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芯片加工晶圆清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芯片加工
,具体为一种芯片加工晶圆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芯片,又称微电路(microcircuit)、微芯片(microchip)、集成电路(英语:integratedcircuit,IC)。是指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体积很小,常常是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的一部分,半导体IC制程主要以20世纪50年代以后专利技术的四项基础工艺(离子注入、扩散、外延生长及光刻)为基础逐渐发展起来,由于集成电路内各元件及连线相当微细,因此制造过程中,如果遭到尘粒、金属的污染,很容易造成晶片内电路功能的损坏,形成短路或断路等,导致集成电路的失效以及影响几何特征的形成,因此在制作过程中除了要排除外界的污染源外,集成电路制造步骤如高温扩散、离子植入前等均需要进行湿法清洗或干法清洗工作,干、湿法清洗工作是在不破坏晶圆表面特性及电特性的前提下,有效地使用化学溶液或气体清除残留在晶圆上之微尘、金属离子及有机物之杂质;现有
内,对晶圆的清洗装置多为固定模具内放置晶圆,并在模具的配合下驱动晶圆转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芯片加工晶圆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排水槽(1);/n外壳(2),安装在所述排水槽(1)的顶端,所述外壳(2)的内腔底端和排水槽(1)的内腔顶端相贯通;/n控制器(3),安装在所述外壳(2)的前侧中心位置;/n进料口(4),开设在所述外壳(2)的内腔顶端中心位置,所述进料口(4)的内腔上下两侧分别与外壳(2)的外壁和内腔相贯通;/n喷洒管(5),所述喷洒管(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喷洒管(5)分别沿左右方向安装在所述外壳(2)的内腔前后两侧顶端,所述喷洒管(5)的左侧延伸出外壳(2)的外壁;/n固定机构(6),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外壳(2)的内腔中部;/n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芯片加工晶圆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排水槽(1);
外壳(2),安装在所述排水槽(1)的顶端,所述外壳(2)的内腔底端和排水槽(1)的内腔顶端相贯通;
控制器(3),安装在所述外壳(2)的前侧中心位置;
进料口(4),开设在所述外壳(2)的内腔顶端中心位置,所述进料口(4)的内腔上下两侧分别与外壳(2)的外壁和内腔相贯通;
喷洒管(5),所述喷洒管(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喷洒管(5)分别沿左右方向安装在所述外壳(2)的内腔前后两侧顶端,所述喷洒管(5)的左侧延伸出外壳(2)的外壁;
固定机构(6),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外壳(2)的内腔中部;
升降机构(7),沿上下方向安装在所述外壳(2)的内腔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片加工晶圆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1)还包括:
第一转轴(8),所述第一转轴(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转轴(8)分别沿左右方向设置在外壳(2)的内腔且位于固定机构(6)的上方前后两侧,所述轴承的内环与第一转轴(8)的外壁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外壳(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8)的左侧延伸出外壳(2)的外壁;
齿轮(9),所述齿轮(9)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齿轮(9)分别键连接前后两个第一转轴(8)的左侧前后两端,前后两个所述齿轮(9)相啮合;
第一电机(10),沿左右方向安装在所述外壳(2)的左侧,所述第一电机(10)的输出端和位于排水槽(1)内腔后侧第一转轴(8)的左端螺钉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0)和控制器(3)电性连接;
清洗辊(11),所述清洗辊(11)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清洗辊(11)分别沿左右方向设置在前后两个第一转轴(8)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片加工晶圆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6)包括:
导轨(61),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外壳(2)的内腔中部;
丝杠螺母(62),所述丝杠螺母(6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丝杠螺母(62)分别插接在所述导轨(61)的内腔左右两侧;
壳体(63),安装在所述导轨(61)的顶端右侧;
第二电机(64),沿前后方向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导轨(61)的右侧,所述第二电机(64)的输出端延伸进壳体(63)内腔,所述第二电机(64)和控制器(3)电性连接;
第一锥形齿轮(65),螺钉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机(64)的输出端;
丝杠螺杆(66),沿左右方向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63)的内腔,所述轴承的内腔与丝杠螺杆(66)的外壁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壳体(6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丝杠螺杆(66)的左侧延伸出壳体(63)的外壁,所述丝杠螺杆(66)的外壁左右两侧螺纹为正反螺纹,左右两个所述丝杠螺母(62)分别丝杠螺杆(66)的外壁左右两侧相螺接;
第二锥形齿轮(67),键连接在所述丝杠螺杆(66)的外壁右侧,所述第二锥形齿轮(6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