邻R连接在一起形成-O(CH2)pO-;n为0~5的整数;p为1以上的整数。上述制备方法通过一步法即制得白杨素肉桂酸酯或其衍生物,不仅方法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目标产物产率高,在40%以上,而且所得白杨素肉桂酸酯或其衍生物具有白杨素以及肉桂酸或其衍生物的特性,为生物活性筛选提供了化合物源。作为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n为0、1或2。作为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n为1,所述R为2-CH3-、3-CH3-、4-CH3-、2-Cl、3-Cl、4-Cl、2-Br、3-Br、4-Br、2-F、3-F、4-F、2-NO2-、3-NO2-、4-NO2-、2-OCH3、3-OCH3或4-OCH3;或者所述n为2,两个R相同且分别为卤素、硝基、直链或支链烷基、或直链或支链烷氧基,或者两个R相邻并连接在一起形成-O-(CH2)p-O-。作为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n为2,两个R相同且分别为3-OCH3和4-OCH3,或者两个R相邻并连接在一起形成3,4(O-CH2-O)。作为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缩合剂为1-乙基-3(3-二甲基丙胺)碳二亚胺(即EDCI),所述催化剂为4-二甲氨基吡啶(即DMAP)。以EDCI作为缩合剂,DMAP作为催化剂时,所得目标产物不但收率高,而且更易纯化。作为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Steglich酯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0-45℃,反应时间为4-24h,所述白杨素、所述结构式(2)所示的化合物、所述缩合剂和所述催化剂的摩尔比为白杨素:结构式(2)所示的化合物:缩合剂:催化剂=1:1.5:1.5:0.5。作为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Steglich酯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常温,反应时间为6h,所述白杨素、所述结构式(2)所示的化合物、所述缩合剂和所述催化剂的摩尔比为白杨素:结构式(2)所示的化合物:缩合剂:催化剂=1:1.5:1.5:0.5。作为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Steglich酯化反应在保护气保护下进行。作为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Steglich酯化反应后的体系固液分离,收集固体并依次使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丙酮洗涤。依次经石油醚、乙酸乙酯和丙酮洗涤后,即可除去杂质,获得纯净的目标产物,纯化方法非常简单。作为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洗涤后,进行干燥处理。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白杨素肉桂酸酯或其衍生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将白杨素和肉桂酸或其衍生物通过一步法制得白杨素肉桂酸酯或其衍生物,不仅方法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目标产物产率高,在40%以上,而且所得白杨素肉桂酸酯或其衍生物具有白杨素以及肉桂酸或其衍生物的特性,为生物活性筛选提供了化合物源。附图说明图1为各实施例的反应路线图(原料2a与产物3a对应,原料2b与产物3c对应……依次类推,原料2n与产物3n对应);图2为本专利技术白杨素和肉桂酸的反应机理。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述各实施例所采用的试剂均为分析纯,所用仪器分别为OptiMeltMPA100型熔点测定仪(美国SRS公司);Bruker500MHz型核磁共振仪(德国BRUKER公司,DMSO-d6为溶剂,TMS为内标);ThermoFishorLCQFleet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美国ThermoFisherSeientific公司)。实施例1在50mL的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白杨素(结构式(1)所示化合物)(1mmol,1eq)、肉桂酸(结构式(2a)所示化合物)(1.5mmol,1.5eq.)、EDCI(1.5mmol,1.5eq)和DMAP(0.5mmol,0.5eq),然后在N2的保护下,加入二氯甲烷(10.0mL),常温下反应约6h(TLC检测),反应完毕后,抽滤,将滤饼依次使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洗涤后,干燥,即得化合物3a(白杨素肉桂酸酯)。所得化合物3a:黄色固体,收率95.1%,m.p.(即熔点)211.4~213.2℃;1HNMR(500MHz,DMSO-d6)δ:12.87(s,1H),8.14(d,J=7.4Hz,2H),7.95~7.82(m,2H),7.80(d,J=8.8Hz,1H),7.63(dq,J=14.7,7.1Hz,3H),7.51~7.45(m,1H),7.22(dd,J=11.2,2.1Hz,1H),7.18(d,J=2.6Hz,1H),7.02(s,1H),6.93(d,J=16.1Hz,1H),6.81~6.73(m,2H);13CNMR(125MHz,DMSO-d6)δ:182.15,170.25,164.80,161.28,159.04,156.98,138.96,136.43,133.26,132.96,131.27,129.73,129.30,127.16,117.12,115.01,108.73,106.25,105.96,102.27;LC-MS(ESI)m/z:C24H16KO5{[M+K]+}计算值423.06,实际值423.18。实施例2在50mL的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白杨素(结构式(1)所示化合物)(1mmol,1eq)、肉桂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杨素肉桂酸酯或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白杨素和结构式(2)所示的化合物在缩合剂和催化剂作用下于有机溶剂中发生Steglich酯化反应,即得所述白杨素肉桂酸酯或其衍生物,所述白杨素肉桂酸酯或其衍生物的结构式如式(3)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杨素肉桂酸酯或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白杨素和结构式(2)所示的化合物在缩合剂和催化剂作用下于有机溶剂中发生Steglich酯化反应,即得所述白杨素肉桂酸酯或其衍生物,所述白杨素肉桂酸酯或其衍生物的结构式如式(3)所示;
各R独立地为卤素、硝基、直链或支链烷基、或直链或支链烷氧基,或者两个相邻R连接在一起形成-O(CH2)pO-;n为0~5的整数;p为1以上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0、1或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1,所述R为2-CH3-、3-CH3-、4-CH3-、2-Cl、3-Cl、4-Cl、2-Br、3-Br、4-Br、2-F、3-F、4-F、2-NO2-、3-NO2-、4-NO2-、2-OCH3、3-OCH3或4-OCH3;或者所述n为2,两个R相同且分别为卤素、硝基、直链或支链烷基、或直链或支链烷氧基,或者两个R相邻并连接在一起形成-O-(CH2)p-O-。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2,两个R相同且分别为3-OCH3和4-OCH3,或者两个R相邻并连接在一起形成3,4(O-CH2-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娜,贺利,杨梦圆,韦冬梅,马爱军,
申请(专利权)人:五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